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5G商用神话中,我们不能学到什么?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支撑大量群体工作、生活、娱乐的时代,网络正在和高速公路一样,成为基础设施的一种。也因此网络速度常常被当做一项评判标准,像如今的5G落地,也常常被理解成一种国际间的“竞赛”。

如果说网络是一场竞赛,那么至少从平均速率来说,韩国一直在这场竞赛中名列前茅。在2017年CDN服务商所发布的调查报告中,韩国宽带就以28.6Mbps的成绩排名第一。而提起最近的5G,我们也能看到韩国在去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5G商用落地的国家,在去年年底普及了500万5G用户,并实现了对93%人口的5G网络覆盖。

在同一领域上,连续获取两次成功要比获取一次成功困难的多,尤其像韩国这样,近十年来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没那么显眼的国家,更突显其5G上的快速反应。从韩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5G落地的解题思路,那么这些思路真的能为我们所用吗?

韩国为什么能让更多人用上5G手机

当我们审视韩国5G时,除了看到它飞快的落地速度,同时也要看到韩国这个国家本身的一些特质。比如在此前的电子行业发展过程中累积下了强大通信产业基础,以及国土面积较小,基础设施铺设效率更高,尤其是人口高度集中在首尔、釜山等等大城市,让信号覆盖起来格外容易。总之在理解韩国5G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神化韩国5G。

抛开政府支持度和先天技术基础这两项老生常谈的条件不说,韩国在普及5G时最主要的动作就是“硬件补贴”。其实要说政府支持程度,目前大多数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国家,都对着5G报以向往与支持的态度。至于此前累积的技术基础、建设成本等等,又都是已经成为定局的不可抗力。其他运营商、手机厂商、软件厂商能够做到其实也就只有一点——让更多用户用上5G网络。

这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补贴的方式让更多用户用上5G手机。

这条道理虽然朴素,却是知易行难。在4G逐渐普及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不少运营商向用户赠送或低价出售一些智能手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3G与4G之间更迭时间间隔较短。3G手机与4G手机之间也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又恰逢当时国产手机厂商崛起,千元机之战正在酝酿之中。总之当时手机本身成本并不算高昂,运营商给予补贴所承担的压力有限。

而到了今天,随着手机产业内部的竞争与淘汰,曾经可以被随意赠送的低质低价的手机早已不再存在。而5G的娱乐特性,又决定了5G手机必然要在屏幕质量和影像能力上达到一定的标准。加之有不少厂商,像是小米,都想利用5G手机发售这一契机冲击高端市场,也因此堆砌了更多硬件、投入了更多研发成本,让手机的价格更贵了。

总的来说,在今天想要让5G手机变得更加易得,运营商显然要付出更多成本。

那韩国是怎么克服这一问题的呢?要知道韩国早期推出的5G手机也是三星S10、LG V50 ThinQ等等中高端产品,售价高达1000美元左右。而运营商给予的补贴甚至能达到300甚至500美元。就算拿500美元买一台普通的LG、三星中高端4G手机,相信人们也会说一句“真香”。

在这一过程中硬件成本去哪了?难道要让运营商自己靠收月费慢慢消化吗?

生态化反的重现与LG的翻身仗

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又要回到韩国这一国度的另一特性——财阀经济之上。

至于财阀经济的定义与概念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需要被注意到的两点特征是:财阀经济下,集团企业会很庞大,庞大到几乎什么业务都做;财阀经济下,产业发展会趋于寡头化,导致牌桌上的玩家数量有限,彼此交易网络复杂。

具体到5G的商业落地上,就有这样两种典型状况。

LG V50 ThinQ是5G硬件补贴大潮中一款出场率很高的产品,但LG除了有“硬件厂商”这一身份外,同样也是通信运营商,旗下的LG U+在这次5G普及潮中表现的相当活跃。也就是说作为运营商的LG补贴的是自己的手机产品,又将用户的通信资费收入囊中。等于是做了一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补贴活动。

至于提到三星这家企业就更好理解了,在硬件厂商之外,三星还是韩国主要的5G基站设备制造商之一,韩国运营商SK电讯首批商用5G基站就是从三星手中采购的。在5G商用落地初期,累积更多的用户当然可以有利于5G基础设施的更广泛销售。

这样在A项目上少赚点再在B项目上赚回来的逻辑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仿佛挖掘出了记忆中那位不知何时回国的贾姓男子和他挂在嘴边的那句“生态化反”……

但对财力雄厚的韩国集团们来说,生态化反“垮掉”的几率并不大,甚至对于LG这样的手机厂商来说,甚至还有可能借此打一场翻身仗。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中国手机厂商崛起,加之在移动AI潮流中的落后,LG手机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一次借助硬件与通信服务的强联系,可以更加便利的占据5G手机这一市场。

另一方面来说,LG U+在5G应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像是联合明星艺人拍摄VR物料,推出了VR虚拟约会应用,让迷妹们可以通过手机VR与喜欢的欧巴来一场虚拟约会。又比如与娱乐产业合作,在演唱会等表演现场搭设多角度5G直播,保证可以实时跟拍每一位表演者,让用户可以在家享受自己喜欢艺人的高清“直拍”,满足了“唯粉”和“团粉”的两种需求。剩下的还有AR瑜伽、舞蹈等等运动体育类教学应用。

数据显示LG U+ 的5G用户日均使用流量为1.3GB,是4G用户的3倍。其中有20%以上的流量都是被VR/AR应用消耗掉的。可见LG的5G应用打造还是相当成功的,加之韩国文娱产业一直在向外输出上非常强势,LG U+的5G应用也有强烈的输出性质,最近中国电信还与LG U+洽谈合作,要引进部分5G应用。

同理,在韩国很多经纪娱乐公司与通信企业、科技企业的联系也很紧密。就像运营商SK电讯所属的SK集团,就下辖了大量娱乐企业。这样一来在5G娱乐内容生产上,也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或许未来以LG为代表的韩国科技企业,能在5G软件市场上取得更胜硬件市场的成功也未尝不可。

在有限集里,找到5G的无数种未来

看到韩国5G商用市场获得成功背后的“有限集”,其实就能发现其中的经验很难套用中国市场中。但我们依然能从中看到很多关于5G商用的趋势或未来可能性。

首先从韩国5G商用落地的成功经验可以倒推出,5G想要快速落地实际上有很多隐性条件:地区的人口分布、通信设施基础甚至还有手机厂商与运营商的决策逻辑。这样看来,未来中国5G是否有可能出现城市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又如何在手机厂商与运营商双赢的情况下,让更多人应用上5G手机?

但韩国5G也告诉了我们,5G未来很可能会改变我们以往对于市场的定义。在5G重度依赖应用产品的情况下,以往硬件收费、流量收费的模式是否有可能改变,让内容付费、应用付费成为5G时代的主流?

并且在韩国5G大众应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5G的工业级应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像LG U+在18年就宣称与工业机械和先进零件制造的LS Mtron公司共同开发了“5G遥控拖拉机”,但在19年又称双方还在进行“实验”,该项目的商业化要等到2021年。而SK电讯的5G工业级应用,如智能电站解决方案等等,目前也还处于基本解决方案的研发当中。或许对于近年来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已经逐渐放慢脚步的韩国企业来说,把技术与大众需求结合,要比把技术与生产线的结合容易一些。

这样看来,其实韩国5G商用留下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经验——在发展新生事物时,从能最大化利用自身优势的路径入手。

至于中国、美国、欧洲等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显然也会在5G商用上走出完全不同的路。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新建的医院应用上了5G网络,或许对于产业形态丰富、创新需求旺盛的中国来说,5G在工业场景的活跃度或许会比民用场景还要高。至于通信基础设施欠佳的欧洲,可能会率先让5G满足科研机构和公务机构的需求。至于美国,也许硅谷将再次抓住5G带来的全新软件发展热潮。

经济形态、设备基础、科技发展……一切不同因素累积成了不同土壤,5G在其中也会结出不同的果实。或许没有一种胜利的方式能够被复制粘贴,但抓住技术萌芽冒头的时机,就有可能刷新一切。但愿一切果实都丰盈甜美,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好消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2-18
在韩国5G商用神话中,我们不能学到什么?
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又要回到韩国这一国度的另一特性——财阀经济之上。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