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新通路11.11高速增长,开始收获下沉市场红利

文/调皮电商 冯华魁

01

一年一度的11.11又结束了,除了to C领域的消费达到了新高度,B2B领域的京东新通路,也创造了新的记录。

11月1日至11日,京东新通路累计11天销售额是2018年同期的300%,大促首日前4小时销售额是2018年同期的7倍,并带动品牌商、平台商家、联合仓以及线下多业态门店实现高速增长。新通路的第四个11.11,依然爆发出了强劲的动力,并引领行业上下游打造更强B2B2C全链路生态布局。

除了大盘的增长,新通路引领的全渠道供货大作战中,各个新老品类的增长也很吓人:

比如在11.11期间单日最高销售额增速品类榜单中,牛奶乳品是去年同期的17倍,计生用品是去年同期的14倍,婴儿奶粉、女性护理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2倍和7倍;新兴品类中的西式烘焙单日最高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100倍,猫粮狗粮是去年同期的 36倍,茶饮料、牛肉均呈15倍以上增长。

这可能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公开11.11业绩的B2B平台。

第四次参加11.11的新通路,还能有这样的爆发力,不是偶然的,跟这两年的布局和对下沉市场的卡位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今年,新通路跟以往,已经大不一样。

02

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下沉市场最火的一年,各大巨头都在抢攻下沉市场。新通路在四年前诞生的时候,其实就是要打通覆盖全国680多万小店的毛细血管渠道,帮助京东延伸线下销售场景,与原有的线上业务形成互补,并在县域市场的开拓与下沉上贡献价值。

四年下来,新通路已经成为贯通1-6线、深入3线及以下市场、多场景覆盖的百万用户级B2B2C智能平台,打造了一个密布全国的下沉渠道服务网络。

很多人说,下沉市场的打法难道不是低价格拼团吗?实际上,下沉市场这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是也别小瞧它的复杂性,下沉市场不仅仅是拼团模式能搞定的。

下沉市场有多复杂呢?

从品牌方角度来说,下沉市场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拿下。京东副总裁、京东新通路事业部总裁郑宏彦在今年8月份一次行业大会上表示,:“下一个十年,B2B应该更加聚焦品牌商的痛点,应该更关心品牌商在未来生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困难。”

在郑宏彦看来,品牌商在未来的增长主要面临四大难题:

第一,品牌商在三线以下城市渗透的边际效应低。由于下沉市场太过分散,并且消费频次低,单价低,订单分散,所以大部分品牌商凭借单一品类向低线市场渗透的边际效益低。

第二,通路营销推广成本高,导致在庞大的分销体系内,品牌商投放产品、服务、资源的精准性无法保障。

第三,通路决策上缺少连续的、贯通场景的数据和信息,品牌商只有少量的自身品牌的消费者调研数据,并以自身通路问题制定价格、营销等策略,很多传统大公司数10年的产品功能无法迭代,无法适应消费者个性化、碎片化的需求。

最后,单一的品牌商缺乏对小店的用户规模效应,无法实现跨品牌品类的用户渗透和跨平台的流量共享,在用户价值和黏性方面有所局限。

总结下来,就是在渠道成本和用户服务方面,单一的品牌商是很难做好下沉市场的。商品到了下沉市场,不代表品牌商就占领了下沉市场,只有品牌和服务到了下沉市场,才算真的占领了下沉市场。

所以,下沉市场的复杂性,需要一张高效率的渠道网络来支撑,才能走得更长远。为了编织这一张高效率的渠道网络,早在2018年3月,京东新通路就联合品牌商和中小经销商、批发商布局了联合仓。“密度更大”、“覆盖更广”、“下沉更深”的“联合仓”作为第三方商家入驻京东掌柜宝,为其周边3-5公里半径范围的零售门店供货并配送。这些最低下沉到镇一级市场的联合仓,以最小颗粒度服务终端门店,有效提升配送效率,扩大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可实现范围,让整个通路的势能完全释放,帮助品牌商走更远、走更深、做更精。

到了2019年,联合仓衍生出“代配”、“代理”、“代售”三种业务模式,并和其他业务模式一起组成了一体化开放的通路解决方案,品牌商可基于自身在品类、品牌、区域和发展阶段的考量,按需选择更为开放、高效、经济的通路模式。例如,自身仓配能力或者区域经销商仓配能力非常成熟的品牌商,可分别选择厂商直接服务小店或者授权经销商服务小店,而自身仓配能力和经销商仓配能力尚未成熟的品牌商,则可选择京仓+京配或者新通路联合仓配体系服务小店。

这种多模式合作、全渠道供货的思路,也越来越受上游品牌商和渠道商的认可。目前,新通路联合仓已达4000多家,已覆盖1800多个县级行政区,64%的联合仓已经覆盖三线及以下市场,帮助品牌商迅速打开下沉通路。

拿具体的例子来讲,今年618期间,新通路和亿滋在山西做了一个代售项目,新通路整合联合仓配以及其他资源,品牌商投入产品和推广资源,加上地勤系统的推动,最终让活跃门店数量增长8倍,销售额增长16倍。这种下沉市场的效果,还让该品牌的渗透率提高了88%。渗透率代表了渠道密度,渠道密度决定渠道成本和市场门槛,密度越高,竞争对手越难进来。

03

在渗透率方面,还有一个数据,今年三月份春糖期间,行业机构新经销发布快消品行业调研,数据显示,新通路在三线及以下市场的渗透率是最高的。

高渗透率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客单价。

新通路今年11.11的战报中,还有一个亮点:11.11期间,三线及以下市场的客单价是去年同期的 130%,活跃门店数、订单量占全平台的 80%以上。

客单价估计是当前下沉市场的参与者们最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了,因为一提及下沉市场,大家都有一个固化的标签——低价。但实际上,下沉市场肯定也需要消费、服务、价值升级。在这一点上,新通路想的很明白——不打价格战,而打价值战。也就是说,新通路不打乱品牌方的渠道价格体系,不打乱原有渠道生态,而是通过锻造在供应端和服务端的能力,为通路每个环节上的伙伴提供赋能,创造价值,帮助上下游合作伙伴做有质量的提升。

只是,品牌方怎么才能找到那个想消费升级的下沉市场用户呢?

这就是渠道机制来决定了,新通路通过门店标签系统,为品牌商精准匹配相应店铺,进而精准地把商品和资源匹配到店。毕竟渗透率高的平台上,小店类型也更丰富。目前,新通路已经将B2B2C全链路赋能模式复制到便利店、餐饮店、烟酒店、母婴店等垂直领域,这为品牌商带来的不止是增量,更是存量上的精准分销。

此外,通过对小店的改造也会让客单价提升。接入新通路的小店,在店铺形象、陈列、选品准确性等方面都会大大改善,人和货,在更准确更美好的场景下匹配,自然会提高客单价。

在此次11.11中,京东新通路还引入了多元线上流量进行加持,如京东商城、京东便利GO、京东到家、美团等,这些流量的注入提升了小店的整体销售额,并且也让更多优质的商品通过多种便捷的方式触达消费者。战报显示,京东便利店在O2O平台累计11天店均交易额是同类型店铺的200%,京东便利GO小程序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同时,京东便利店掌柜管家POS系统累计11天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31倍,京东便利名酒荟单店单日销售额是上月同期的12倍,京东母婴生活馆单店单日销售额是上月同期的5倍。

看起来是下游数据的增长,实际上,也是下游对上游的反哺——卖货越强,供货越多。

04

新通路通过四年的全链路布局,已经成为贯通1-6线、深入三线以下市场、多场景覆盖的百万用户级B2B2C智能平台。

这个智能平台是为了帮助品牌商应对复杂的渠道结构,而这种复杂渠道的潜力,还需要时间和事件来挖掘,今年11.11能做到去年的300%,只是新通路模式成熟之后的一次小检验。

同时,这次新通路11.11的成绩,也是对下沉市场自然而然的收获,在下沉市场崛起的当口,他们的模式也刚好成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11-13
京东新通路11.11高速增长,开始收获下沉市场红利
文/调皮电商冯华魁01一年一度的11.11又结束了,除了toC领域的消费达到了新高度,B2B领域的京东新通路,也创造了新的记录。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