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日本的生鲜革命:不是超市,不是电商,竟然是一本杂志

日本有一本很特别的杂志,叫“食通信”

通常来说,杂志的编辑部都会设在资讯和商业发达的都市(尤其是时尚杂志),但这本杂志的编辑部却在乡下,它在日本共有39个分部,每个分部根据自己的地名,发行一本叫《XX食通信》的杂志。拿中国的地名来比,就像是《沂蒙山食通信》、《吐鲁番食通信》这样。

这本杂志的订阅者,则遍布日本全国各地,尤其集中在东京、横滨、大阪这些大都市。

食通信39个分部遍布日本乡下,读者却在城市。

更特别的是,这本杂志是可以吃的。

每期食通信,都以一位当地农产业者的故事和人生哲学为主题,并附送一份该农产业者的特色产品。

如果这期杂志介绍的是渔夫,就送一份他的渔获;如果是养牛者,就送他出产的牛肉。

“日本杂志有送小礼物的习惯,我们的杂志就送食材。”2013年7月,第一本《东北食通信》发行,成为日本首个附送食材的杂志。

每期食通信与食材一同寄送,这一期的主题是牡蛎和海带芽。

和中国一样,东北部也是日本的农产业区。2011年,震惊世界的日本大海啸,震中(海啸由地震引起)就位于日本东北部,该地区的农林渔业受到重创。

曾矢志从政的高桥博之,眼看家乡农业凋敝,传统生产方式后继无人,毅然结束了自己七年的议员生涯,投身农业,创办了《东北食通信》。

高桥博之认为,一级产业(生鲜)困境的根源,在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隔离。

生活在都市中的消费者,远离自然,看到的是食物的表层世界——超市中包装精美的蔬菜水果,餐厅中摆盘漂亮的菜肴。

食物的真相——谁在生产食物,他们用的什么种子,什么化肥,今年年成好不好,种植养殖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大众毫不知情。

因为毫不知情,消费者会心安理得地压低食物价格,而不用担心米贱伤农(反过来,如果你的朋友在种水稻,看到米价下跌的新闻,你一定会担心他生活会不会受影响,孩子的学费能不能缴得出);

因为毫不知情,在年成不好或因自然条件影响了食物供应时,消费者也会对此不依不饶,而不是考虑,是否生产者遇到了困难?

食通信的每一篇报道,都是数次甚至十多次去到农业生产现场,访谈农友的结果,将农业生产者的喜怒哀乐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样的,在生鲜的现代流通体系里,生产者也不知道自己的产品都卖给了谁,生产者如果要造假、偷工减料,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你没看错,高桥博之说,日本的生鲜同样有安全问题,包括产地造假等)。

高桥博之和他的《东北食通信》,不仅是要用新颖的方式向都市消费者推荐本地农产品,更是要让消费者和生产者互相认识,形成连接。

所以,食通信不是一本简单的生鲜产品介绍册,报道的重点始终都是人,通过挖掘和采访有故事(很多是坚持传统生产方式,不用农药化肥)的农产业者,把他们打造成消费者心目中的明星。

东北食通信2013年8月号刊登的《贩牛商父子饲养的“奇迹之牛”》食通信还曾因优美的版面设计得过Good Design Award 2014大奖。

在食通信的背后,是一个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朋友的食物社区。

据高桥博之介绍,为了营造社区氛围,他们设计了几个连接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杂志和SNS。

所有食通信都是定量发行(东北食通信定量发行1500份,其他食通信各不相同,也有定量发行500、700份的),读者会被邀请加入食通信在facebook上的线上社群。

收到食材的读者会把自己做的菜拍照上传,并对生产者表示感谢。生产者也会把他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发在网上,与读者分享。

从未见过海带芽原本的样子的孩子,兴奋地和收到的食材合影。这就是高桥博之说的“我们寄送食物的真相”。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者见面。

食通信会不定期在都市举办生产者见面会,比如某期杂志介绍的牡蛎很受欢迎,他们就把牡蛎的生产者请到东京,与读者见面,让他讲述自己与牡蛎的故事,教读者怎么处理新鲜的牡蛎,牡蛎的眼睛、精囊在哪里。(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明星见面会?)

第三阶段是现场参观。

这有点类似国内的农家乐了,把在城市生活的读者拉到农业生产现场去,让他们更近距离的感受农业生产的魅力和不易。

第四阶段是参与农业生产。

高桥博之讲了一个故事。日本秋田乡下,有一对坚持无农药生态种稻的菊地夫妇,2014年的收稻季节,天气不好,无法使用机器。一家四口只好拿着镰刀手工割稻,但根本割不完。菊地夫妇就在食通信的线上社区向读者求救,“有没有人愿意来帮我割稻?我没有钱,但我可以招待你们好吃的。”

一共有200多人响应菊地夫妇的求救,他们从东京、大阪自费跑到秋田乡下,前后用了3个礼拜,帮他们把稻米收完。

帮助菊地夫妇割稻的食通信读者

终极阶段就是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

在高桥博之的感召下,很多年轻人从大都市的金融、IT岗位上辞职,回乡务农。这就是食通信迅速在日本遍地开花的原因,很多受此感召的人成了食通信分部的主编。

台湾一位留学日本,关注农业问题的记者简嘉颖(她现在也是食通信的志愿者,华语区协调人),甚至据此现象写了一本书《辞职就好了!减速生活,给穷忙族的乐活提案》。

甚至还有读者,通过食通信认识农产业者后,与之恋爱结婚,从都市嫁去了乡下,彻底成了农家人。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连接价值,同样会反哺到生鲜产品上。当消费者不知道生鲜背后的人和故事时,他们只是用舌头在品尝,当TA知道之后,抱着对生产者的理解和感谢,TA是用脑袋和舌头一起品尝。

很多读者对高桥博之说,“食物好像被施了魔法,觉得特别好吃。”

小米起家的时候,常说“参与感”,因为用户只有投入了,才会感动,这比任何广告都有效。高桥博之认为,食物的世界恰恰缺少了这种感动,消费者只看到食物的终点,不知道过程,那么食物(在市场中)也不会得到应有的价值。

超市的鱼干10块一条你都嫌贵,可如果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海魂,你愿意付多少钱?

戏哥后记:

这篇文章,是戏哥参加了9月26日食通信创始人高桥博之在北京的交流活动后,觉得这个模式虽然不是纯粹的商业模式(公益性、社会性的因素更多),但高桥博之提出的“让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朋友”对生鲜电商来说是个颇有启发的点。

食通信很容易让电商人联想到本来生活。用内容包装生鲜产品,本来生活在电商中是先驱,褚橙就是他们一手发掘的。但除了天然具备故事性的褚橙,后面他们的内容,就流于表面了。

故事的主角变成了买手(怎么历经艰难找到好食物),或是食物本身(生长环境,稀有度,怎么吃怎么做)。没有参与感的故事,依然无法带来感动。

《本来生活》也有杂志,但它的定位不过是一本宣传册,投放在北京的出租车上,扫码新人五十元券这样。现在不知道这本杂志还在不在出?戏哥反正很久没在出租车上看到了。

在活动现场,高桥博之问听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座有谁在吃饭时,眼前会浮现生产者的脸?”现场举手的几乎都是有朋友在种地,吃的是朋友送来的食物的人。

戏哥想,只有故事讲到这种效果,或者是连接紧密到这种程度,恐怕才会产生食通信这样感动人心的生鲜奇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9-27
席卷日本的生鲜革命:不是超市,不是电商,竟然是一本杂志
日本有一本很特别的杂志,叫“食通信”。通常来说,杂志的编辑部都会设在资讯和商业发达的都市(尤其是时尚杂志),但这本杂志的编辑部却在乡下,它在日本共有39个分部,每个分部根据自己的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