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第三次创业时代,小康股份一路“爬坡过坎”

文丨智能相对论

作者丨陈明涛

如果要在大A股汽车板块中挑出一只牛股或者妖股,很多人会想到“小康股份”。即便是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那么它旗下的赛力斯问界M5,应该多少都有耳闻。

小康股份之所以是牛股,与其在整个新能源车板块的“独辟蹊径”大有关系。赛力斯项目开始没几年,公司股票涨停就成为“家常便饭”,公司市值也一度逼近千亿元。尤其是近期,汽车板块吹响持续反弹的号角,小康股份也再冲涨停。

6月2日,小康股份高开,不久后拉升涨停,在 4 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自4月底的阶段性低点算起,近一个多月累计最大涨幅已高达9成,几近翻倍。

结合小康股份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和近期销量数据,我们可以试着梳理小康股份是如何走出一条不同于造车新势力们的转型之路。

造“好车”之前,做“造好”车的准备

在分析一家车企能否造“好车”之前,肯定要先知道它能否“造好”车,这是一切的基础。对于小康股份,一位深耕汽车行业的老将,更是如此。

那么,如何评判车能否被“造好”?

在众多参考要素中,技术沉淀、产业链基础是必须考虑的,而这两个要素往往会被历史决定,因此我们可以在小康股份的发展之路中找答案。

小康股份的发展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按照董事长张兴海的说法:小康股份是从零部件到整车,三次创业、两次转型,走的是一条创业道路。

对于第一次创业,在「智能相对论」看来,小康股份能成功在于,其弹簧制造上积累的技术优势,同90年代发生了一次美妙的“碰撞”。

1986年,张兴海创办了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带领十几名员工从事家电用的弹簧加工。这种在家电中应用的弹簧,有技术门槛并且打破了国外垄断,张兴海也逐步成为长安汽车座椅弹簧的供应商。

而90年代是中国摩托车产业腾飞的时代。因为当时制造水平和居民购买力限制,摩托车在便捷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比汽车更加适合大众,摩托车的市场空间得以被打开。

张兴海所在的重庆,又是当时极为适配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城市。重庆这个地方位于大西南,地势高低婉转,天然适合摩托车这种两轮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应用。因此,重庆逐步形成了整车、关键零部件配套的研发,生产等摩托车产业集群。

摩托车和汽车不能缺少减震器,而弹簧又是减震器核心部件,张兴海的业务和这些都完美契合。作为供应商,沿产业链延伸再正常不过,于是,一家从事弹簧加工的小厂逐步演变到拥有汽配和摩托车整车制造业务的集团企业。

之后,与东风合作微型车是小康股份的第二次创业。

在摩托车走到产业发展成熟期之后,叠加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影响,可载货的微型车在国内开始萌芽。此时,很多车厂想要找产业配套完整,又有供应链实力的企业 合作,东风汽车就来到重庆找到了老朋友张兴海。

而小康股份依托东风汽车,一方面,很快进入到汽车发动机等核心部件领域;另一方面,逐步培育起从冲压焊接到发动机的完整产业链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小康股份所有的积累,为以后进军MPV、SUV打下基础。

公司在2013年9月上线风光系列车型,2014 年和 2015 年分别卖出8.88万和15.97万辆。小康股份登陆A股的那一年,其营收达到161.92亿元,汽车业务营收达150.09亿元。在国内的紧凑型MPV市场,以五菱宏光、长安欧诺、东风小康风光为代表的车型位于全国前三位。

所以从造车的底色来看,小康股份过去虽然更注重实用、经济和低价车型,但历经数十年发展,其在整车制造上的经验已经十分丰富。经历前两次创业,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小康股份的行业基础。

此外,在第三次创业,就是和华为 合作打造智能电动汽车之前,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战术铺垫。比如,设立新能源汽车设计院,开始研发控制系统、底盘等等;还比如,在美国硅谷成立SF Motors Inc,同时收购重庆东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改名为金康新能源。

当下,小康股份全面进入第三次创业时代,打出了赛力斯SF5和问界M5这两张牌。有成就也会有争议,公司目前仍有两个问题在被外界普遍讨论:销量和亏损。

销量受限之后,产能完成“爬坡过坎”

去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赛力斯宣布与华为跨界合作,并发布联合打造的高性能电驱轿跑SUV——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双方继续加深合作。2021年底赛力斯发布由华为 赋能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AITO,新品牌首款车型AITO问界M5凭借出色的产品力一跃成为车圈明星。

先来看看这些车卖得如何。

财报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共销售4.14万辆,同比增长104.39%;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1.42万辆,同比增长207.43%。具体到赛力斯,今年3月销量3045辆,同比增长1310.71%,单月销量接近去年赛力斯全年总销量的四成。

第二季度也传来好消息。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2.4倍至1.05万辆,首次超越了其燃油车的销量。“赛力斯”品牌又是质的飞跃,5月销量5440 辆,同比大增 1616.09%。

众所周知,“缺芯”是目前所有车企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赛力斯也不例外。但全球短缺问题对车企们反而是相对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不能交付、能交付多少更是赛道竞争的关键。大家到了拼产能的时候,毕竟销量数据是要摆在明面上来的。

具体到赛力斯而言,其对自己定的起点会更高。在当下这个节点,交付要保证数量也得保证质量。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问界M5必须是赛力斯加冕“高端品牌”的扛鼎之作。

有了赛力斯SF5作为小康与华为合作的探路,那么问界M5作为第二招棋,必须也理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兴海在年初的公司内部信中也表态:“这是赛力斯的立足之战、荣誉之战,更是小康集团发展的转型之战、破局之战”。所以,身处第三次创业时代,小康得拿出高品质的产品,不会敷衍了事。

每个成功的品牌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像是特斯拉,有Model 3、Model Y傍身;比如小鹏汽车,有P7、P5等车型;理想汽车很长时间里只有理想ONE这一款车型,因为本身产品过硬,消费者仅仅通过理想ONE也记住了理想汽车这个品牌。

另一方面,赛力斯的标准要与华为的高标准对齐。

余承东给了问界M5年销30万辆的目标,也坦承,目前华为品牌营销能力、零售渠道能力、产品竞争力等可以支撑起这个销售目标。还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和华为深入合作的伙伴,打造成中国盈利能力最好的车企。”

压力来到赛力斯这边,其需要交出能够匹配华为要求的生产制造能力、技术研发实力,来支撑起未来的销量。

比如,赛力斯用“两江智慧工厂”来托起这个目标。官方表示其具备着“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高标准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拥有超1000台智能机器人,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年产能达10万辆。

为了更大、更长远的目标,还可以期待下赛力斯新的生产线。比如,“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已经基本建成,专门生产高端智能网联汽车,会在今年投产,设计产能10万辆/年。这意味着,赛力斯达产满产后,会具备新能源汽车年产20万辆以上的能力。

此外,还有加深和上游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比如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长达5年的电池保供协议,通过绑定长期合作来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赛力斯尚在产能爬坡阶段,销量受限于产能,需要给予它更多的时间去成长。

小康股份盈转亏,是“创业性亏损”吗?

必须承认的是,小康股份没能维持住安逸,利润层面出现“盈转亏”。

从2021年年报来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8.24亿元,较2020年17.29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2022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39亿元,大于去年同期的5.33亿元。和这些数据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小康股份赚了7.25亿元。

赚到的钱都用去哪了?实际上,既然要做智能电动车,小康股份肯定要在提高技术、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大把烧钱。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19.49元,占据总营收的比例高达11.66%。据悉,过去6年,公司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投入不断增加,累计研发费用近100亿元。

比如,保证智能汽车产品的推出和迭代;又比如,在特殊的大环境下,必须保供应链稳定,能向用户如期交付高质量的产品;还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500余家体验中心、150家用户中心,预计今年AITO将累计实现1000家体验中心以及约300家用户中心的入驻。

因此,在「智能相对论」看来,将小康股份现阶段的亏损定义为“创业性亏损”更为准确。

首先,这种亏损更像是主动付出,而不是被动接受所导致的。

近两年,传统燃油车消费呈现下滑趋势,车企向新能源车转型成为趋势,进一步加大了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压力。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2021年乘用车传统燃油车市场分别下滑8%、8%、6%,小康股份的传统燃油车业务同样承压。

而在2018年,小康股份已经预判性地开始进入智能电动车市场。受转型阵痛的影响,净利润大幅下降,2018年股价也跟着下跌。在此之前,小康股份一直有着不俗的利润,毛利率更是长期处在20%左右。微型车市场的竞争者本不多,这个毛利率已经是相当的高。

更重要的,“造好”智能电动汽车需要持续大量烧钱,已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蔚来李斌曾提出的200亿造车门槛,还是小米的1000亿造车计划,都在说明一件事,要造车必须做好充足的资金准备。哪怕是行业头部特斯拉,前后耗时16年才真正走出盈利曲线。

小康股份虽然是行业老将,但站在某个角度看,创业中的小康股份与早期的特斯拉、“蔚小理”走着同样的轨迹。只是,小康股份拥有供应链能力、产业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储备,并且和华为 合作、综合实力,使得亏损幅度会好于真正从零开始的造车新势力。

总而言之,在造车这件事上,小康股份已经具备行业基础。三次创业,两次转型,这次的目标是智能汽车。要做好高质量海量交付,小康股份得以高标准去制定产品、扩充产能。尽管处在转型阵痛期,近几年难以避免亏损,小康股份还是秉着不断创业的初心。

从弹簧业务发家,到微型车市场里成为行业头部,小康股份都取得成功。对于第三次创业,我们或许要给这位“老将”更多耐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6-07
迈入第三次创业时代,小康股份一路“爬坡过坎”
结合小康股份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和近期销量数据,我们可以试着梳理小康股份是如何走出一条不同于造车新势力们的转型之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