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中国竟然有近10亿“懒宅人”。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懒经济”用户MAU为1.35亿、“宅经济”用户MAU为8.34亿。
正是因为“懒宅经济”,餐饮外卖、送花、送药等各种到家服务才越来越火。更可怕的是,“懒宅经济”燎原之势已经难挡,刚刚过去的京东到家1020“宅购节”有几个数据就非常亮眼。
根据京东到家数据显示,平台1020当天销售额超出去年同期的3.5倍。从商家的维度来看,各家零售商成绩喜人。沃尔玛、永辉的销售额都达到了去年同期的5倍,家乐福虽然是首次参与,但其销售额的增幅也非常喜人,也达到了9月日均销售额的5倍之多。
成绩可谓硕果累累,但京东到家可能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增长。因为宅购节早在2015年就开始启动了,那时候新零售、无界零售这些概念尚在襁褓之中,线上电商对线下场景的挖掘仍处在观望状态。回首整个发展历程,宅购节每一年都能创造一些惊喜。譬如2015年宅购节单日均破10万单,到2017年宅购节已经囊括了近7万线下商家,而今年京东到家给出的数据是有十几万家实体门店,同时通过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了商品和服务。
虽说京东到家创造的1020宅购节与其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从创造到慢慢经营,今年的宅购节于京东到家而言,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换句话说,宅购节成功背后,是京东到家更大的野心。
线上线下融合大趋势在前,宅购节成双十一“练兵场”
今年,对于1020宅购节,京东到家对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就是要将宅购节作为双十一前的一次“大练兵”。
我们不妨先探究下双十一“大练兵”这个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双十一起源于电商,但近年来由于新零售、无界零售等潮流的带动,双十一已经成为了一场全民购物狂欢,参与其中的商家更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京东到家从平台属性上看是无界零售即时消费平台,所以,将宅购节作为双十一前的“大练兵”,练的一个是对于综合资源(实体零售商、运力、库存等)的调度能力,另一个练的就是对于流量集中涌入等特殊情况的抗压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对效率和技术的考验;再从实现无界零售这个最宏观的目标来看,京东到家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第一个原因是时机已经足够成熟,也就是说软硬件条件达到了目标。四年的时间,四届宅购节,一方面给京东到家带来了足够的成长,比如在物流能力、零售商整合能力方面,其商家数量实现了上百倍的增长,服务区域向全国全面辐射,使其具备了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则也让与京东到家合作的线下零售商们从对活动不了解到很熟悉,经历了一个非常彻底的蜕变过程。
也就是说,京东到家和实体零售商们通过多次实践,双方已经对这类活动的过程和准备了如指掌,现在面对双十一这样的大范围和高热度活动,也能配合默契。
另一个原因是宅购节厚重的线下基因能为双十一赋予新的内涵。由于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头部电商近两年不断加码线下,但双十一的主战场仍然在线上,所有手段都是服务于线上的增长,这意味着双十一的重心虽然有所倾斜,但依然是围绕线上做文章的。
从参与活动的主体来看,宅购节恰恰与其相反,但其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的属性恰恰迎合了双十一的需求,某种程度上看,宅购节这个“新宠儿”厚重的线下基因可以是双十一的一个强力“发动机,助其在交易额、流量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做好准备,京东到家已经准备好在未来零售中大展拳脚了。
基础设施建成背后,赋能与品类的“普惠效应”
大润发和阿里联手、家乐福和京东腾讯合作……,这两年新零售、无界零售概念的盛行不仅让人意识到了变革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忠实践行这一新趋势的推动者们(阿里腾讯京东)正在把整个零售行业推向高效化、标准化、技术化的发展环境。我们所看到各种新业态,比如超级物种、盒马等,都是零售行业不断进化的表现。
作为其中一股推动行业走向未来零售的重要力量,京东到家在经过前面对整个体系不断优化后,现在也走向了新的阶段。宅购节刚结束,我们注意到,其战报上,已经有了“无界零售基础设施初成”的字样。
一方面,站在平台的角度看,完善的基础设施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这个平台上的无论大小商家都能有一样的工具去改革;另一方面,站在行业角度去看,无论是谁创立的基础设施,都是行业当前发展的一个必需品,所以京东到家基础设施的建成也意味着整个零售行业有了改革的基础设施。
那么,京东到家建成的基础设施到底是怎样的?这样的基础设施又能为平台、行业带来多大的效益?
首先在赋能方案上,根据京东到家提供的信息,经过零售赋能战略的多次升级,最新的流量、履约、门店、用户、商品五项赋能,京东到家已经有了一整套的可定制化的系统工具,通过这套系统产出为零售企业提供动能的“水电煤”,使线下实体商家的销量、商品动销、人效、坪效都得到稳步提高。
这还意味着,对于想要改革和正在改革的线下实体商家而言,京东到家所拥有的技术和方案定制优势,将成为实体商家们走向未来零售的“跳板”。
以履约赋能为例,京东到家提供WMS仓储管理系统、移动拣货助手、智能设备等,让商户整体拣货履约流程和商品线上库存得以进行完全的数据化、可视化管理运营;以商品赋能为例,京东到家日前发布的“大数据智能拓品工具”及各种线上商品管理工具都能帮助商家对在售商品实现实时监控、改善隐形缺货等优化管理。
比如在用户和流量赋能方面,从今年3月实现会员打通至今,百康的线上会员开卡量达到了线下的4倍;8月实现会员打通的华冠,其线上开卡量已与线下持平。这背后靠的其实是京东到家和京东数亿的平台流量,而这样的曝光率在线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如门店赋能方面,据悉京东到家此前在各个门店落地的“轻松购”、自助收银系统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比如收银结算效率普遍提升了40%。技术和方案是京东到家的长处,也是线下门店增效急需的工具,而这样的赋能其实是对线下门店的基因作出了改造,是不可逆的,但产生的收益却是永久性的。
从这些层面来看,京东到家提供的其实是“实体商家全面改革”的基础设施,包含管理、优化、运营等方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即时配送领域,达达也成为了重要的玩家之一,在此次1020大促上,达达通过技术的革新和迭代,合理高效的调配运力,打通城市末端配送的高速公路,为各类用户解决最后一公里及时配送的问题。基础物流设施的建成,也预示着整个平台的连接生态已经成熟,商家和用户将拥有更好的体验。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让京东到家平台上的十几万商户获得便利,比如在商超上,京东到家已经和沃尔玛、华润万家、家乐福、永辉等达成 合作;在连锁便利店上,全家、罗森、7-11等业已将旗下大量门店搬到了线上;在连锁药店上,据悉京东到家早已与全国90%以上的头部连锁医药商家达成战略合作,比如国大、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益丰等药店连锁品牌,共计1.5万家医药门店。
从大型商超到小便利店,从药品到水果生鲜,京东到家做全品类覆盖的目的其实很明确,一个是在“懒宅文化”的影响下,消费者已经对所有商品都产生了到家服务的需求,而只有做到全品类,才能做到不遗漏任何需求;另一个是从行业竞争的角度看,全品类在捆住消费者需求上有优先性,所以能树立起天然的竞争壁垒。可以看到,京东到家已经打造了一个非常完善的零售生态平台。
从宅购节到双十一,京东到家将成无界零售“核心动力”
本届宅购节,各项数据背后,京东到家和商家们实现了“大丰收”已是无疑。相信马上到来的双十一,京东到家也已经为此准备了更多的惊喜。线下商家的高参与度、消费者对于即时配送和到家服务的青睐,还能在宅购节后释放多大动能,十分值得期待。
我们将目光重新放在新零售行业改革的赛道上看,京东到家背靠腾讯京东,带着“线上线下融合”的基因,在这场新零售长跑中,拥有基础设施的京东到家,在赋能十几万的大中小零售商家的过程中,也让这些零售商家在新零售的大潮中能继续远航。
站在京东到家的角度,继续扩大赋能商家的数量、赋能商家的维度、优化基础设施,是后面的主要任务,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京东到家拥有的一个天然优势就是顺应“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以京东到家的现有能力,也有信心去引领行业快速步入无界零售时代了。
这么看来,所有的利好似乎都在为其成为无界零售的“核心动力”所铺路,随着整个零售行业不断向“线上线下一体化”靠拢,京东到家这个先树立起基因和基础设施优势的平台,也将为零售行业生态进化带来持久的驱动力。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