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云造科技今日在京正式发布旗下最新单品——云马mini。据云造科技CEO邱懿武介绍,云马mini主打多彩配色和超轻便可折叠机身,将于6月上线众筹,8月初正式发售。
资料显示,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由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截至2016年4月,云造共获得25项中国专利,2项国际专利。
云马mini外观轻巧,可折叠易携带
云马mini的工业设计延续了云马C系列独特的设计风格,采用了车架线条流向一致性设计,共有6种配色,分别是奶油白、樱花粉、柠檬草、薄荷绿、蜂蜜橙。相比云马C1,mini机身体积更为小巧,折叠后外观体积仅为0.2立方米,可轻松放进汽车后备箱,随身进入地铁、公交车、办公室。
功能方面,云马mini将拥有骑行和助力两种模式。骑行模式下,mini在主要依靠骑行者的脚踏力,与普通自行车骑行原理相同。在助力模式下,mini依靠自主研发的智能混合电力骑行系统(UMA OS),高效能自主研发电机可使得骑行传动效率高达86%,无电骑行时相比市面大多数电机磁阻减少了80%。当遇到斜坡时,该车可主动感知用户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骑行者实时输出相应的动力,协助用户轻松骑行。UMA OS在下坡路段、刹车和平路骑行时进行高效的能量回收,为电池充电,提升续航里程。
电池方面,云马mini将搭载高密度进口18650电池组,由紫米动力提供技术支持,像充电宝式的设计,便于拆卸和充电,2小时左右即可充满。单组可以电助力来回25-35KM的里程,覆盖绝大部分出行需求。该电池支持USB电力输出,可以给iPhone 6 提供至少11个循环的充电。此外,云马mini采用了云造自主研发的36V 120W永磁电机,可以让用户轻松达到20km/h的助力骑行速度。
除了UMA OS的助力系统,全新的云马智行车APP也将发布,根据有车和无车用户的需求重新优化车库和骑行社区。用户可根据云马智行车APP自主调节两档助力模式。寻找周边的“马达”和服务点。新版APP将于5月登陆iOS APP Store,Android版本则将于6月底上线。
此外,云马mini在一些设计细节部分都进行了整体改进,在后叉的加工工艺中,使用了大角度弯管工艺,视觉整体协调性更为流畅,也抬高了车架的视觉中心,使整车看起来更轻盈。电池外观设计延续了云马C1的经典胶囊形设计元素,整个车架贯以婉转流畅的线条,简洁优雅。同时,改进了电池插拔结构,用户可以轻松的插拔电池,体验更好,安全性更高。
据介绍,云马电单车别具一格的设计一直是云造科技的追求,其CEO邱懿武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7年的设计专研,10000小时的努力换来12次荣获包括德国红点设计,IF和IDEA在内的国际设计大奖。
英文名更换为UMA,拟深耕海外市场
会上,邱懿武向媒体透露,其云马系列英文名将由原来的YUNBIKE更换为UMA。UMA来自于三个英文单词,分别为:都市ubran、移动mobile、行动者actor,而Urban Mobile Actor合在一起,则翻译为“都会行者”。
“而此次更名,也意味着云造科技将继续发力海外市场”,邱懿武透露,过去一年,云造电单车已在新加坡、英国、法国、西班牙、以色列、泰国、韩国、缅甸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其中,云造旗下单品云马C1去年10月在淘宝众筹上,众筹成绩超过1200万。作为首款上线小米众筹的骑行类产品,云马C1在小米众筹上最终取得了超270万的好成绩,截止目前,海内外总订单已超过40000台。同时,云马C1还获得了来自韩国市场千万级别的订单。而曾获得德国红点设计至尊奖的云马X1,也拿到了中国台湾数百万元合同订单。
为了支撑海外市场战略和加强供应链实力,云造科技于2016年年初,在浙江金华与一家专注于传统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工厂,签订了总金额为1.2亿元的代工合同。
除了加大对线上渠道的覆盖度外,云马从去年开始深耕线下渠道,目前线下渠道已经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线下销售网点已经超过600家,云造方面称年底将扩大至1000家。
此外,为了增强在产品创新上的竞争力,今年4月7日,云造科技宣布与浙江大学和江南大学合作,联合成立“未来创新实验室”(NEXT LAB),并在未来三年内,投入总金额为1000万元的研发基金,以推动智能科技、创新设计和工业制造的融合进程。
未来,云造科技还将融合“未来创新实验室”在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和创新设计思想,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云造科技创立之初,就已与浙江大学和江南大学开展密切合作,云造科技的旗舰产品——云马C1,就是三方的合作成果之一。
邱懿武最后透露,2016年,云造科技将加大其产品线的更新力度,将推出3款旗舰量产新品,2-3款概念新品。而这些成果将亮相本年度欧洲自行车展主展区。
产品定价方面,云马将采用与云马C1类似的小米式产品定价策略,将于之后择机公布。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