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川 央视新闻评论员
损害健康、误导消费者、浪费粮食,成为了吃播博主的三宗罪。
这种为博流量而不惜哗众取宠的网红,已经让吃播从美食直播变成了病态化的过激行为。而现在,这种已经极端化的网红直播形式,将要消失在网友的视线中。
8月12日,央视新闻在一条《餐饮浪费 如何制止?》的新闻节目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引起广泛讨论。“现在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多个视频和直播平台也对此相继做出反应。
随后,许多吃播播主连夜更改账号名。斗鱼、抖音、快手等平台也陆续对外表示,将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曾有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让人沉重而发一浩叹。有句话说得好:“你所挥霍的,正是别人渴求的。”对于我国来说,饥饿曾是挥之不去的民族记忆,我们才过上好日子多少年就开始铺张浪费?
显然,遏制餐饮浪费,与自律有关,也与他律有关;与办法有关,也与法办有关——公款吃喝浪费就涉嫌违规违法。而具体到直播平台上的“大胃王”吃播,绝非单纯的个人行为。这些主播如果在自己客厅饕餮,倒也无妨,而一些跑到平台上表演,在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名时“粉丝”面前上演浪费,则不是私事,有关平台应及时介入,尽到应尽的责任。
故此,直播平台迅速出手是应有之义。据报道,有关平台开始对“以多吃为主题的吃播秀”进行整治,违规者将被封号,并不予解封,部分知名博主的吃播内容已被删除。这是好现象。但吊诡的是,也有平台缺乏应有的担当,比如斗鱼平台一方面承诺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另一方面却在首页推荐“铁锅炖万物,巨口吞一切”等内容,令人费解。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吃播行业作为一个垂类,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吃播主播背后拥有众多MCN机构的加持,这些吃播播注走红之后,还会通过广告、探店、植入等形式获得收入。
作为互联网新兴的直播载体,短视频平台近年来风生水起,满足了受众的精神诉求,平台越来越有存在感,但也伴随着诸多争议。以“大胃王”直播为例,据报道,一些短视频平台主播表演暴饮暴食,“镜头前狼吞虎咽,镜头外立马催吐,通过剪辑达到博人眼球的效果”,这种行为显然不能鼓励。对此,斗鱼等平台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纵容,如果在流量驱动下,为这些病态表演大开方便之门,当受到谴责。
日前,国家网信办负责人在工作部署会上表示,专项整治开展2个月来,各部门依法处置158款违法违规直播平台,挂牌督办38起涉直播重点案件,督促平台清理有害账号及信息,封禁一批违法违规网络主播。可以预料的是,在精准监管之下,“大胃王”吃播浪费现象将大为减少,乃至绝迹。但是不可掉以轻心,一旦监督疲软,表演吃播浪费现象就会沉渣泛起。这需要网友瞪大眼睛,也需要平台履职尽责,不能阳奉阴违。
“贫不忘俭,富不学奢。”我们的物质生活正在走向发达,但绝没有铺张浪费的资本,哪怕生活优渥了也不能刮起奢靡之风。遏制餐饮浪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我们就能取得更明显成效。更重要的是,不浪费只是底线要求,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才是根本。
当然,任何时候,都应该客观的看待问题。吃播这种过激的直播行为凉了,但美食类内容依然占据着流量的风口,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反应人民美好生活的美食类内容,会变得多起来,而美食内容直播背后的商业化,甚至助农扶贫,会成为未来平台上的主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