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增速更重要的来源是刘强东一直在不停探险新的业务领域。“因为我们不希望这家公司在3-5年之后,变成一家不再让人激动的公司”。
3月3日,京东公布了2014财年Q4和全年业绩报告,全年交易总额达到2602亿元,同比增长107%。净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66%,活跃用户数逼近一亿。可以发现,对比苏宁之前发布的2014年报业绩快报,京东的收入已经超越苏宁的1091.15亿,意味着电商的高增速已是常态。在知名监测机构Kantar Retail发布的TOP50全球零售商排行榜中,中国共有两家企业进入榜单,分别是位居第28位的苏宁云商和位于第34位的屈臣氏。此次京东超越苏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零售商。
同时,京东的活跃用户达到了阿里的29%,在同比增长率上高于阿里的47%,追赶势头很足。面对这样一份业绩单,相信很多人都要问,京东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为何能获得2倍以上的行业平均增速?
高增长符合彼得·蒂尔“垄断逻辑”
硅谷创投界的传奇人物彼得·蒂尔认为,在垂直领域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的重要性,远大于市场大小本身。市场可能被低估,但是份额代表着公司对垂直市场的把控力。这个理论适用于创业公司,但是也符合京东增长的逻辑。虽然阿里占据着B2C电商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阿里属于平台型公司,而京东则以自营电商、自有物流为主打。在自营电商领域,京东的市场份额则类似于阿里的地位——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4年Q3自营B2C市场份额京东占51.9%,是第二名苏宁易购10.6%的接近五倍,但根据2014全年的数据显示,京东在B2C领域份额为49%,苏宁易购8.5%,是苏宁的近6倍。
根据彼得·蒂尔的观察,谷歌之所以能在搜索这个领域成功,是通过技术上垄断性的优势,让搜索引擎的技术遥遥领先于第二名。以自营和正品作为主打的京东,虽然正在经历第三方平台业务的高速发展,但自营业务依然是京东高速增长的基石,曾经被马云讥讽的自建物流体系虽然耗时耗力,但被证明是被用户所广泛认可的,而这也自然形成了竞争的护城河。根据财报数据,京东2014年线上自营交易额为1593亿元人民币,第三方平台则为1009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率分别是70%和217%。而在京东赖以起家的电子与家电产品,交易额达到1408亿,比2013年增长78%。日用品和其它类商品交易总额为1194亿,比2013年增长158%。
可以看到,无论是自营还是电子家电,京东都是依赖正品+自营物流的口碑,积累到垂直领域近乎“垄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再扩张到诸如第三方平台、日用品等领域,利用原有口碑开疆拓土,获得高增长率。
京东的高增长还能复制到哪些领域?
如果说“用户体验+正品口碑”是京东发展的火车头,现在正在带动第三方平台和日用品等新商品领域快速前行的话,那么未来这个火车头还能带动哪些有潜力的“车厢”呢?
首先是互联网金融。就拿最近比较火的众筹来说,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4年京东众筹的融资规模市场占比达到31.6%,位居第一名,与第二名众筹网的11%已经拉开了一定的差距,有望达到某种形式上的垄断地位。如果按照目前的份额估算,到2018年权益类众筹市场达到180亿规模的时候(艾瑞咨询预测数值),京东众筹将有望获取至少50亿元以上的份额。再加上理财、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也将获得甚至超过业界预测的互联网金融未来10年76%的复合增长率,将成为京东的强劲增长点。
此外,在争夺四六级城市乃至农村电商的战争中,相信京东的自营+物流的优势依然会延续甚至是增强。据观察,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电商市场已经在起步。不过相对于大城市的消费者,农村消费者更加缺乏对网上商品的辨别能力,因此对比鱼龙混杂、不乏假货的平台式电商,口碑良好的自营电商会更受欢迎。再加上京东在配送、售后服务上的良好体验以及在手机入口上和腾讯的 合作,相信当这片市场进入爆发期时,会给京东的增长率带来较大的提升。
资料显示,京东从去年底在4-6级市县积极推进“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目前,以大家电送货、安装和售后服务为特点的“京东帮服务店”全国已开设近200家,已经能够覆盖近6万个行政村;而“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全国已开业30个,已经招募了近2000名“京东乡村推广员”。
2015年京东的目标是在全国开设超过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京东帮服务店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0家。刘强东春节前回乡视察农村电商,家乡宿豫128个村已实现“村村通”,成为其向4-6线城市渗透的一个模板,从中可以看到京东快速下沉的力度和速度。
京东自身在自营正品、配送、售后上的优势,是京东2倍以上的行业平均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B2C电商看似阿里一家独大,但实则是京东已经在某些垂直领域形成了“彼得·蒂尔垄式垄断”。当京东的体验优势被不断扩展到新的领域,京东的业绩还可能看高一线。
但京东增速更重要的来源是刘强东一直在不停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刘强东数次提到,京东商城早已盈利,但京东集团并不急于尽快盈利,也并不满足于只作商城的业务,围绕电商核心业务,京东在大力度投入金融、拍拍、智能等业务,这些业务预计将在未来3-5年成为集团一些新的支柱业务。“因为我们不希望这家公司在3-5年之后,变成一家不再让人激动的公司”。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