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看待联想业绩:联想没有沉沦
联想集团上周公布了2015-2016财年财报。财报显示,联想集团 2015年年度营收为449.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5.4亿元),同比下滑3%;年度净亏损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29亿美元。
财报公布后,舆论间唱衰联想的声音此起彼伏,联想股价亦有较大幅度下跌,在这个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客观的看待联想这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举足轻重的企业?值得深入思索。
应该达成共识的是,联想的业绩确实在2015年遭受挫折,出现了下滑。而分歧则在于,联想在2015年遭受的挫折,是意味着联想这家企业像一些评论所说的那样正在沦落,还是,只是三十二年来联想所遇到的,所闯过的,无数大小坎儿中的一个。至少从目前观察,个人的看法倾向于后者。
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目前联想的业绩下滑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市场的严峻挑战,主要是整个PC市场的萎靡,事实上,不但是联想,就PC业务来说,戴尔、惠普的业绩都在下滑,戴尔在几年前已经实行私有化,惠普几乎和联想同时公布了其201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财报显示惠普二季度净营收比去年同期下滑11%;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38%。
事实上,受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冲击,PC市场几年前已显颓势,但联想直到此次才遭遇七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在此之前,尽管整体市场在萎缩,但联想从对手口里觅食,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扩大,已经12个季度蝉联全球PC市场冠军,2015-16财年税前利润率仍维持在5.0%左右,这在微利的PC领域已经相当高,表现出较强的运营能力,从这一点看出,联想的业绩下滑属于对市场变化的客观反映,联想本身业务运营的阵脚还没有乱。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还包括汇率的波动和全球经济的放缓。比如巴西,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消费国之一,但由于陷入政经困局,巴西2015年个人电脑销售下跌36% 创10年来新低。
其二,PC市场的需求放缓影响了联想的PC业务,这是外因,而移动业务的下滑则主要由于内因。联想在过去一段时间大幅度调整了移动业务的市场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培育真正核心竞争力。简单说,联想移动业务放弃了之前重在追求销量的战略--比如过度重视运营商市场,而把重心转向开放市场和中高价位段,在这一过程中,联想手机的销量掉的比较快。但这其实可以看做一个积极信号,用陈旭东的话说,“不挣钱的销量要来也没用”。如果联想能够真正坚决地抛弃掉过去在运营商市场比较低端的产品,其实等于是甩掉了一个阻碍发展的包袱,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更多动力。
业务的调整,可以看成是联想重新启动的信号。在今年的誓师大会上联想发布了ZUK的Z2 Pro,这是联想产品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业界反响还不错,Z2 Pro的市场成绩如何将是联想转型的一个检验。
事实上,联想的移动业务虽然在国内因调整下滑,但海外业务却实现了大幅增长,2015年联想智能手机在中国以外市场销售5100万部,同比增长63%。
其三,观察联想的第三个维度是企业级业务。从财报看出,联想企业级业务去年收入45.53 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本集团整体收入约10%。联想的企业级业务遍布全球,如果不考虑货币汇率影响,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利润率保持增长,中国市场营业额也在继续增长。
主要是System X整合完成后,为联想赢得了中国数个大型的数据中心订单。并与SAP、Juniper以及Red Hat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地区凭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订单,营收实现强劲增长,同比增长76%。在之前的组织架构下,云服务集团已经取得了良好业绩,2015-16财年营业额同比增长20%,并实现盈利。月活跃用户数相比2014财年增长三倍,超过2亿人。
之所以提到企业业务,是意在提醒:联想并非人们传统意识中的单纯卖电脑的或者卖手机的,而早已从一个单纯的设备厂商,成为一个硬件为主、云服务为辅的智能设备公司,观察联想应该使用更复杂的角度。
联想未来的机会在哪?
2015财年联想整体业绩表现不如预期,杨元庆表示自己主动放弃了董事会的奖金和限制性股票。通常联想管理层的薪酬结构都是三个部分,基本工资、奖金和长期激励,长期激励一般都是有一部分是限制性股票,有一部分是期权。杨元庆说,“我决定明年不拿限制性股票,只拿期权;因为限制性股票与现金类似,而期权是需要公司股价上去了才有价值,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但联想信心到底在哪呢?毕竟大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多评论者看衰联想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认定联想的主业PC业已经没有前途。
这种看法实际是偏颇的。不妨从三个维度分析,保守的维度是传统PC在萎缩,但整个盘子依旧巨大,有一部分不善于打苦仗的企业会逐渐退出,最早的IBM即是如此,而剩者却依旧可以在一个缩小的蛋糕里扩大自己的那一份,这是联想目前正在做的,也是联想为什么近年来一直能够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这种战术,用曾国藩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 用杨元庆的话说,打苦仗,干累活是联想的长项。
乐观一点的维度,如果不考虑PC到移动终端的变迁,联想从一开始本质上就是一家智能终端公司,用户从PC向移动终端迁移后,PC的市场是缩小了,但智能终端的整个市场却扩大了。截止去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接近71亿,已覆盖95%以上的世界人口,手机的普及实际上把智能终端的范畴扩大了很多倍,有的低端消费者可能一辈子没用过电脑,但他们却通过手机接触到何谓智能终端。联想如果能够顺利实现在移动业务的大扩张,这些用户都可能是联想的潜在用户,如果在移动业务方面成绩一般,依旧坚守在PC端为主,那么这些用户中的一部分未来还是会用到电脑,构成PC的增量市场。
无论如何手机的功能没法完全覆盖掉PC的功能,就生产力工具这个特性来说,依旧是刚需,联想如果能坚守住这一刚需业务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至少在短期的未来,人们还必须主要使用PC进行办公活动,当然也包括很多娱乐活动。那些新的领域,如二合一、可拆卸、游戏电脑、互联网电脑等也将成为联想业务发展新的驱动因素。这都构成联想在未来的PC市场里的增长空间。
回顾历史,杨元庆在执掌联想集团时联想在PC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只是第四位,但到今天,却已经连续多年坐稳了PC业的头把交椅,PC业就是联想的大本营,能保证联想的“不败”。
至于坊间争议最多的手机业务,陈旭东的接掌或许将是一个扭转的契机。这不但是因为陈旭东本来就以“救火员”在集团内闻名,也因为陈旭东对之前手机也在国内市场的溃败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陈旭东看来,联想手机之所以在消费者市场业绩不佳,是因为一开始就出现了策略错误,没有意识到手机在同质化时代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还是在以卖PC的技术性思维进行运作,但实际上,现在的手机已经变成了当年的冰箱、彩电一样的一般消费品,需要采取销售一般消费品的策略去售卖,在产品卓越的同时,还要加强品牌建设与渠道建设,事实上,两个国产品牌VIVO和OPPO去年的成功就得益于品牌与渠道上的大投入,把手机当家电卖,反例则是小米。在产品同质化时代,这种策略是正确的,而风险则在于,这种模式在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刻调头比较难,但现在看这种风险应该还比较远。
当然,假如联想在PC和手机业都实现了翻身,也不过是业绩上的上涨而已,就好像坏业绩不会给联想以致命的伤害一样,只靠好的业绩也不能推动联想实现本质上的“再造”,联想未来真正的成功还是要来自创新,这要寄望于联想在万物智能时代向“设备+云服务”公司的转型,寄望于联想投资的40多家创新企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