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字货币ICO业务被禁止,区块链大火之后,金融科技领域风声渐紧。从多个核心信源获知,蚂蚁金服已经启动Pre-IPIO轮融资,预计融资完成后市值将超过千亿美金,种种迹象表明蚂蚁金服的上市倒计时已经开始。
另一个国内Fintech巨头陆金所最快将在四月份赴港上市,作为平安集团布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一枚重要棋子,陆金所去年注册用户数首次突破3000万,如若能撑起600亿美元估值成功赴港上市,那对于全球金融科技领域都是一次重大颠覆。
除了蚂蚁金服和陆金所陆续传出IPO消息,百度金融也有传言要被独立拆分而出。目前百度金融已经整装待发,初步具备拆分条件。
这些案例说明,金融科技的大火正在互联网企业间蔓延。据悉,2017年金融科技是诞生IPO最多的科技行业,这足以说明金融业务的受重视程度和用户需求之大,以及金融科技的市场之广阔。如今,普惠金融是政策趋向,亦是一个想象空间非常广阔的领域,那么,在这种紧张的竞争氛围之下,金融科技会花落谁家呢?
蚂蚁金服是巨头也是招风的大树
蚂蚁金服称得上是业内的超级独角兽,它的IPO将成为2018年资本市场的 。其实,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一直存在利润让渡问题,脱离本体、独立拆分正是解决巨额利润让渡的最好办法。在众多金融科技企业中,蚂蚁金服的国民服务能力是一流的,蚂蚁金服的前身是小微金融,开放的生态系统和足够大的业内影响力让蚂蚁金服能够充分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成为普惠金融服务落地的代表企业。
蚂蚁金服最大的优势在于受众足够广泛。这一点还要得益于蚂蚁金服搭载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快车,最先从消费金融切入,打通了产品输出渠道,触及用户的机会更多,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例如2015年的一次“双12”购物狂欢节,就为支付宝和口碑的线下商户带去了将近两千万的新增会员。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蚂蚁金服很快就升级成了国民级的企业。
再就是蚂蚁金服依托阿里巴巴拥有了深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以及足够广阔的资源。比如在2016年,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成为央视独家互动合作平台;再比如蚂蚁金服的云计算平台可以支撑每天10亿笔的支付交易,30分钟亿级账户清算的能力。在足够完善的技术支撑和海量的数据支持下,蚂蚁金服积累了良好的业内口碑,
但是,蚂蚁金服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点,一来,蚂蚁金服体量过于庞大且利益关系复杂,团队运作效率可能会更加滞后,运作体系不够灵活;二来,作为业内的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的用户增长已经开始触及天花板,想象空间不像后来者那么丰富;三来,蚂蚁金服自己必须保持领先于整个行业的创新力,因为对于巨头来说,他们要么做引领者,要么就是首当其冲被新浪潮冲击的对象。
对蚂蚁金服这样在业内已经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来说,在自己擅长的普惠金融政策下,保持警惕性和对后来者以及新技术的敬畏心尤其重要,这样才能长存不衰。
陆金所获业内认可但基因风险难改
陆金所IPO的消息也是重磅新闻,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文件密集出台,P2P领域死伤大片,陆金所是幸存者,也是Fintech业内公认的巨头。陆金所作为中国平安集团孵化出的四大独角兽之一,其2016年估值已经达到185亿美元,在输出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做技术输出,作为P2P领域的幸存者,陆金所的风控体系可想而知是较为完备的,帮助用户防范风险的能力也就更强些。
另一方面,陆金所同样是背靠平安集团这座大山,7000多万的用户大数据和成熟的个人金融消费风险管理数据模型,支撑着陆金所上百亿的市值。除此之外,陆金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将用户资金存管到银行,充分保证了用户权益和资金安全。
不过,陆金所始终逃不脱的就是P2P的基因。网络借贷一直被认为是高收益、低风险,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人人贷、宜信、陆金所都是借此高收益率崛起的。然而,P2P的背后隐藏着更高的风险,一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完善,二来国内P2P网贷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加之庞氏骗局、跑路门的影响,网贷业务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但一直没能登上主流舞台。陆金所作为我国最大的P2P平台自然也受到了波及,口碑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在普惠金融的大趋势下,陆金所需要更加落地,下沉业务渠道,深入用户需求并赢得用户的信任,让产品自己说话。
京东金融业务倾斜需全面发展
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类似,依托的是京东集团的强大资源,走的则是拆分独立路线。京东金融实现独立拆分花了半年的时间,在宣布分拆金融业务当天,京东股价上涨11%,金融团队运作呈现出了更强的活力。
京东金融不仅有京东商城的消费金融业务,还有农村金融战略板块“京农贷”对于推动农村信贷发展功不可没,京东金融还曾与易鑫车贷合作,在汽车金融垂直领域落地了金融业务。
京东金融的绝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京东集团的电商业务之上的,消费金融是其主营板块。而不同于阿里巴巴的大生态体系,京东孵化出的物流、金融都紧紧围绕京东商城展开,从技术成熟度和业务发展空间上看,京东金融在其他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受限于京东金融业务的宽度和 ,京东金融要实现“普惠”的目标,只有不断拓宽金融产品的应用场景,让京东金融拥有更大的可塑性,也就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百度金融独立拆分时机已到
如今,百度金融也有传言要被独立拆分而出,其实,独立拆分出来对于百度金融来说是一件好事。一来,前面我们说到,京东金融独立后能够反哺母体,拆分后股价上涨了11%的前例,百度金融同样适用;二是独立企业不受制于整体,就像蚂蚁金服,正是因为业务板块的独立,才让其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和价值;其三是对团队成长来说,独立拆分后小团队的权责利划分将更为清晰,团队战斗力更强。
最为重要的是,独立出来的百度金融很有可能成长为与京东金融、蚂蚁金服、陆金所并列的四大综合类金融科技巨头。这样一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百度金融的价值将会最大化释放到行业,推进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
百度的AI定位让百度金融有可能反客为主,利用AI的技术优势引领更智能化的金融行业走向。在教育消费金融领域,基于AI技术,百度金融能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体验,比如“百度有钱花”能够完全在线提交申请,最快一分钟出结果,且手续费零起步,其便利性就是基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
金融的本质就是数据的处理,百度金融早先与多家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得来的扎实数据资源,也能通过开放战略赋能于行业。通过构建模型和大数据计算,百度金融能够把贷款申请的信用记录、收入水平等一系列有效数据进行计算后,来根据用户特点定制金融产品,这不仅能降低服务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最为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能够打造用户更匹配的金融产品。
与蚂蚁金服等超级巨头相比,百度金融如今轻装上阵,可以走得更快、更灵活,对行业正向的影响力也会与日俱增。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百度金融不仅在消费金融领域实现了自身业务增长,也有效推进了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的实践。从小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小伙达则取体,一直对汽修充满兴趣,却因打工收入低负担不起培训费用,通过百度教育消费金融的贷款服务,获得了万通汽车职业教育的机会,圆上了自己汽修技术培训的梦。
来自江西农村的女孩陈嘉雯,早年父亲去世,母亲微薄的工资也难以承担家庭重任。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陈嘉雯通过百度助学贷成功加入了新东方的烹饪培训项目,学一技之长便于自己快速就业。而为了更好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百度金融为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与千锋、达内、精英英语等教育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通教育信贷。
在普惠金融的康庄大道上,金融科技领域的想象空间还很大,未来变数还很多,普惠金融未来花落谁家还很难说。
然充满变数的金融科技,用户始终是发展之源
如今,整个金融行业都处在普惠金融的政策大趋势下,金融科技领域的想象空间非常广阔。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大方向。
首先,因为在未来,智能金融爆发,数据和技术还有更上一层楼的空间。除了大数据、云计算将发挥重要作用,AI智能化也是一大趋势,人们对智慧生活的无限向往说明,掌握前沿科技的企业有可能赢得这场关键性的战役。单从这一点来看,百度的AI战略定位将帮助百度金融在技术方面取得优势,甚至有可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走。
其次,独角兽的IPO也是一大趋势,这赋予了金融科技领域更大的想象空间,而且表明了这场战争的号角才刚刚吹响。蚂蚁金服、陆金所之后京东金融依然能够崛起,如今百度金融又有望依靠强大的技术力量后来居上,金融科技领域陆续不断的IPO是冲锋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也意味着金融科技领域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再次,金融市场将不断被教育、被激发,更多的新兴金融模式有待发掘,AI、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让金融科技拥有无限可能。金融行业风云变幻,被新技术颠覆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区块链这种分布式架构完美契合着金融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
最后,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跟随金融市场为行业奠定主基调,扩展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想象空间。政策为金融行业的变革预留了位置,尽管普惠金融是未来金融科技领域发展始终不变的主旋律,但技术和产品模式上的创新至关重要,这也是企业脱颖而出、突破现有行业格局的关键。百度金融的初心就是为了让金融服务更加平等,帮助众多囊中羞涩却缺乏征信记录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年轻人,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来模拟征信记录决定是否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年轻人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改变命运。
总的来说,蚂蚁金服和陆金所两大超级独角兽2018年IPO,将成为资本市场的 ,百度金融独立拆分也预示一个巨头的诞生,四巨头并驾齐驱的格局初显。不过对于充满想象的金融科技行业来说,百度金融基于AI技术的定位,在未来拥有不可磨灭的潜力和优势,但总而言之,在这个还有无限可能的金融科技行业,能让更多用户受益,才是企业长存的根本。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