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言戏语:
沃尔玛先是宣布与谷歌联手,开展语音购物业务;后是宣布与Uber合作,开展配送业务。看样,美国零售巨头之战又有看头了。
# 文章 #
01
沃尔玛电商主管Marc Lore: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沃尔玛称:下个月,沃尔玛将与谷歌进行 合作——沃尔玛针对日用必需品的便捷重购业务Easy Reorder将与谷歌电商物流服务Google Express开展 合作,推出语音下单功能,消费者通过搭载谷歌语音助手的手机或谷歌智能音箱就可以“发号施令”订购商品。
说到语音下单,人们立马把目光投向亚马逊,因为在这方面,亚马逊才是美国市场最主要的玩家,占据着美国语音控制设备行业的最大份额——其Echo设备在2016年占到了市场份额的72.2%,远远领先于谷歌家庭22%的占有率。(谷歌心有不甘啊。)
语音购物在网购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但增速非常迅猛——不少用户正在养成语音下单的习惯。这一行为尤其是在快消品类中更为突出,消费者使用语音重复下单的频率很高。这就意味着,语音购物是一个提升用户黏性的好办法。然而亚马逊凭借其虚拟助手Alexa和Echo音箱一直在语音购物场景里占据优势。身为线下零售巨头的沃尔玛怎么可能不骚动?
其实,沃尔玛和亚马逊的争夺之战从未止息过——亚马逊不断地扩充线下业务,收购了不少线下实体店,比如前段时间刚花137亿美元买下了全食超市;而沃尔玛也不淡定——疯狂剁手买电商,例如买下Jet.com。光是买买买还不够,沃尔玛这是要铁了心抢亚马逊电商业务中的细分场景了。
而在抢夺语音购物场景这件事上,沃尔玛明显在技术层面次于爱创新的亚马逊,但选择与谷歌“组团”,无疑是缩减了技术成本增加了胜算啊——谷歌在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方面的大量投入,能确保其语音购物有着良好的使用体验,这与沃尔玛希望通过语音购物来简化用户购物流程的期望是一致的。
沃尔玛电商主管Marc Lore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沃尔玛将在明年充分利用其在美国多达4700家的门店与完善的供应网络,为用户创造“前所未有的语音购物体验”,服务将覆盖至到店自提优惠与国内生鲜品选购。
戏哥想问:亚马逊,你紧张不紧张?
02
拉上Uber搞配送,让送货速度更加快快快
这还不能够,沃尔玛今儿又宣布,将与专车应用Uber联手,对其旗下的杂货递送服务进行扩张测试,最初沃尔玛使用的是自家配送服务和交通工具。而这次新测试选择了与Uber合作:新增两个城市(达拉斯和奥兰多)用来测试自己的食品百货配送服务,再加上原来的坦帕和凤凰城,这四个城市的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购买商品,然后选择额外支付9.95美元的配送费,将商品直接送到家中。
另外,为了激励消费者在沃尔玛的线上下单,沃尔玛前段时间的一个动作——用户只要从沃尔玛线上下单,选择了自行去门店提货,沃尔玛就会给用户提供折扣,今年接受在线订单线下取货的沃尔玛门店将增至1100个。
如果用户不想自提,订单只要超过35美元,就可以享受免费的2日达。这一举动也直逼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亚马逊不得已也降低了自己的配送门槛。
沃尔玛认为“送货速度”将成为决斗的重要武器,它们会备更多货,同时拓展更多线下提货点。
03
沃尔玛电商营收增长速度突破60%,
提升体验是关键
沃尔玛第二季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沃尔玛电商营收增长速度突破60%,甚至超过了去年假日购物季29%的增幅。
“最让我兴奋的是沃尔玛线上线下配合的相当默契。”沃尔玛CEO布莱特比格斯这样说。去年9月份,沃尔玛收购电商Jet.com,正式开启与亚马逊的电商大战。借助Jet.com的经验,沃尔玛大幅增加了电商产品数量,并通过一系列收购来维持实惠的产品价格。
再配合送货效率的提升和门店自提点的开设,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但有大量老顾客买单,还吸引了不少新顾客,顾客的重复购物率大幅提高。
业内分析师认为:与亚马逊不同,沃尔玛有数量庞大的实体店,这将成为传统零售巨头拓展数字销售的强有力支撑,快速的送货上门或门店自取取货能帮它们抢到不少电商市场份额。
在被问到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的相关问题时,沃尔玛美国区CEO弗兰表示:“我们不知道亚马逊下一步会怎么做,但我们会一直密切关注。” 并强调“亚马逊是个不可思议的对手,它促使我们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你必须做的更好。”
戏哥早在大零售方法论中就指出,未来零售要争夺的是一定是场景,你占领的场景越多,消费者就会越向你靠拢。而沃尔玛的语音购物就是争夺消费场景的一个有效手段。另外,体验服务是加分项,更快的送货速度是用户获得满足感的一个加分项,与Uber合作更利于满足用户“现在就要”。如此的沃尔玛,亚马逊,你就说你紧张不紧张?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