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智慧金融大概还只是一个停留在从业者脑海中的概念。如今,因为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它正在成为现实——
10月18日,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与腾讯云签署合作协议。武汉农商行将基于腾讯云的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建设新一代的智慧银行。
武汉农商行是一周之内第二家与腾讯云合作的银行。4天前,中信银行与腾讯云召开联合发布会,发布了一款基于腾讯云智能语音技术的手机银行智能语音产品。
将时间跨度拉到更长,可以看到,自2015年涉足金融云业务以来,腾讯云在金融领域增长一直很快。公开信息显示,腾讯云目前已经服务了超过6000家金融客户,包括150多家银行、40多家保险公司、20多家证券公司,以及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尽管在整体市场份额上,腾讯云依旧处于追赶阿里云的态势。但在金融云领域,情况可能已经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腾讯云已经杀出重围。
腾讯云是如何做到的?
与微众银行相互成就
微众银行是腾讯云在金融行业的第一个客户。
2014年7月,由腾讯牵头发起的微众银行正式获得筹建批复,以批文时间倒计时,微众银行要在6个月内完成业务系统构建并对外开业。时间紧任务重。
更棘手的是,作为金融业的“新物种”,微众银行通过移动互联网场景向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业务模式有着明显区别。这意味着微众业务系统构建除了要考虑安全合规等行业问题外,还要应对互联网场景下出现的高并发、快速迭代等新挑战,传统烟囱式技术架构显然无法满足。而成本上的掣肘也显而易见——传统金融机构平均单账户IT成本在50元左右,微众银行无法这样“财大气粗”。
经过评估,微众将目光投向了腾讯云,希望将支撑过微信、QQ的云计算技术体系引入到IT架构中,以此获得云计算的弹性扩展、低成本以及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彼时腾讯云已对外开放两年,向一大批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提供了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在内的多项公有云服务。服务互联网行业自然是腾讯云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架构构建金融业务系统,是当时全世界金融机构都没有尝试过的技术模式,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
银行级的合规要求很高,原有的公有云模式需要从物理的基础架构层到业务应用层,整体进行 适配的专有云改造。而这个改造被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形容是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手术。
在“手术”中,云数据中心物理建设按照银行标准重新设计,网络方案依照银行业务特点和隔离要求从软件隔离变更为物理隔离,还要确保从公有云中解耦出来的云平台适应新的网络方案。支撑体系也进行了剥离,以适应专有云环境下的场景需要。包括审计、安全等功能组件,以及此前一直成熟应用于腾讯支付体系中的自研核心数据库TDSQL,也根据场景需要进行了定制化开发。
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让项目组成员成为了国内最懂金融云技术体系的专家。而双方紧密合作下探索出的银行大规模分布式、模块化的技术架构和资源管理方案,为微众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成了业界范例。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获得开业批复,成为全球首家云上银行;2015年1月4日,放出了国内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第一笔贷款;5月,微粒贷上线,依托腾讯云大数据风控能力和社交场景触达能力,用户迅速增长至7000万。
一切发生时,腾讯云稳如磐石。而对微众来说,单账户IT成本相较传统金融机构,降低了80%,IT成本优势明显。
掀起保险上云高潮
云计算浪潮下,保险业是新一波的创新主力军。
2015年春节,泰康人寿参与春晚“摇红包”营销活动,鉴于活动的火热预期,泰康人寿评估自有服务器负载能力后,选择将红包活动系统部署在腾讯云上,以应对突发的资源压力。最终,这场粉丝狂欢活动产生了较之预期约30倍的数据库访问需求、约40倍的带宽需求以及超过200倍的CDN流量需求。在腾讯云的支撑下,活动平稳进行。
如果说泰康人寿进行了一次云端的场景创新尝试,那安心保险完全基于云端构建业务,则为云端保险打开了新想象。
做老百姓看得明白、买得方便、赔得快捷的保险是安心保险的初衷。在这样的考虑下,安心保险将全量业务部署在腾讯云金融专区上,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完成全流程改造,提升销售、承保、风险识别、理赔、客户服务等每个环节的效率,实现从内部运营到外部销售全业务链条的互联网化。
同时,安心保险运用腾讯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客户需求,围绕人们“衣食住行”的场景开发出碎片化的保险产品,挖掘出更多的保险新业务,例如“恋爱保险”、“天气保险”等。而在业务开发中,依托于腾讯云的支持,安心保险能实现敏捷开发,将成本压缩到最低,得以很好地处理小众保险用户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专区也是腾讯云在服务安心保险过程中推出的开创性金融云产品,根据当时一行三会的合规标准定制,满足安全隔离、防护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合规要求。安心保险也因此得以成为国内首个全系统在云上通过监管合规验收的保险公司,并创造了中国保险史上的开业速度奇迹。
如今,安心保险已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涵盖车险、健康险、意外险、信用保证保险等不同的业务类型,被视为保险行业享受数字化红利的典型案例。
在云计算的加持下,安心保险的业务突破仍在高速进行。而在安心保险之后,保险公司采用云计算架构逐渐成为主流。腾讯金融云也因为在安全合规方面的积累的技术经验,以及支撑保险业务发展的优秀范例,成为了和泰人寿、爱心人寿等90%新筹保险公司的选择。
获得大型银行的信赖
一项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在金融机构的云服务需求中,银行占比高达80%。银行业旺盛的上云的诉求背后,是近年来资产回报率走低与新兴金融业态冲击——上云既能够大幅降低银行成本,也能够为银行打造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金融产品提供更灵活的支撑。
监管层对此也持鼓励态度。早在2016年7月,前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银行业应稳步实施架构迁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然而,由于在业务稳定、数据隔离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对云计算转型的推动依旧相对谨慎。对此,以小范围或简单场景的合作建立信任,然后以“助手”的角色定位共同探索出更多维度的合作模式,是腾讯金融云的思路。
以腾讯云与中国银行的合作为例。2017年6月,中国银行与腾讯云在内蒙古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双方从满足客户需求和风险管控两个领域展开合作探索。腾讯云为中国银行提供的全行大数据平台以及事中风控解决方案,帮助中行更好的构建风险视图,大幅提升欺诈数据的查准率和查全率。目前,合作还在进一步深入。
华夏银行是又一个范本。2017年6月,华夏银行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此后,双方在智能客服、反欺诈等领域落地合作业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年6月,腾讯云助力华夏银行孵化纯线上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华夏龙商贷”,通过大数据反欺诈为风控平台有效提升贷款的审批效率,整个线上申请和放款过程最快5分钟即可实现。
与建设银行的合作或许更带有行业示范意义。今年,基于建设银行打造集团云的需求,腾讯云以自主研发的专有云平台TCE,输出全套的云化技术能力,帮助建设银行打造了一朵高可用、统一管控、行业合规的超大型集团云,同时满足建设银行自有业务数字化转型和对外金融科技输出的需要。这次创新合作成为了行业内大机构自建集团云的著名标杆,腾讯云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在两家国有四大行中都有标杆项目落地的云服务商。
在大型银行中的不断突破也让腾讯金融云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金谷农商银行等一批大中型银行也密集与腾讯云建立合作。富途证券、乐信、安心保险等新兴金融机构也选择通过腾讯云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新近正式开业的香港交易所前海大宗商品中心也是腾讯云的客户。
此前,胡利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腾讯金融云的优势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场景锤炼的过硬技术能力;二是深入理解金融业务的全场景产品体系;三是腾讯独有的生态连接能力。
腾讯近期架构调整的官方新闻稿,也强调腾讯除了在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级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能力,还拥有微信和QQ两大社交产品积累的广泛用户基础,并认为这将成为连接消费者与商业服务的桥梁。
而对于杀出重围后的腾讯金融云,这可能也是继续掌握胜势的杀手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于东来的“爹味儿”,把胖东来从“风口”推向“浪尖” ?
- 读懂了vivo的用户脑、产品心,就读懂了国产第一如何炼成
- 苹果手机iPhone 16一到2025年就降价,这次还会有人“上套”吗?
- 2024年度VR产业回顾:混合现实头显成为主流;国内VR大空间强势崛起
- 阿里独家合作,亚马逊“亲测”代言,雷鸟创新打造 AI 眼镜新标杆,媲美 Meta !
- CES 2025 抢先揭秘:XR领域新品爆料,AI眼镜成焦点
- 2024 XR年度 TOP 10
- 先诛苹果,再灭Meta?三星、谷歌、高通组“失败者联盟”,能否赢得XR领域终局之战?
- Meta高端AR眼镜Orion全揭秘:五年内上市,或无缘国内市场,大概率撞车苹果
- 库克进军游戏圈?苹果Vision Pro与索尼达成合作 后者发行游戏刚拿下TGA年度最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