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高潮犹如吹大的肥皂泡,轻轻一捅就破。
所谓“平京之战”,更像是苏宁刷存在感的一次自嗨。神秘的长篇动员讲话、秘而不宣的战略部署、COO侯恩龙只有四个字的微博,在这个“双11”为背景的戏码中,凑齐了好莱坞侦探大片的所有鸡血元素,可惜还未充分渲染,便被媒体“蹊跷”地上了头条。百密难挡一疏,作者一栏居然显示为厂商供稿,导演水平也是醉了。不止如此,最郁闷的是对手不接招!
电商堪比江湖,不亮活儿谁知你是何方神圣,忌讳的是一出手便露马脚。“今年趁对手没钱了大打价格战,全线商品要比对手低,大量爆品要比对手再低20%”“成立价格督导队,谁比京东价格高就把谁开掉”云云。且不论言语中有几分文攻武卫的味道,这就是苏宁憋了许久的大招,以低价为弹药,核武时代祭出了常规兵器。基于价格逻辑的“复仇”,只能将自己逼入死角。
对于中国电商而言,要盈利就必须摆脱价格战的怪圈,回归零售的本质,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增强用户的粘性,提升重复购买率。反之,一味以低价为噱头和竞争手段,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价格体系,还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这不是唱高调,而是多年来电商厮杀换回的血淋淋的教训,苏宁也曾是受害者。
再者,消费者对雷声大雨点小的价格噱头已经习以为常,过度频繁的价格营销,只能让消费者意兴阑珊。未来电商体验是王道,对于消费者而言,谁能帮他汇聚到最丰富的商品,谁能帮他快速、安全、高效地把商品送到家,给他更好的服务,他就会选择谁。
价格战一度是刘强东的杀手锏,京东在2012年曾将这个武器的效力发挥到极致,将传统零售商杀得人仰马翻。当时京东处于弱势,苏宁是无可争议的强者,风水轮流转,如今双方角色互换,不禁令人唏嘘。苏宁莫非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此,苏宁高估了价格战的威力。那年“8.15”电商价格大战的一个积极意义是,挤掉了线下的价格水分,还原了商品的价值,让消费者真正认识了电商。以此为分水岭,电商崛起。回头来看,革了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业巨头命的,并非价格而是电商模式所代表的更先进的生产力。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却笑你看不穿。搏命换取易购发展,不惜委身阿里,苏宁发展电商可谓执着且拼,但寄希望于价格战翻身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与自己的理想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况且格战从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线上降价太多必然冲击线下,导致左右手互博,这点苏宁懂的。
将一次促销定义为“复仇”,或许只有一个理由讲得通,张近东急了。当年的小顽童长成了猛男子,现在苏宁和京东斗气,谁欺负谁一目了然。商业社会从来凭实力讲话,不是靠调门高取胜,相反它会暴露你的虚弱。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