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用户体验”这四个字成为了尚方宝剑,厂商言必提用户体验。加个功能说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改个UI也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恨不得Fix一个bug,也称之为改善用户体验。虽然用户体验挂在嘴边,但是产品该不好用还是不好用,大部分产品都还是工程师思维、想当然打造出来的“用户体验”。这个年代,用户已经被惯坏了,厂商想打造出一款真正好用、超越用户期待的产品,光是依靠想象中的“用户体验”肯定不行。厂商必须破除工程师主导的思维,让用户进入到产品开发的环节,甚至让用户来主导产品体验。
这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因为很多厂商已经开始践行这个道理了。比如小米的“和用户交朋友”、雕爷牛腩的“菜谱用户内测”、百度手机卫士的“首席产品体验官”招募等,都是让用户深入参与、主导产品开发的动作。就拿百度来说吧,10月份,百度手机卫士“首席产品体验官”招募在各大校园展开,凭啥这好事不对全社会开放,而仅仅针对大学生群体?微天下认为,这也是“用户主导”方式的精髓所在——对百度的产品而言,学生群体是智能手机用户中最活跃的一群,深入他们当中寻找产品体验官,不仅仅能获得能让产品快速迭代的多样化建议,还有另外一举多得的作用。
(百度手机卫士“首席产品体验官”报名学生展示“超能力鉴定表”)
(同学们在百度手机卫士简历贩卖机前排起长龙)
首先是在百度手机卫士的产品层面,选择学生群体来进行“挑刺式体验”是很有必要的。微天下曾经进行过一个小范围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最活跃的手机应用群体之一,他们当中,一年时间内更换1~2台手机的占50%以上,更有15%左右的学生一年更换2~3台手机。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拥有强烈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望,对很多学生来说,手机既是一部通信工具,同时还是天然的玩物,有事没事把手机折腾着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在校园内展开手机卫士体验官的招募活动,有着天生的亲和力,不会像普通商业活动进校园那样容易被抵触,甚至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从产品上讲,只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他们就真能把产品翻个底朝天,哪些功能设计有Bug,哪个地方体验不够好,都会被统统发现,然后就是改进、再发现、再改进的快速迭代升级过程。
其次,学生群体和开发者不同,他们在很了解手机的产品和使用的同时,同时也具备更强的跳跃性思维,会对手机卫士产品提出更多奇思妙想,这些想法可能能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可能更多体现出个性化的一面。开发团队可以借由这个过程,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手机类辅助软件在巨头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境地,市场占有率的多少,直接影响了APP分发的局面。这些软件的功能十分类似,用户很难直接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果百度手机卫士能从学生的创意中摄取灵感,创造出几个很对学生口味的功能,想必可以在激烈竞争中多几分胜算。
再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一年都有一批批的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逐渐成为社会中坚,每年也会有一大批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一款产品如果在现在赢得大学生的市场,那么在未来它将会影响全社会。腾讯QQ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0多年前,很多白领都羞于用QQ工作,认为QQ是小孩玩的东西,MSN才是高大上的选择。如今,那批小孩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QQ也成了工作和生活必备的软件之一。百度手机卫士在校园中搞的活动,风格十分年轻化,招募语都是“学渣留步,见你骨骼惊奇,搞机必有过人之处”、“百度手机卫士首席产品体验官,一个以吐槽为主的职位”这类,除了招募功能之外,也会吸引更多的眼球,在学生群体中留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百度手机卫士趣味招募口号)
最后,大学生是社交媒体中最为活跃的族群之一,他们乐于在线上发表见解,分享体验,而分享的内容也会快速扩散到同学之间甚至更广的范围。如果学生中有体验官脱颖而出,其在社交网络上对相关体验的分享,效果甚至会超越一些所谓的大V分享,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大学生又是预备役的未来白领,所以选择大学生来做首席产品体验官,本身具有的新闻性和话题性,也会随着社交网络而扩散,这相当于一次策划别致的真人秀,所以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选择高校学生做首席体验官也是益处颇多。
所以,百度手机卫士在高校招募首席体验官的活动,既是互联网思维进化与落地的生动样本,也是互联网营销模式的一个大胆尝试。这种由用户主导开发、产品快速迭代的模式,将是颠覆以往由厂家主导的产品研发模式,将让产品更加贴近用户需求。与此同时,百度手机卫士在活动中收获的品牌认知度,又会进一步反哺产品,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在手机卫士类软件竞争胶着的今天,这种新的模式,或许将成为百度在移动市场破局的有力武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