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擂台上,腾讯的组合拳

智慧出行擂台上,终于聚齐了英雄榜上的所有选手。昨天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发布了他们的“四横两纵一中台”出行战略,至此海内BAT和海外的谷歌、Uber等等一众大小巨头终于在台上聚齐,摆出了战斗姿态。

出行即意味着体量巨大又瞬息万变的数据,所以理所应当地AI与云计算成为智慧出行的技术主航道,但如何将AI和云计算与出行领域进行关联耦合,就成了不同选手在入局方案上的差异。

我们可以观察到,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提供更封闭和整合的全案智慧出行升级方案,其中的甚者好比Waymo,从自动驾驶的软硬件开发再到商业化出行网络的运营,都要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相比之下,腾讯这次着重提出了“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数字化助手”、“携手共建”几个关键词,似乎在提供一种柔性可操控,适合出行行业具体需求的出行太极拳方案。

而这种可细颗粒拆分,灵活整合为不同方案,同时甘当技术工具与升级助手的战略,正在成为腾讯智慧出行的差异化特征。基于这个视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腾讯的智慧出行体系。

见招拆招的四横

在智慧出行布局中,腾讯设置了四个业务矩阵,包括腾讯车联、腾讯自动驾驶、腾讯位置服务和腾讯乘车码。这样的四横布局,是不是看起来很像目的不够明晰的“广撒网”?

可实际上这四个领域,都面临着技术升级,但所需要的细分技术却又是不尽相同的。像自动驾驶需要的是激光雷达技术和巨大的测试数据,而车联网又需要软件生态的深层耦合。今天我们谈论智慧出行时,无异于面对着地图聊航海,将复杂的现实情况无限抽象化了。

所以今天科技企业集中自动驾驶或车联网某一环节的研发,只能被看做一种选择,却不是唯一的正确路径。

但我们能确定的是什么呢?是这些领域中的企业无一不面临着技术赋能需求。所以腾讯的选择是提供不同领域的技术支持,覆盖范围广泛,可以满足出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技术升级需要。

像是给自动驾驶合作伙伴开放提供高精度地图、定位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模拟仿真服务,帮助他们在自动驾驶上缩短研发周期加快落地。包括建立在自身移动支付的优势上,通过对多个城市公共交通的乘车码覆盖,以支付这一项简单的行为帮助公共交通体系触及云端,进而构建公共交通的智能化体系。

如果说全案式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是推翻一切从零开始,腾讯则选择了以助手和支持者的身份放大出行领域原本的基础优势。在现实战况过于复杂时,相比从抽象层面拿出新的方案,再一步步推演进入现实,这种直接从现状入手见招拆招的玩法,最起码会帮腾讯在合作伙伴上赢得支持。

借力打力的两纵

四横之外,是腾讯海量的内容平台和安全系统构建出的两纵,两纵优势似乎与出行技术无关,却直接关乎于出行企业的利益诉求。

如今智慧出行的现状,其实可以拿视频网站的发展路径来进行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在视频网站发展的初期,产业中关注的都是哪家带宽更足、加载速度快。实际上一旦产业本身的运行模式成立,这种硬件上形成的差异就会被快速抹平。换句话说,能被采购解决的事都不叫事。今天视频网站比拼的,却是谁能掌握更强大的内容资源、谁的增值会员服务体量更大、谁的推荐算法更精准等等。

在智慧出行上也是一样,今天的赛点或许是谁能用语音识别或图像识别更好地理解用户意图,但未来的赛点一定是用户意图能不能被更好的满足。用户能通过车联网进行车车社交吗?公共交通的智慧出行能连接上用户的目的地消费吗?这些问题,其实恰好落在了腾讯的优势范围中。

这次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将原有的腾讯车联AI in Car升级成了腾讯车联TAI汽车智能服务系统,向车企输出了车载微信和小程序服务,并打通了腾讯账号体系。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想象空间都被移植和放大到了车联网上。由此触碰到一系列多模式交互、智能语音、智能出行、个性化内容、社交、运营增值等全场景智趣出行服务,可以帮助建立合作者自己的品牌与差异化,满足出行行业技术升级中的品牌与商业价值。

当然出行行业和其他行业最不同的,就是在安全需求上。安全可以说是出行行业智能升级的底层保障,不光隐私,更关系着道路安全。在这一方面,腾讯依托曾经在世界黑客大赛上获得过第二名的腾讯科恩实验室来提供安全保障。

和“四横”一样,在内容和安全这两个领域关系着智慧出行未来和根系的领域中,腾讯利用自己的生态能力为出行行业合作者发力,提供了以企业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产业思路。

以柔克刚的出行数字助手

在业务的“四横”和底层生态的“两纵”之间,腾讯把腾讯云和腾讯AI技术作为中间者为出行产业建立超级大脑,提供了细颗粒的AI升级方案。

要知道不论从社会运行还是产业运行的角度来看,智慧出行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出行产业向着智慧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技术升级很可能是像拼积木一样,一点点搭建而成的。就像今天告诉你,突然全世界的公交系统都变成自动驾驶了,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去尝试,而是想到很多问题:调度系统怎么办?如何面临堵车?

更合理的方案,自然是今天用移动支付获取出行数据,明天尝试建立第一条自动驾驶路线,后天尝试车路协同……其实我们能发现,这也是今天智慧出行发展的现状。出行产业中的各个企业,也有权拥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些企业就想深耕于出行升级过程中的市场,做基础的公共交通智慧升级,那么也应该有服务商满足他们的需求。

腾讯云所发挥的中台作用,就是尽可能将技术能力解构和无感化,拆解出无数即拿即用的小工具,让出行企业在产业升级中随时遇到问题就随时拿起工具解决。

就像在出行领域的升级过程中,有些企业可能需要的是提升自身的运转效率,腾讯云就可以通过大数据、AI、安全等多方面的技术,帮助车企挖掘智能网联平台的数据价值。又比如在车载语音方面,有些企业选择用语音控制汽车本身,但也有些企业选择用语音交互打开更广阔的领域。在这一方面,腾讯云的叮当语音技术平台引入了大量第三方语音技能开发者,实现了150项以上的内置技能。

以中间台和集合者的身份将科技企业、技术服务企业和出行领域可能出现的利益争夺先放在一边,以更柔软的姿态包裹住整个产业,将双方的命运捆绑的更紧密,让自己和出行产业成为利益共同体。

这次对于智慧出行战略布局的整体展示,被看做腾讯在产业方向进发的重要一步。这么看来,腾讯并没有犯业界认为他很可能犯的错误:以往投身于C端市场的腾讯,擅长的是构建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进一步获取规模性效益。

但产业服务需要考虑每一个行业,具体企业的不同诉求,考虑企业客户构建自我成长,打造自身品牌的需求。也就是说客户的自主性,很可能是其中的关键赛点。

在智慧出行上,很多人都认为腾讯会拿出一套可以安插在每家车企头上的万能方案。其实出行行业以大型客户为主,产业特征尤其明显。腾讯的组合拳和丰富多样的招式,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配合精神。

经纬变动、多因互做,出行领域的广阔与复杂或许告诉了行业,破坏规则并不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案,配合规则的对垒,远胜输赢的意义。像是乘车码、定位服务结合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已经覆盖了共享出行、公交出行、自主出行等等全场景的出行模式。在给予车企、传感器厂家这些智慧出行的直接付费者提供服务以外,也给行人、乘车人、共享驾驶者这些智慧出行的间接受益者提供服务。

技术升级首先要是普惠的,同时才能成为商品。腾讯的姿态,也体现出了智慧出行的另一种可能,把智慧出行从单纯的商业盘布中剥离出来,捕捉其中属于大众需求的细节,进而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满足这些需求。在更高的基础之上,开拓新的商业可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11-02
智慧出行擂台上,腾讯的组合拳
智慧出行擂台上,终于聚齐了英雄榜上的所有选手。昨天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发布了他们的“四横两纵一中台”出行战略,至此海内BAT和海外的谷歌、Uber等等一众大小巨头终于在台上聚齐,摆出了战斗姿态。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