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过去十年,数字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就“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数字经济”连续第6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更是首次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对数字经济进行了表述。
与去年“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提法不同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变化,透露出哪些信号?数字经济哪些领域将成为发展重点?
数字经济进入发展深水区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针对“数字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提法从“打造”到“促进”,虽然只是两个词的简单变换,背后其实反映出了数字经济行业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质的变化和提升。
过去一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韧性显著,全面助力“六保、六稳”。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今年1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加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扎实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其中,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创新发展目前处于世界第一梯队,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和应用,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智能手机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数字经济的基础——集成电路、软件方面,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表述上的变化体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深水区,在关键零部件、核心产品等方面,要加强自我保障能力;
第二,通过提升数字产业的核心板块,包括人工智能、关键芯片等方面,可以看出数字经济逐步走出更多的附加值,要在关键领域进行拓展;
第三,发展数字经济更多地面向人民、面向生活、面向市场,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数字治理角度,全方位、多维度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真正地让数字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成为“六稳”“六保”的核心支撑。
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尽管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的部署,却也透露出“发展中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此前所积累的先发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国数字经济的增速已从2018年的21%下降至2020年的9.6%,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刘尚希表示,想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大力增强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
那么,数字经济新一轮创新与升级的方向是什么?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信息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人工智能等关键词的出现,代表的正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基建再掀新高潮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布局,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推进新基建的一系列举措格外抓眼球。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政府也明确了今年“新基建”发力重点和方向。
例如:北京将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的主攻方向;贵州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安徽明确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施“新基建+”行动的发展目标。
“各地新一轮‘新基建’规划体现了适度超前布局的特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各地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资源禀赋和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布局数据中心、算力算法、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以便及早形成网络效应,释放新经济活力。
5G+工业互联网加速推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之一,5G是“新基建”发挥作用的重要纽带。随着5G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网络建设也将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对于地方而言,加快5G网络建设既可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也能更大范围覆盖县城和农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目前,全国各地正纷纷加码5G网络建设。云南提出,2022年新建5G基站2万个,河南则将这一目标定为4万个;山西将继续丰富5G应用场景,力争培育200户以上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江苏则瞄准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
可以预见,全国各地将以新一轮5G建设为核心,聚焦重点行业加速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未来全社会对算力需求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未来算力枢纽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而“东数西算”要求的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将带来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行业的高速发展,并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带动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链投资。
数据价值加快释放报告提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
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我国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潜力的释放,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如今,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着大数据安全、云安全、供应链安全、区块链安全等一系列全新复杂安全挑战。下一阶段,建设前瞻性的数字安全平台体系,由政府统筹打造城市级数字空间安全基础设施和应急体系,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势在必行。
此外,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北京、上海等地先后成立数据交易所,政策方面亦不乏创举,如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数据要素流通规则的多项探索。
核心技术突破更加紧迫报告强调,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数字经济可为千行百业提供全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只有牵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才能把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数字经济行稳致远。
有专家认为,一方面,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前布局、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因此,国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引导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大力促进数字新业态发展,实现自主可控,仍然是今年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攻面。
来源:科技云报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