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的美团医美,最近因为违规频频见诸报端。
7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在美团App上有医美商家提供超范围服务,以及涉嫌销售美白针溶脂针等违规医美产品。更早时候,美团医美上海站也被曝光出现部分“负面清单”广告词。
密集的违规曝光,又将美团医美放到聚光灯下。
美团医美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因其飞速增长的交易额。据其官方通告,2019年双十一美团医美线上消费金额达到15.3亿元,而在同年618这个数字仅为6.7亿元,不到半年增速接近130%。
2017年美团入局医美市场,2018年医美业务升级为独立业务部,完成跑步入场后的美团甚至在2019年实现弯道超车,美团点评医美及健康业务部负责人李晓辉曾对外透露,2019年平均每月通过平台了解医美医疗的用户超过2400万人次,医美线上交易额年同比增长388%。
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美团抢食医美蛋糕的阳谋。
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1769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150亿元。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曾分析,以3150亿规模、50%渠道分成计算,美团医美市场份额即使维持在5%的水平,收入也接近百亿元。
而根据美团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68亿元、亏损16亿元,无疑医美比共享单车更有诱惑力,将是美团重注下场的行业之一。
医美乱象,平台是受害者还是受益者?
尽管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但医美黑产仍是最大的行业顽疾。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19年,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达到2万件;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为6138件。
国内医美行业事故绝大部分出自黑医美机构。此前,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提到,2019年,中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在这12%的合法机构里,依然存在超过15%的超范围经营现象。
在相关报道中,记者在美团App搜索一家在北京地区名叫“泰美丽格医疗美容”的机构,能看到其披露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诊疗科目显示为“医疗美容科:美容皮肤科”,然而却在页面上架了名为“乳房下垂矫正”的手术项目,该项目已经超出了机构执业诊疗科目。
同时,该手术项目进行时所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全麻”,但该机构并无麻醉科。
报道之后,7月28日该项目已经无法被检索,疑似被机构下架。同样,在“上海江依南医疗美容门诊部”的商品列表里,二级“驼峰鼻矫正”手术也消失不见了。
不过,“泰美丽格医疗美容”目前仍然可以检索到其他类似的项目,比如唇部整形微笑唇填充。与“乳房下垂矫正”手术项目存在的问题一致,微笑唇填充同样需要麻醉,而该机构并无麻醉科。
类似的项目在美团App上并非个案。一家名为“美度医疗美容”的机构提供“耳软骨小翘鼻”项目,该项目需要局部麻醉并取用耳甲腔软骨。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手术涉及麻醉,机构必须有麻醉科,才能从事麻醉相关手术。但这家机构获批的诊疗项目只有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肤科,并无麻醉科。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实务中,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一般是指其诊疗行为超出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登记的诊疗范围。
卫生部认为属于超范围执业的几种特别情形:
未取得麻醉科诊疗科目开展全身麻醉的,属于诊疗科目超出登记范围;
仅登记“全科医疗科”,却设置了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诊疗科目的,属于超范围执业;
仅登记为“美容中医科”的医疗美容机构开展整形美容手术,应认定为超范围执业。
与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同样严重的,还有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的溶脂针美白针等,依旧能够在美团App中检索到。
深圳一家名为“南雅医疗美容”的机构就提供了溶脂针项目,价格为1880元。有意思的是,美团此前在溶脂针项目百科中提到的“溶脂针是目前非手术局部减肥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描述,目前已经消失了。但在项目缺点中,溶脂针尚未获批、影响机体正常循环系统等描述仍在。
违规背后的利益链条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主要体现在“四黑”:黑医生、黑培训、黑场所、黑药品器械。而“四黑”背后,是医美机构超高的毛利。
根据安信证券研报,我国中游医疗美容机构的毛利率在50%-70%之间,这已经步入了暴利行业。
并且,根据智研咨询的一份数据,我国医美行业成本构成中,50%用于营销渠道,20%为医生分成。同样,在长城证券的统计中,流量入口最高能占到医美利润的60%。
医美行业过去10年一直是流量入口的广告金主。
2013年,百度的广告总量为260亿元,这其中将近一半(120亿元)由莆田系贡献。而医美行业占据了百度收入的1/6,美莱、艺星、华韩等莆田系医美机构,每年在百度上投放的费用达到上千万元,甚至过亿。
随着医美整体市场规模的攀升以及大众对医美行业接受度的提升,医美机构的投放金额仍在增加。只是渠道由过去单一的搜索引擎,转向了医美垂直社区和美团等互联网平台。
如今在美团App上搜索“医疗美容”关键字,结果中前五项均为广告。
过去,美团一直是靠外卖赚流量,靠到店和酒旅赚利润,其核心是高频打低频的逻辑,用外卖把流量引进来,通过各种方式变现。
现在,在具体的变现手段上,美团已经把大方向调转到在线营销。在医美行业也是如此,美团进入的轻医美市场,属于高频+低客单价模式,十分契合医美机构的获客机制。
医美机构有一套成熟的“低价钓鱼”策略。以超低价格吸引客户到店,以销售代替面诊医生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心理攻击,捆绑销售其他项目,让消费者被迫消费。
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医美机构重金投入到营销渠道,导致获客成本从百元增至上千上万元,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
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在美团App上存在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现象。一般达到手术级别的整形美容项目单价往往可以达到3-10万不等,一些个别项目甚至更高。
不仅如此,一些非医疗美容机构和黑医美也会通过打“擦边球”,利用近似关键词搜索,混迹于正规医美机构名录里,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即便是有正规资质的医美机构,也会利用“轻医美”招牌进行违规医美项目,比如之前提到的泰美丽格。
甚至此前长沙一家医美机构营销人员曾对媒体爆料:为了进一步扩大“吸金”能力,互联网医美平台对机构、医师审查“宽松”,对前置展示位收取高额费用,帮机构虚假刷单刷评论,甚至过滤掉用户对合作商家的投诉曝光。
这些医美机构往往都具有正规资质,可以轻松通过平台资质审核。而一旦通过审核,平台就不会过问后续的日常运营,于是医美机构也就有了“活动空间”。
比如仅拥有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资质的机构,对消费者推销丰胸、隆鼻等手术项目,一般消费者在看到资格证书后不会深究具体的执业范围,而恰恰这就容易发生事故和纠纷。
另外,也有一些医美机构医师的执业范围为皮肤病专业,却可以出现在唇部、鼻部手术的介绍页面中。
此前,据艾瑞核算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正规机构为13000家,医师数量为38343名。这个数字均摊下来每家机构大约3名医师,存在巨大缺口。更何况,全国还有8万家生活美容类的店铺/机构在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因此,一味鼓吹平台签约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往往藏匿着不易察觉的风险,这些风险最终都会在消费者身上应验。
对求美者而言,即便考虑服务便利性,也是需要建立在服务安全性的基础上。
而对美团而言,擅长做流量生意的它在外卖市场可以收获成功,但在“重决策消费”的医美市场,显然流量模式还要再推敲。
从根本上讲,从入驻平台的签约商家是否有资质,是否有符合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是否有合理的医护配置,都无法严控,那么未来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在这方面,美团或许可以吸纳当年阿里打假的做法。清退不合规、违规商家,协助有关部门打击黑医美,并且自身建立更有 的专业内容,与消费者构建足够的信任度,假若如此,美团医美会比现在更美一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