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对于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地位正式明确。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对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的投资将迎来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根据IDC发布的《全球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区块链支出将以强劲的速度增长,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65.7%。
自2017年起,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公司、银行机构以及中小创新企业开始初步在区块链领域试水,逐步将区块链从金融场景向更多业务场景延伸。应用的喧嚣和技术的静默,是伴随区块链发展的一个特点。
随着区块链技术与各产业的 融合,整个社会运作模式势必将迎来一场巨大变革,但依然需要警惕“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的盲目应用。
厘清应用边界
不要妄想取代中心化系统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很多人曾想过,像银行这类传统的中心化体系可以被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所取代,可以不需要中介平台,进行没有成本的点对点交易。
但这个观点或许只是区块链信徒的一厢情愿,任何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之前都需要厘清应用的边界,即能够做什么与不能够做什么,哪些可以应用区块链,哪些系统不需要应用区块链。
以金融支付为例,有资料显示,如果使用区块链系统来运营现有Visa系统,将需要5000个核反应堆来提供所需的电。
另外,比特币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支付系统,Visa每秒能处理六万笔交易,而应用区块链进行比特币支付则是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
虽然改进比特币效率的技术正在研究中,但这种新技术的起点大约仅为现有交易系统性能的0.01%,并且对于这7笔交易来说,比特币交易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就已经达到了Visa的35倍。
在性能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之前,区块链技术就无法成为支付领域的核心技术,而只能从事票据处理、跨行结算等不需要很高运行效率的场景。
我们认为,在未来的赛博世界中,去中心化将与中心化成为并行系统,两者既无法相互替代也无法完全融合,不同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且密切协作,共同构成未来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
区块链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高并发、高性能等场景并不适合于区块链技术,更应该在数据共享、不可篡改、多方共识等方面强化应用。
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场景,一是价值转移类,如虚拟货币的创生及其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二是存证确权类,将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如电子合同和版权确权;三是授权管理类,如利用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此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
区块链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数据治理,打破数据孤岛的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前沿密码学的结合,能够将数据治理和解决数据孤岛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将数据的所有权和掌控权归还给数据属主,使数据属主在权限可控,在不“共享”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共享”数据的价值,解决数据利用和隐私间的矛盾。
在区块链风口,虽然机构间数据合作需求与意愿强烈,但在具体合作过程中,因为商业价值、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基础设施等障碍,导致数据的合作落地非常困难。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风险,比如合规性风险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技术层面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尽管区块链融密码学、分布式存储等多项技术于一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没有漏洞。
区块链需要引入大量公共资源参与到体系中来,如参与计算的节点数太少,则会面临51%被攻击的可能性,严重威胁网络系统运作和价值。此外,私钥和终端安全、传统的网络攻击方式造成网络堵塞等问题,也会导致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时会面临较大风险。
此外,数据合作基础设施不完善、数据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仍然是行业内的共同痛点。
微小改进掀开技术变革序幕
关键在于提升应用水平
全球风险投资巨头Andreessen-Horowitz曾提出一个关于技术市场演变的理论,这个理论非常适用于区块链。该理论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突破性技术在第一阶段除了少数几个特征外,几乎每个方面都比之前成熟的技术更糟糕,这些微小的改进成为释放新技术价值的基础。
为了更加清晰地解释这种边际改进理论,我们以移动应用程序的演进为例。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早期,智能手机几乎在所有方面(电池寿命、屏幕尺寸、应用程序)都不如个人电脑,但它在两个很小的领域改进了个人电脑:摄像头和GPS。
这两项功能充分释放了移动应用程序的经济价值,并创造了超过个人电脑几个数量级的应用水平。
在刚刚召开的2019年可信区块链峰会中,一大批应用案例涌现,这些案例较多集中在数字身份、贸易金融、电子政务、司法存证、医疗数据共享等领域,为区块链未来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路径。
司法存证领域,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于2018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随后多个涉及确权、维权的联盟链都陆续加入。
目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已经实现起诉、立案、送达、举证质证、开庭、审判、执行、档案管理、数据管理等影响审判质量效率、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关键环节的实时上链。
在司法区块链上线不久,杭州互联网法院便审理了一起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在该案中,原告通过司法区块链平台对被告发表被控侵权文章的行为进行了取证和存证,形成了相关的哈希值和证据文件。
法院在审理中采信了原告的证据,判令被告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业已生效。此案系首例判决对司法区块链平台取证、存证的方式予以确认,并由此明确了司法区块链平台所形成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审查判断规则。
在医疗领域,腾讯云与东华医为合作打造东华医为健康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患者医疗数据的可靠流转,让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都能快捷、安全的共享个人已有医疗数据,有效的解决了当前医疗健康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数据安全难保障、数据共享难实现等难题。
今年,腾讯云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交换平台“数链通“入选2019可信区块链高价值案例。
与那些类似于“水氢车”的伪科技不同,区块链作为一个可以切实改变传统社会运行模式的新技术和基础设施,虽然概念炒得火热,但今天来看,其落地仍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
当然,这一切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不应高估区块链的今天,同样更不应该低估区块链的未来,区块链能否真正全面应用于社会之中,还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企业的踏实落地、行业组织的规范监督,只有各方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信距离我们心中的信任社会也将不再遥远。
【科技云报道原创】微信公众账号:科技云报道
来源:科技云报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