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技术:如何用“芯片”打开精准医疗的想象空间?

文 | 颜璇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在近年来频频被提起,“个性化”象征的“精准”“高效”“智慧”使其成为改变医疗行业现状的有效切入点。比如智能导诊与患者实现互动,智能监测设备帮助进行医疗服务的追踪和个性化定制等。那么,个性化医疗只能被AI医疗产品定义吗?恐怕不然。今天,智能相对论(aixdlun)就想跟大家聊聊另一层意义上的个性化医疗技术——“器官芯片”。

化整为零,真正的“个性化”医疗

说起个性化医疗,我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基因医疗,也就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基因检测和治疗固然能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基础,目前也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癌症、糖尿病,进而采取精准医疗手段延缓病情的案例,但是,从基因医疗的发展进程来看,除少数疾病外,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难以确定,比如“渐冻症”(ALS),数据显示,仅有少部分ALS与基因缺陷相关,而90%的散发性案例发病原因仍是未解之谜。

所以,将人体的整个基因程序列入个性化医疗的参考之列,其实是不太靠谱的。这时,器官芯片的出现给了人们新的参考指标。

“器官芯片”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在2016年就被达沃斯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刊的说法,器官芯片,指的是一种在芯片上构建的器官生理微系统,它以微流控芯片为核心,通过与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和工程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在体外模拟构建包含有多种活体细胞、功能组织界面、生物流体和机械力刺激等复杂因素的组织器官微环境,,反映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体征。

简单来说,就是在体外构建一个人体内生物学组织器官的简化版本,只保留器官功能和人体病理生物学的特征。“器官芯片”于个性化医疗的意义在于,将人体化整为零,把对“人体”精确的诊断改换成对“器官”的精确诊断,提供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通过利用患者来源干细胞,实现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器官模型的工程化构建,使个体化的疾病风险预测、药物药效评价、毒理评估和预后分析更加准确。目前,也有科学家利用特定病人的干细胞,构建功能性心脏组织,模拟累遗传性心脏病模型。

除了实现对人类的个性化医疗,器官芯片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便是药物测试。这一点,对动物试验的改变将是革命性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通过动物来试药,暂且不论用动物做药物测试是否人道。从实验准确性的角度来讲,尽管动物与人类共享的基因比例高达99%,但剩下的1%,仍然会造成极大的变量,从而导致两个物种之间产生巨大的生理差异。同一种药物,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的反应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即便是极小的表达差异,也会随着药物研发进程的推进而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器官芯片”因为更接近人体,能够更加有效地用于药物测试,10月11日,《科学进展》上就报告了一种在微流控芯片上制作神经元和肌肉组织的3D方法,借助这种芯片,科学家可以替“渐冻人”试新药。

仿真性、成本、连接……器官芯片要面临的问题

器官芯片的概念提出已久,产业化的进程却十分缓慢,探究其中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首先,即使是最先进的器官芯片,也无法完全代表活体器官的功能。毕竟,所有的器官都不可能脱离机体单独存在。虽然化整为零具有建设性的意义,但整体大于部分,仅依靠器官芯片是无法复制疾病机体的,尤其是内分泌环境所导致一系列功能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人体这个整体的关联性,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单个芯片组成一个高集成度的3D组织器官微流控芯片系统。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就研发出了这样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由多种模块自上而下依次叠加构成,集成了肠、血管、肝、肿瘤、心、肺、肌肉和肾等细胞或组织,并有“消化液”,“血液”和“尿液”贯穿其中。如此,器官芯片就像一个积木,将所有的积木堆积起来,就能最大程度地打造一个“人体建筑”,还原人体内功能环境,并实现药物测试等作用。

其次,器官芯片仍是一个成长中的技术,产业链的不成熟将导致成本增加。Oxford的CNBio公司用装有12个微型肝脏的芯片做药物的毒性试验,目前一个单元的价格是22000,单位是美元。事实上,这个价格比起动物试验已经低廉很多,要知道,做同样的试验,小鼠的价格为$50000美元。

但是,这所谓的“低廉”放在产业化进程中,依旧是要打上问号的。目前来看,器官芯片在科研上使用居多,而科研经费也足够支撑该类工具的使用,但我们对器官芯片更大的希冀是落地于普通人的医疗,如果器官芯片要走向产业化,仍需要控制成本。当然,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其优势会慢慢凸显出来,成本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在此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将3D打印技术作为器官芯片制作方法的重要补充。3D打印技术至少会在两个方面对器官芯片造成影响,一是芯片制备,二是生物打印。尤其在芯片制备上,3D打印已经能够制造出有很高分辨率,结构复杂的芯片,还具备制作周期短,单元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哈佛大学Wyss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哈佛JohnA.Paulson工程和应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利用3D打印制造出了首个完整的带集成传感系统的器官芯片。

最后,微流控芯片普遍存在有一个问题,即宏观试样与微芯片的衔接不易。目前,芯片上的进样多采用手工完成,效率低下,可靠性也较差,极容易影响细胞的活力,进而影响细胞进程和生物特征的实时检测,因此,我们还需要研发出更多的协助性产品,比如连续进样系统,保证在制备上做到自动化、微型化和集成化。

结论:

个性化医疗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许多的技术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个性化”“精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器官芯片之于人类的意义,在于人们可以真正地“对症下药”,而不去“损伤”其他的组织器官。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器官芯片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为个性化医疗带来更多可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10-18
成长中的技术:如何用“芯片”打开精准医疗的想象空间?
文|颜璇来源|智能相对论(ID:aixdlun)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在近年来频频被提起,“个性化”象征的“精准”“高效”“智慧”使其成为改变医疗行业现状的有效切入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