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发言人接连向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企发出制裁信号,引起了大众对 “不可靠实体清单”的热议。而在这些热议对象中,汇丰银行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之一。
根据近来外媒披露的相关信息,汇丰银行,一家近75%的利润来自中国香港及内地的跨国银行,竟在华为“孟晚舟案”中扮演着“双面人”的角色。
据披露,汇丰银行一方面,向美国司法部提供所谓的“关键信息”,并称其是“无意间”开展了“违规业务”;另一方面,又辩称向美方提供证据,纯属“不得已而为之”。这种做法,正侵蚀汇丰银行在银行业立足的“信用”生命线。
再陷信用危机
今年1月,美国司法部以所谓“欺诈罪”等罪名起诉华为及其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根据外媒披露的信息,美国司法部所引用的一份“关键证据”来自于孟晚舟于2013年向汇丰银行展示的一份演示文档(PPT)。当时,孟晚舟用这份PPT与汇丰银行的一位高管进行了当面沟通,目的是澄清华为在其涉伊朗的业务中没有任何不合规的情况。
总部位于英国的汇丰银行,不可能不清楚向美国司法部提供客户信息这一举动,已经妨害了英美法系中银行机构应恪守“金融隐私权”的原则。在首开这一原则的英国“图尔尼”案的判例中,法官Atkin指出:“银行对金融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不限于客户账户本身,且还包括银行因其与客户关系的存在而获得的任何信息。”(唐珍;试论并表监管与金融隐私权冲突[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
虽然这一判例所延用的原则规定了几类例外情形,其中包括应“法定要求”银行机构可以披露客户信息,但这一例外必须是基于法律的强制要求,而不能仅仅是基于政府机构的要求。(Booysen, S., & Neo, Dora Swee Suan. (2017). Can banks still keep a secret? : Bank secrecy in financial centres around the world.p50)而美国司法部,作为美国政府的行政机关,显然不具有这一的法定强制效力。而且即便是根据美国法律,有相关法律专家表示,汇丰对于不受美国保管、控制和有权访问的数据或信息也是没有提供义务的。
违背“金融隐私权原则”
恪守“金融隐私权”原则是银行机构维护客户与银行之间信任关系的纽带,也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那么汇丰银行为何会冒着侵蚀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的风险,向美国政府提供其无义务提供的信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汇丰银行对其这一举动的辩解是,“2017年美国司法部要求他们配合调查并提供与华为的关系相关的信息时,他们除了配合别无选择”。《金融时报》报道,2012年,汇丰银行因帮助墨西哥毒枭洗钱被罚款19亿美元,并为此接受美国法务部的特殊监督。《金融时报》引述一位汇丰银行内部的知情人士的话说,“(当时)汇丰银行在美国的监管下运作,有200-400人随时可以出入银行,他们可以接触任何信息:我们根本不可能拒绝司法部的要求。”
充当“双面人”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路透社此前的一篇报道称,“汇丰在2016年年底到2017年开始配合美国司法部对华为发起的调查,原因是为了换取美国司法部对汇丰银行的宽恕,因为汇丰本身还涉及其他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的案件”。为此,“汇丰银行通过‘内部调查’,帮美国司法部搞到了一份可用来起诉华为公司的材料,为美国司法部罗织对华为动手的‘罪名’提供了帮助,最终导致华为的高管在加拿大被捕。”
汇丰银行还被美国司法部包装为被欺诈的“受害人”角色,它称自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间提供了相关服务。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质疑美国司法部将汇丰银行当做“被欺诈”的“受害人”的做法。任正非表示,“这家银行从一开始就知道SKYCOM公司和其在伊朗的业务,也知道SKYCOM跟华为的关系,往来邮件可以证明,邮件中有唛头,银行不可能在法律上说‘受骗了,不知晓这个事情’,证据都在,这是赖不掉的。”
面临双重考验
汇丰侵害客户合法利益的做法,不仅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在中国的法律规范层面上同样存在违法嫌疑。汇丰配合美国政府的“长臂管辖”,在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下将位于中国境内的人员和数据转移到了境外,用于美国司法部对华为的跨境调查取证,这有罔顾中国司法主权,违反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等相关法规的嫌疑。
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汇丰银行,据说其中文名寓意“汇款丰裕”、象征生意兴隆,但要做到这两点,需知应以守法为本、守信为先。在华为事件上充当“双面人”的汇丰,今后是否值得客户信任,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