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自Canva
近日,雷军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小米手机业务近两年主攻欧洲市场,已经进入市场份额前三。
雷军所言非虚,此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了一份欧洲市场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监测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小米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越华为,以17%的市场份额成为欧洲市场的第三大手机品牌,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小米手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超过华为,固然离不开小米自身的奋斗,比如近年来小米更坚定地执行双品牌战略,小米品牌冲击高端市场初见成效。但客观来看,华为在海外市场无法提供谷歌服务,以至于让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必然为小米取得更多欧洲市场份额,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
时至今日,由于制裁的进一步升级,华为“缺芯”问题日益紧迫,消费者业务尤其海外部分难免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此时盯上华为海外“遗产”的就不只是小米一家,其他国产厂商也在蠢蠢欲动。
华为依然在奋斗
其实现在谈华为的“海外遗产”,还是显得过于悲观了一些。
因为华为目前既没有放弃消费者业务的打算,也没有表现出放弃海外市场的意思。对欧洲市场,华为更是作出了努力进取的姿态。
尽管面临重压,但近日华为在IFA 2020上仍承诺将为欧洲消费者领域作出重大努力。它宣布计划迅速扩大其零售规模,并继续向研发投入资金,以实现市场领先地位。比如,到今年年底,华为计划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和英国开设旗舰零售店,以及42家规模较小的体验店。
同时针对无法访问谷歌服务的问题,华为表示自家的AppGallery和Petal Search(花瓣搜索)作为“大的新事物”已经非常安全、好用。
总之,当前华为并没有彻底失去信心,依然在努力做出尝试,也依然致力于成为欧洲市场的领导者。
不过现在对于华为信心的分量,其他国产厂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判断,否则他们加码欧洲市场的动作应该会更谨慎一些。
OPPO和小米蠢蠢欲动
日前供应链传出消息,OPPO智能手机正在加单至8500万-1亿部,预计OPPO大概率在加大欧洲市场的拓展力度。供应链的猜测未必准确,但事出必有因。
相比华为和小米,OPPO在欧洲虽然市场份额算不上有多高,但增速更加惊人。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今年二季度在欧洲市场的增速为65%。而Counterpiont 数据显示,OPPO在欧洲市场有3倍于去年同期的增长。
在疫情肆虐的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下滑成为常态,TOP5中只有小米和苹果在增长,其他厂商包括华为都在下滑。头部厂商尚且如此,中小厂商的下滑只会更加惨烈。但在这样哀鸿遍野的市场环境中,OPPO居然实现了三倍增长,简直堪称奇迹。
在这场“奇迹”背后,隐藏着OPPO持续加码欧洲市场的勃勃野心。
当然,有这种野心的并不只是OPPO一家,小米的野心比OPPO还要大。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65%,华为同比下滑17%,这使得小米以微弱的优势超越华为,跻身于欧洲智能手机前三。接下来如果小米在欧洲高端市场中站稳跟脚,那么就完全有机会取代华为在欧洲市场继续向三星和苹果发起挑战。
无论华为如何反应,小米和OPPO持续加码欧洲市场的决心都已经彰显了出来,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华为能在重重考验下继续保住欧洲的市场份额,小米和OPPO也只能继续加大投入,以求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或许对华为而言,更务实的问题是,将来小米和OPPO谁在欧洲市场会对它造成更大的威胁?
小米和OPPO谁将更胜一筹?
相对开放并且消费能力很高的欧洲市场,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海外开拓的必争之地。因此无论是已经营日久的华为,还是高速增长的小米或者势头更猛的OPPO,在欧洲市场一旦打开局面,就绝不会轻易退出。
现在小米和OPPO都已经在欧洲市场打开局面,那么未来谁的竞争力可能会更强一些?从当前的条件来看,双方各具优势。
首先,从市场格局来看,小米显著领先。
数据显示,2019年小米在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853.3万部,同比增长67.1%;OPPO同比增长1026.3%,出货153.7万部。从体量看,小米的出货量是OPPO的12倍;从增长看,OPPO的增幅是小米的15倍。不过今年第二季度,OPPO的增速下滑至约300%,而小米的增速依然维持在65%,OPPO增速大幅下滑,而小米增长依然稳健。
由此可见,小米已经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而OPPO在欧洲的开拓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立足未稳。
其次,从品牌影响力来看,小米已经被广泛接受,但OPPO定位更高端。
结合市场表现来看,小米品牌已经获得欧洲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但值得忧虑的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在近两年,确切地说,是在今年的小米10 系列上才初见成效。在此之前,小米在欧洲市场主攻的也是中低端机市场。
而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存在一些差异,有着更高比例的高端用户,高端市场也就更加值得重视。也就是说,之前小米践行的性价比路线,对小米品牌接下来在欧洲市场走高端路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让小米品牌冲击高端更加艰难,甚至比在中国市场还要艰难。
而OPPO则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顾虑。OPPO首次登陆欧洲市场是2018年发布Find X的时候,凭借Find X的双轨潜望式结构,OPPO一开始就给欧洲消费者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之后OPPO在欧洲市场一直都是比较偏向于走高端路线。所以在品牌影响力上,后进入欧洲市场的OPPO反而可能比小米更有优势一些。
最后,从技术发展来看,小米积累更深。
其实相比起华为、三星和苹果这些货真价实的全球智能手机三巨头,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在技术方面明显都要差上起码一个身位。这是技术底蕴的差距,短期之内很难追平。小米和OPPO的技术实力对比,从三巨头的视角来看像是菜鸡互啄,但如果正经比起来的话,还是小米要更强一些。
比如说在芯片设计方面,从2015年松果第一次流片算起,小米芯片设计已经走过了5年的时间,虽然到现在也没太多让人称道的成果,但OPPO自研芯片今年才开始有正式的大动作。两相对比,小米的积累多少还有一些,而OPPO才刚刚起步。
总而言之,在欧洲市场中,或许OPPO在冲击高端方面会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看,在欧洲市场中,短时间内OPPO远不能和小米相提并论。
长期要看小米在欧洲冲击高端市场结果如何,如果没成,那么OPPO迟早能赶上小米;如果成了,那么OPPO就需要加倍努力。
写在最后
其实这些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在海外市场展开良性竞争,远比在国内市场使劲内卷,打价格战乃至相互抹黑要强。尤其是对于这些厂商的长期发展,国内市场虽大,但显然全球市场还可以提供更充足的发展空间。
另外,一旦华为海外消费者业务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那么华为让出的这些市场份额,与其被三星和苹果夺走,还不如让小米、OPPO这些国产厂商瓜分。
但希望小米、OPPO这些智能手机厂商别再继续走上“贸工技”的老路,毕竟哪怕是全球化的科技企业,也离不开核心科技的立身之本。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