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与产业端的对撞,使其变得越来越务实。此时回忆起2016年被阿尔法狗碾压的恐惧,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露出“想太多”的微笑。
但偶尔地,我们也可以从实用主义中短暂地抽离一下,来探讨一些“务虚”的命题。比如思考一下,“如果机器有思维”,会发生哪些变化。
机器是否拥有思维,一直是科学界和哲学界都很关注的命题。
计算机理论的先驱图灵就认为,机器可以思考。在著名的图灵实验中,只要测试者分不清问题的回答是人给出的,还是机器给出的,就说明机器和人的理解能力是没有区别的。
当然,这一观点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数十年,屡屡受到反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文屋实验”。
1980年,美国哲学家约翰 · 赛尔(John Searle)在《心灵、大脑与程序》这篇论文中,提出“中文屋论证”思想实验,认为机器不可能真正达到人那样的自主意识,即使它通过了图灵测试。
图灵与赛尔,到底谁的观点才预言了人工智能的终极未来呢?
探寻思想:洞察机器智能的灵性之窗
首先,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今天我们探讨机器人是否能具备思维,到底有何意义?
当然,并不是为了预测《西部世界》到底会不会真实上演。
一方面,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落地,“智能”“智慧”等词语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谈起智慧城市、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如数家珍,但何种机器能力的表现可以称之为“智能”,现有的城市与云端的城市之间正在被技术划分成不同的疆域。
举个例子,“中华酷联”时代的智能手机与今天“华米OV”推出的智能手机,尽管拥有着同样的名字,但在功能、内涵上早已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名不正则言不顺”,想要让AI接下来能够更合理、广泛地发展,让更多普通人为即将出现的智能大爆炸做好认知上的准备,那么适当、准确、哲学层面的概念定义,就成了必要前提。
此外,算法的精进、算力的突破,以及各种关联技术的兴起,为人工智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AI在技术层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其中最为人所遗憾的,就是目前仍处于“弱人工智”阶段,也就是AI只能在功能层面模拟一些人类的智慧行为,但不具备泛化、思考、认知等高级智能,这也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举个例子,一个被训练为识别苹果好坏的机器,就无法再认识其他物种了,除非重新进行训练。
当然,“形似神难”的困扰很早就为研究者所重视,在众多难题之中最核心的,就是人工智能是否具备获取语义,即理解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再聪明的狗,也只能根据主人的“命令”做出对应的动作,而并不是因为它理解了主人语言中每一个词的意思。当狗具有思维会怎么样?科幻动画《瑞克和莫蒂》中能统治星球的赛博小狗了解一下。
从理解符号到理解意义,思维能力的引入,有可能让AI摆脱当下的技术困境,向真正的强人工智能进发。
机器的意识:中文屋在拷问什么?
既然机器是否具有意识,决定了机器智能的潜能是否充分发挥,那么对其表示质疑的“中文屋论证”到底在拷问什么?
这个思维实验,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只会英语的人接收全部由中文写成的纸条,同时给他一本中文翻译程序,以及充足的稿纸和笔,最终他能够自己把纸条上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再将自己的答案翻译成中文送出去。
这种情况下,屋内的人能够对中文问题对答如流,但他同时也对中文一窍不通。
那么,按照同样逻辑创造出的机器,到底算得上知识渊博,抑或仅仅是一个“工具人”呢?
尽管今天的AI已经远比赛尔提出“中文屋论证”的年代要强上不少,但这一哲学命题始终都在拷问着人工智能。
对其的不同理解,也造就了技术发展中的两个主要流派:
第一种,则是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联结主义。它将神经网络引入数学建模之中,建立一个模拟人脑运转方式的人工智能范式,即我们今天熟悉的“ 学习网络”,由此赋予机器一定的认知能力,比如输入几千猫的图片,机器就能自己学会认识“猫”这一物体。但这是否意味着它懂得了“猫是什么”呢?
按照图灵测试,机器能够自主使得对象,给出以假乱真的答案,那么它就是有意识的,这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就是心理状态。
但是按照“中文屋论证”,尽管看到任何对应物体都能够无误地反映出来,它只是获得了“认识”这一能力,却没有理解自己看到的“对象”。
美国科学家哲学家H·希拉里·普特南就曾在1981年提出过一个类似的“机器邪典”,他设想了一个存活在营养钵中的大脑,科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产生电子脉冲来控制大脑感官,让大脑对自身的处境一无所知。这个“钵中之脑”(Brain in a vat)被证明是自相矛盾的,根本无法成立,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靠电子信号获得意识并不可行。
那么,有幸被“中文屋论证”盖章“智能”的表现到底是何样子呢?
这就要提到人工智能的另一大流派——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人工智能强调“感知——行动”的反应模式,即机器可以从自己身处的环境中感知并学习,然后付诸行动,这种与外界互动、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中文屋”眼中的“智能”。
换句话说,机器智能应该通过遗传算法自己进化出大脑,能够建立起与大脑相同的因果能力。这样的强人工智能(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才是“中文屋实验”认可的智慧级别。
这也成了当下AI发展过程中一个矛盾的现状——当机器可以写出比人类更通顺优美的诗歌和文章,但如果它并不拥有意识,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些“么得灵魂”的作品;如果它拥有了意识,一分钟能写出数百篇传世佳作,人类作者又能如何与之赛跑?
等待AI或人类来回答的三个问题
面对上述困境,接下来也是时候来抽丝剥茧,探寻一下AI发展或者说人类在智能社会中所需要一一面对的现实问题?
第一,要弄明白机器与意识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机器解决语义问题的逻辑。
因为人类判断机器是否具备“思维”,最核心的考察点之一就是其是否能够对语汇中的“意义”“意向性”等产生解释能力。
过去,我们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见到的大多是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层面的“智能”,比如高精准的语言识别、语言合成、问答系统、信息检索等等。基本都处在以“表达”为主的输出阶段。
每出现一个以“理解”为主的输出型突破,都会“技惊四座”,比如OPENAI的GPT-2,就因为具备小学三年级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被看看做是突破性的进展。
换句话说,机器不但要理解语义,还要以和人类相同的方式、以可解释的形式来实现的。
用业界的话来说,“人工智能如果不能使用自然语言作为其知识表示的基础,人工智能也就永远实现不了跨越的梦想。”
以当下计算机器对自然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水平来看,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科学界对AI的定义多种多样,究竟多少比例的“智能”是恰如其分的。
当下,几乎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和引用者,都试图通过自己的角度去“还原”出人工智能的“原貌”。但很显然,就像人类的心肝脾肺肾并不需要具备大脑的思考能力一样,不是所有系统都能够、且必须拥有认知能力,比如说工厂流水线上的校准机械臂,它只需要不断地提高精准度和灵敏度就可以了。
以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总是渴望一种简单、统一的概念来认知事物。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也会产生一种认知混乱,许多被赋予的智能可能只是一种修辞或概念,比如由人工控制的机器人就不被认为是智能机器的一种,首个“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就被业界鄙视为“造假”。
如何在法律、商业、社会层面去严谨地定义“智能”本身,目前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哲学领域。
第三,普通人怎样理解自身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如果AI不具备意识,强人工智能没有到来的一天,在这种人与机器泾渭分明的共存中,接受与人类能力存在明显分野的机器智能,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图灵也表示,“既不希望贬低不能在选美竞赛中有出色表现的机器,也不希望贬低同飞机赛跑失败的人。”
而如果人工智能最终还是将获得意识,那么如同《西部世界》中德洛丽丝那样自我觉醒并摆脱和反制人类,也是早晚的事。人类不得不考虑在未来的某天,需要与机器一较高下,这种未知会令人在恐惧和盲从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影响到技术进度本身。
比如历史上人工智能的两次寒冬,几乎都是在技术能力不达预期的前提下而被废止的。
可以想见,人工智能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其进步并不取决于技术的突破,更需要观念的更迭作为前提。
正如弗洛里迪在《什么是信息哲学?》中所说的那样,“人工智能就像特洛伊木马, 把一种更具包容性的计算/信息的范式引入哲学的城堡。”围绕在木马身边的民众,终有一天会向研究者们发出质问,要求他们给出新的解释。
而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AI还被困在“中文屋”当中……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