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宝
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年头,手机厂商与家电厂商之间的“暗战”正在加剧,最近有消息称,VIVO、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正在评估调研电视市场,这被视为手机厂商大规模涉足家电市场的重要信号。相比之下,家电厂商似乎早已有实质性举动,包括TCL、康佳、格力、海尔等家电巨头旗下都有数款智能手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手机厂商进军电视领域,家电厂商进军手机领域,谁更有戏?
一,相互入侵,谁在升维,谁在降维?
这是一种相互入侵的商业格局,但由于行业不同,所处的维度也不同,那么对两类厂商而言,谁在升维?谁在降维?
首先,从技术含量上讲,普通智能手机和普通家电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现如今市面上大量的手机和家电基本都属于成熟技术的应用,这意味着两类厂商相互入侵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具体到高端领域,两类产品都有大量的“黑科技”做武装,并且关联度不太大,这意味着在高端产品领域,两类厂商都拥有牢固的“护城河”,至于高端市场格局是否生变,则取决于高端技术封锁是否会被打破。
其次,从市场影响上讲,我认为手机厂商的优势会比较明显,原因在于,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远高于更换家电的频率。因此,市场对手机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关注度会更高,这也使得手机厂商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方面更容易实现资源占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家电产品更换频率较低,消费者一旦购置完成,很少去关注新产品新技术,换言之,如果家电企业要保持长久的市场影响力,必须花更多的资金做营销推广,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方面均不占优势。
第三,从品牌认同上讲,同段位的手机厂商显然远胜过家电厂商,实际上,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承载互联网内容和文化的重要工具。正是因为手机可以满足我们在社交、娱乐、商务、资讯等需求,才使得用户对手机厂商形成了更强的品牌认同,这是家电厂商无法比拟的,而且家电厂商很难做到像手机厂商那样,打造一款爆品实现大规模圈粉,因为家电产品功能太单一了,难以做出差异化和创新性。
基于上述几点,我认为手机厂商做家电产品更像是在“降维”,而家电厂商做手机产品则更像是“升维”。
二,手机厂商做家电突破口是电视,家电厂商呢?
即便如此,手机厂商也不可能全面涉足所有的家电领域,毕竟家电市场的分类还是非常细的,产品线也相当广泛,所以,手机厂商必须找一个突破口,在单一产品上进行突破后,再执行多元化策略,而这个突破口非智能电视莫属。
由于智能电视和手机一样,均是靠屏幕来实现功能,因此两大产品具备相似的功能属性。同时,智能电视自带操作系统,也可以安装各种应用,承载更广泛的服务。而且,正如上面所说,手机厂商拥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和品牌认同,因此手机厂商进军智能电视会“轻车熟路”一些。
当然,传统电视巨头也在推智能电视抵御外围攻击,不过,此前乐视和小米的异军突起,充分证明传统电视厂商很难维持固有优势。当然,乐视由于爆发财务问题,如今已处于破产边缘,其在智能电视领域也不会有大的作为,但其创造的辉煌成绩仍无法否定。相比乐视,小米的持续性和稳健性也值得其他手机企业借鉴,不过小米电视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其互联网服务做得比较到位,而非在硬件层面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恰恰是手机厂商做智能电视的差异化战略。
再来看看家电厂商,虽然诸如海尔、TCL等家电品牌也推出了一些智能手机,但在产品性能、设计做工、品牌宣传、渠道搭建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因此买单的消费者比较少。以往家电厂商以功能机为突破口,主打低端市场,但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这些功能机也逐步退出市场舞台。
从份额排名来看,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二季度华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27%,排名第一;OPPO(20.4% ) 、vivo(19% ) 、小米(14.2%)分别居于第二、三、四位,苹果居于第五名,占比为5.7%。显然,没有任何一家家电厂商杀入前五,如果再考虑魅族、一加、锤子等黑马品牌,我估计家电企业想杀入前十都够呛,因为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实在太高了,消费者很难接受主流品牌之外的选择。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格力投入数亿元做手机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董明珠曾多次在公共场合立下格力要做“世界第一的手机品牌”的豪言壮语,什么“分分钟灭掉小米”、“要卖1亿部”更是不在话下。但现实是残酷的,格力的空调标签实在太醒目,导致很少人会正眼看格力手机。而在产品层面,格力手机在配置、体验、定价方面很难和华为小米等巨头相提并论,毫不夸张的说,缺乏差异化的优势是所有家电企业做手机的通病。
总的来说,我认为手机厂商介入智能电视领域相对容易,但是要做空调、洗衣机、冰箱,短期内是不靠谱的,也许手机厂商对家电市场的布局会止步于智能电视。而家电厂商如果要想做智能手机,也很难在互联网服务、品牌营销方面对手机厂商实现短期反超。这里面除了产品、品牌层面的影响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手机还是家电,都会涉及复杂的供应链,如果没有完善配套的供应链,拓展市场就变得异常困难。以家电厂商为例,如果要想打破既定的市场格局,不仅需要在产品上做出特色,价格上也必须有优势,这样才会有较大的出货量。不过,最初出货量达不到一定规模时,在元器件供应链层面就很难有议价权,如果硬件成本很难有效控制,则间接导致价格无法降下来。如果靠补贴去抢市场,也并非长久之计,这一点大家参考之前的联想。
三,如果跨界合作,是否能实现双赢?
除了相互入侵之外,还有第二个双赢的选择,即手机厂商和家电厂商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开放的智慧家居平台,挖掘潜在的市场。在这一点上,手机厂商中的华为、小米,和家电厂商中的海尔做的相对不错,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智能家居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只能在局部家电产品上进行应用,很难完全铺开来。
这一点我认为很正常,首先,智慧家居平台的开放性需要很长时间实现,尤其是针对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来说,如何接入,确保兼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目前大多数家庭仍在使用古老的传统家电,这也导致智慧家居举步维艰,但是十年后,如果传统家电被大面积淘汰,智慧家电普及到千家万户,智慧家居方能真正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手机厂商和家电厂商能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的话,双赢的几率将非常大,因为智慧家居可以推动电商、社交、资讯等服务更好的覆盖到家庭的各个角落,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在这个合作模式中,家电厂商负责打造各种智慧家电终端,手机厂商则负责将手机打造为智慧家居的核心,用以控制各类家电产品。在必要时,还可引入顶尖的互联网巨头和软件企业,负责提供配套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性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移动社交、信息资讯等内容和功能,根据不同产品的定位进行对应植入。在这种模式之下,智慧家居在商业化方面必将展现更大的威力。
总的来说,我认为,两类厂商相互入侵并非明智的选择,从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来看,双方通力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作者介绍:袁国宝,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