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死

从中国到欧洲,近半年来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手机发布仪式,昨天的小米4发布是其中之一场,粉丝依旧狂热,但依旧没有找到期盼的惊喜。

规模越来越大的小米在进步,但其进步的脚步还是追不上消费者对创新欲求不满的增速,尽管它用上了“奥氏体304钢板”,以及一系列噱头,但推出的依旧是一看平庸的手机。

这不是小米的问题,而是整个地球手机界都如此,包括苹果,我已不抱期待。三月份在巴塞罗那参加世界通讯展(MWC),看遍全场,也没找到一款令人心仪的手机,对此,我现在已经基本放弃。

今年大概试用了各个厂商的几十个手机,但最终再用的还是手头这一款,它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新手机懒得教人更换而言。如果这一款手机换了,我准备随便换一款配置高点的,反正大家都一样,一样的芯片一样的内核一样的屏幕,连系统都一样。

有的厂商在操作系统上做改良,费尽心机研发出很多奇技淫巧,填满了CEO发布会千人宣讲的PPT,但这些小玩意炫则炫已,试过以后就再也不用,算不上刚性的创新。

关于智能手机有价值的创新是如此之难,而拼硬件又无法摆脱同质化,所以厂商们只能在拼设计的老路上一头走到底,包括在材质上找噱头,我至少在五场发布会上见到厂商把锻造过程拿出来展现,还制作了视频加以诠释,比如昨天雷军就不厌其烦地介绍:......研发过程历时18个月,经历了6代工程机,尝试了30种手板,经过了40道制程193道工序,需要CNC数控机床的8次加工,每部手机都需要经过长达32个小时的加工过程……

但最终拿到手上的,还是一款与众相同的手机,因为这所有的“工艺”,大家都会,甚至可能都来自同一条富士康生产线。

手机已死。我当然并不是说手机会消失在人类生活中,相反,未来它会更加普及,现在媒体常用手机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以形容其重要性,这一点都没错,也是手机已死的表现,所有人的双手都长得大体一样,手机也是如此,我们会每时每刻都使用手机,但却不再会感觉出彼此所持手机的差别,手机成为通用品,所以,手机已死。

智能手机的怒放时代,结束了。

手机未来的命运,将重复十年前PC机的命运,它变成一个通用的工业制成品,暴利逐渐缩水,少数几家具有成本优势、渠道优势、供应链管理优势的大厂商将掌握市场,山寨机、小品牌百花齐放的局面很快就会结束。而对于大厂商来说,他们的敌人将变成他们自己,必须绞尽脑汁去说服消费者更换手机,这其实是个难题,因为在PC机时代,还有个WINTEL联盟的阴谋在驱动,厂商们能够在智能手机圈复制它吗?

好消息是,从此之后,或许手机就像我们的手表一样,又可以一用就是一两年,三五年,十年了,一款皮实的手机将大受欢迎。

最后,作为一个手机爱好者,我真心希望以上所说都是错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07-23
手机已死
从中国到欧洲,近半年来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手机发布仪式,昨天的小米4发布是其中之一场,粉丝依旧狂热,但依旧没有找到期盼的惊喜。规模越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