共享单车ofo数据远超摩拜:战场无亚军速度是王道

2017年共享单车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市场格局的趋稳,行业大洗牌将至。两年前,滴滴与快的进行合并,之后牢牢霸住市场绝对地位,致使背靠巨头的Uber中国与易到再无任何逆袭机会。共享单车大战激烈程度比之更甚,谁能早日占据市场领先,在最后一轮的PK中谁就拥有更多的砝码,在共享经济战场上从来只有成王者而无亚军一说。

共享单车大战终究还是速度为王?

2017年共享单车大战从线下城市蔓延到网络,争夺第一的口水战已呈白热化。就在这个节骨眼,5月17日ofo小黄车品牌升级发布会暨ofo小黄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下文简称:品牌日)在北京举办,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张巳丁,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等出席发布会,演讲中张巳丁提出五个“the one”,暗示已做到市场领先。同时宣布更名、启动全球顶级域名及全球战略等一系列大动作,让这个充满硝烟味的战场再起波澜。

我们知道,共享单车市场呈现两强格局,ofo与摩拜分别代表着两个阵营,一个走速度与亲民化,一个走中产阶层与慢热发展。究竟谁的方向更胜一筹?不仅业内观察人士想要知道答案,无数进入该领域的投资人更想早日掌握未来趋势,整个行业已进入角力的关键期。

因此,ofo在品牌日公开了五个“the one”数据来展示肌肉,给投资方和外界支持者吃个定心丸。1、目前ofo连接的车辆近500万(5月速途数据摩拜为365万);2、自春雨计划以来,ofo在国内用6个月时间覆盖了100个城市;3、全球战略已在4个国家实现运营,覆盖新加坡、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波士顿,哈佛大学等地;4、ofo用户累计骑行10亿次;5、与凤凰、飞鸽强强联手,自行车产能占据共享单车行业70%。

从ofo公开的数据上来看,用户累计骑行人次方面,已一倍摩拜4月公开的5亿数据,而覆盖城市数量及连接车辆也远高对手。作为进入城市市场的后起之秀,由校园走出的ofo一直以来就以扩张速度见长,在重要的品牌日再次拿出各项优异数据,以及联合国罗世礼的参会,好好的大秀了一把。

不过,从一些第三方的数据来看,ofo同样占据着优势位置。日前小米对外公布的《小米应用商店2017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应用下载方面,ofo共享单车占据44%市场份额稳居榜首,摩拜单车36%的占比紧随其后。更为直观的则是来自资本的押注,3月ofo D轮以超过当时摩拜融资额度一半的4.5亿美元融资,轰动整个创投圈,诸多数据利好ofo的前景,让人不禁思考,难道这场共享单车的旷世大战ofo终将笑到最后吗?

显然,品牌日ofo想表达的并非这些东西,演讲中张巳丁多次提到用户,称希望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能感受到我们为了舒适性和体验感所做的努力和迭代。从ofo当日诸多动作我们可以看出,ofo重视用户的言论并非说说而已。比如Slogan从“随时随地有车骑”改为“骑时可以更轻松”,以及把原共享单车ofo品牌改为用户称呼更顺口的ofo小黄车,还有启用接受度更高的全球域名www.ofo.com,一切都在围绕着用户需求而变化。

一面追求速度,一面追求更贴近用户习惯,在这场共享单车大战中,接地气的ofo似乎已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更钟情于打“情怀”牌的摩拜。不过至于谁能笑到最后,这一切都难以有定论,可以确定的是,2017年共享单车大战将异常惨烈,互联网行业无数的前车之鉴佐证了“垄断”的力量。行业或在不久的未来迎来最后的洗牌期,2017共享单车之争必无亚军之说,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合并效应或失效:共享单车将是独裁者游戏?

2016年共享单车大战即已开启,行业两强摩拜采用橙色车身、ofo采用黄色车身,自此以车身颜色区分品牌渐成行规,随着共享单车新入者剧增,网友无不调侃彩虹的七个颜色显然已不够用。如今共享单车这个赛道上已拥挤进几十家入局者,各路资本也磨刀霍霍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搅动整个市场。据日前钛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共计融资90亿~100亿元人民币。其中ofo与摩拜单车融资额即超过80亿元人民币,约占行业总融资额85%。

2017年的共享单车大战,很容易让人同当年的团购大战、在线票务大战、分类信息大战、打车大战等联想在一起。无数案例证实,在互联网行业只有做到绝对的市场老大,才能成为真正的规则制定者,从烧钱竞争中脱困,实现真正的从创业新星到独角兽的转变。正因如此,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爆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合并潮,多个领域相继出现双强合璧快速结束战争的例子,如滴滴和快的合并、58同城和赶集网结盟、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姻、携程和去哪儿“牵手”等。

共享单车作为中国互联网新兴起的创业领域,也难逃这个窠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ofo与摩拜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路径,并不像此前几次合并潮中的双方业务整合难度较大,就拿网友常来调侃的车体颜色,还有智能锁等不相容的智能化配件,都阻碍着共享单车整合的可能,以往其他互联网创业领域的合并效应或在共享单车领域失效。

共享单车是更强调线上和线下双向布局的新风口,ofo与摩拜之间必有生死一战,谁的模式经过市场洗礼证明了更符合大众利益,谁就将成为共享单车行业最终的独裁者,共享单车之战将九死一生。

ofo轻模式后来居上,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吗?

自共享单车大战开启,ofo与摩拜就被频繁的放在一起比较。但从单车成本和运营模式上来看,ofo代表着轻模式,而摩拜则代表着重模式。简单地以轻和重划分并不公允,其实两巨头背后诸多运营上的差异,是各自定位不同所导致。从品牌上我们也能看出端倪,摩拜(Mobike)命名中Mo代表mobile,手机的意思,bike是自行车的意思,从命名方式上可看出就是走精英化、中产路线。反观ofo则比较单纯,ofo象形上就是骑自行车的人,表明创始团队从初始走的就是平民化,全球无论哪个国家都可以轻松辨识ofo品牌含义。

理解到摩拜与ofo这一层区别,才不会被轻和重搞混,虽然现在摩拜在降低单车成本,ofo也在推出各类具备特色的高价位单车。但从本质上来讲,双方的目标用户和战略方向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从两家企业的诸多动作中我们也能嗅到这些区别,摩拜用一句很“情怀”的话语,正是“讨好”中产路线的一种宣传策略。

反观ofo,无论是最初命名上选取ofo的简单直白,还是“品牌日”上顺应用户称呼习惯中文改名为ofo小黄车,所有的动作出发点无非走全民化的战略使然。如此前“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所言,随着消费者选择的力量越来越大,企业不能再仅从盈利角度来经营自己的品牌,商品只有被精准的定位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定位理论上分析,想要明白未来共享单车大战最后一役中,ofo与摩拜,谁能从拼杀中获得最后的胜利。就要看,两家企业谁的定位更符合共享单车主流用户的需求。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对北京市16个区,16-65周岁的1000名城乡居民开展的使用共享单车及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1000名受访居民中,骑行全民化趋势明显,近八成的被访者使用共享单车的频次较高。从此能看出,共享单车用户群覆盖了老、中、青整体人群,仅从定位上来PK ofo的全民化显然更有发展潜力。

另外,据国内移动互联网数据监测机构TrustData日前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Q1共享单车整体日活跃用户飙升6.5倍,其中ofo月新增用户为451.1万,占比超41%,超第二名摩拜、第三名酷骑之和。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两强轻重之争时,其实真正决定谁更受用户青睐,还是企业自身定位与努力的结果,新增用户速度是老二、老三之和,似乎正是定位更清晰所使然。

无论此前苹果CEO库克现身ofo总部,还是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出席大会,无不证明各方力量对ofo的看好。ofo能够更快一步的进行全球化,获得科技巨头与联合国官方的青睐,似乎就同ofo更简单、清晰的定位有关,毕竟骑行只是个简单的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将至束之高阁作为一种品位来膜拜,全民化、平民化的轻模式或才是共享单车真正的未来。

2017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共享单车更为激烈的竞争将在下半年强势开启,谁能最终笑傲江湖,作为用户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5-19
共享单车ofo数据远超摩拜:战场无亚军速度是王道
一面追求速度,一面追求更贴近用户习惯,在这场共享单车大战中,接地气的ofo似乎已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更钟情于打“情怀”牌的摩拜。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