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观点,AI最先取代的将是那些机械化、数字化和管理相关的工作,比如编辑、银行职员和客服等。而最难取代的,自然是一些脑力工作,其中就包括律师。
用AI处理法律事务算不得什么新生事物。早在1987年,波士顿就召开了一次有关AI和法律结合的可能的研讨会议。如果说彼时AI技术的落后令其无法施展身手,那么在如今机器学习愈加成熟的情况下,AI又会否对律师乃至整个法律事务产生影响,甚至取而代之?
取代可能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但目前的影响确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我一个人开庭,一个人判决,一个人面对这空荡的法庭……
法官的锤子落下,就宣告了一桩案件的结束,也就产生了胜诉和败诉的两方。在这个锤子落下的背后,可以说包含了庭审现场分析、法律条文参照、案卷内容审查、个人历史经验等综合性内容。司法的公正性让对每一次的判决都要求法官谨慎而行。
那么,有哪些内容AI已经在尝试取代或产生重要的辅助性影响呢?目前来看,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庭审速记。庭审书记员一般要参与庭前的案情了解、庭审内容记录和庭后的文书制作三项内容。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利用语音识别来进行实时的文字转换已经基本不成问题。那么,用AI来协助书记员已经成为了现实。在引进阿里云ET大脑后,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已经实现了远程的法庭审理。法庭中只有法官一人,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将庭审发言转化为文字并显示在屏幕上,精准度达到了95%,高于人工书记。
但是目前AI书记仍存在一个问题是,其难以像人工一样能够删繁就简记录重点内容,其全盘记录内容包括发言人的语气词如“嗯”“啊”等仍然可能会造成后期的二次整理。这方面表现尚待提高。
·提供审判决策建议。在这方面,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和北京的“睿法官”系统已经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比如睿法官会参与整个庭审的过程,在庭审结束后梳理案情的相关要素,在法官认定内容的协助下,为其精准推送类似案件的历史判决结果,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帮助法官完成裁判决断。
·判决文书的自动纠错。一份判决文书除了包含必备的程序性要素外,还有对案件判决的法律性依据。上海一家法院去年就使用了一套智能文书纠错系统,该系统既可以为法官推送适用判案的法律和类似的参考范本,还可以对内容型错误进行预警。据了解,该系统学习了近15年来超过100万份裁判文书,能力可谓很强悍了。
在诸如此类的智能系统的加持下,法官的工作内容会变少,效率得到提高。据统计,美国、日本每名法官年均结案都在1000件以上,美国甚至达到了3000件。那么,AI在这方面明显可以缓解法官的工作压力。但最终的决策仍然是要由法官来做出,其常年的审判经验和审时度势的判断,是AI目前还难以做到的。
论计算比不过AI,论辩论可从没怕过谁
在AI影响法务工作的讨论中,其是否会取代律师被提及得最多也最热烈,但最后基本上都是同一个观点:AI取代律师可谓“道阻且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律师的地位无可撼动,目前来说,AI已经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律师。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把既往的750个已判决的案例交给了AI进行结果预测,同时也请来了100名律师来做对比。最后的结果让律师很没面子:AI预测案件结果的正确率为82 %,律师则为67 %。15个百分点可以说是相当大的差距了。如果是两个律师相差这么多,那选择肯定没得说。
而在另一场比赛中,律师也输给了AI。而这场比赛更凸显了AI在文本理解方面的巨大进步。LawGeex开发了一款受过三年合同学习训练的AI系统,其被用来和20名经验丰富的律师进行比赛,内容则是在四个小时内审查五项保密协议里的30个法律问题。结果AI达到了平均94 %的准确率,而律师则为85 %。而这还不是重点,律师们完成所有内容最快51分钟,最慢的则要2.5小时,但做完这一切AI只需要仅仅26秒钟。
所以,这就意味着AI会在某一天取代律师吗?那就图样图森破了。事实上审查文书、预测结果这类工作与其说会威胁律师的工作,不如说将会分担其工作内容。它在处理文档、筛选案例和预测成功率方面增加了巨大的价值,因此律师事务所能够在人员精简的情况下反而更高效地运营。
但是律师的核心工作部分,AI目前仍然是无法触及的。比如法庭辩护,这实质上是逻辑缜密、分析透彻的头脑战争,需要应对各种有可能的突发状况。AI能够装下世界上所有的法律条款,但是目前无法利用这些去形成自己的逻辑并展开论辩。从这个角度来说,AI想瓦解律师不太容易,但做个助手还是绰绰有余。
AI法律咨询,让服务更简单
法律服务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古代有专门的状师来给人专门写状子打官司,后来有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现在法律咨询服务也不必一定要到专门的办公场所,电话咨询、在线咨询都可以实现,甚至而言,在线审判也已经成为了现实。
比如上文提到AI书记员即是在线法庭的一个具体表现,法官、原被告均在不同的场所,类似视频办公会议。这样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以后一般的法律纠纷就可以快速而高效地解决,省时省力还免去了开庭成本。
而相比在线法庭,AI在法律服务方面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当属在线法律咨询。
美国Ross系统在近两年的律师事务所里可谓风光无限。Ross使用先进的NLP技术,能够快速理解客户提出的问题,然后在在几秒钟内获得对实质性法律问题的精确答案。同时,它还可以对客户的案件中提出要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当然,要获得这样的法律咨询服务,费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提供这样服务的产品也有很多。比如云律通、法小淘、法狗狗等,通过预定的某一法律问题的咨询逻辑,模拟真人律师的思维,同时对当事人的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提供相对精准的咨询服务。
在线法律咨询服务的AI化其优势是可见的。第一,分散了律师的职能,可以让其更专注地投入到核心工作当中;第二,增加了用户使用法律服务的渠道;第三,弥补了传统关键字匹配法律咨询的不足最后仍要转接人工的问题,有时转接人工还需要耗时等待;第四,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与律师收费动辄上百,每小时几块十几块的咨询费确实相对低廉。
当然,AI在法务方面的影响远不止这几个方面,学术法律研究、人工智能法学教育、法律文本分类概括甚至是法律推理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要注意的是,法律并非只有理,更有情,现在AI在法务方面更多的是从理的层面出发。情理结合的缺陷,也是AI难以进入法务核心的关键所在。
从另一角度来讲,即便AI有情感意识,人们接受也是需要过程的。自己的生死大权要交给一台机器?不是AI疯了,就一定是这个人疯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