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年的围堵 如今我们“解锁”姿势更漂亮!

一、一段往事:科技封锁与突破

近期,世界经贸局势并不太平。

但我想说,其实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科技的封锁和围堵这件事儿,在7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1950年8月23日,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波尔打电话给司法部,让他们设法阻止一个39岁的年轻外籍教授回国。事关重大,当天下午,这名教授就在洛杉矶机场被移民局拦截,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

他,就是钱学森。

时间一晃就是5年,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留学生开始逐渐返回祖国。此时,美国国防部给艾森豪威尔写了一份报告,认为钱学森掌握的信息已经过时。随后的8月1日中美日内瓦会议,中国释放了11名美国飞行员。三天后,美国司法部签署文件,同意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终于踏上了开往祖国的轮船。

钱学森归国的一周年后,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钱学森带给国家的,不仅是火箭推进技术,而是科学发展方向的确立、体系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如同曼哈顿计划一样的现代大型科学工程管理方法。

包括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程开甲等等科研人员,隐姓埋名,以实验室和大漠为家,开始了真正的科技长征。

1966年10月27日上午9时,由导弹运载的原子弹成功爆炸,我国拥有了远程核打击能力;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如果说现代科学项目管理起源于“曼哈顿”工程,那么中国的现代科学项目就起源于“两弹一星”。它不仅让我们取得了战略自信,更成为突破西方科技封锁,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发端和典范。

巨轮一旦向前,便再也停不下来。

二、科技自立:虽跨越千山万水,但仍道阻且长

2001年,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中国成功加入WTO。凭借低廉的人力成本,中国迅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工厂。相应地,自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在大体量基础上飞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

与几十年前不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要发展的高科技方向太多。好在,我们有钱了。中国研发经费逐年上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9.59%。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118亿元。

(2018年我国科研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

当然,科技自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过去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些西方国家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一路高歌猛进。

2018年,美国已明确的把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展开了经贸、科技诸多领域的实质性策略,作为中国企业,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或是制裁,如何应对?如何自救?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都是值得深思的议题。

在这一点上,华为的反应确实令人钦佩,凭借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基础研发实力,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业务坚挺,让美国也是束手无策。

而另一个科技公司TCL的布局其实也值得称赞,通过专利积累和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不仅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还在全球积极开拓自己的市场,也成为中国企业在特殊形势下“创新自救”的一个积极范本。

三、解锁围堵,有“底气”才能更“硬气”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9夏季高峰会开幕式8月17日在天津举行。

在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不明朗的当口下,本次高峰会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在开幕式和多场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聚焦中国的自主创新与开放,带来多方观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企业如何面对保护主义和贸易争端,也成为企业家们关注的话题。在开幕式后的焦点论坛中,与会嘉宾就“全球化新时期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开放”这一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李东生出席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夏季高峰会)

对于“面临新的全球化形势,中国应当如何降低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依赖风险?中国应当走一条怎样的创新之路来增强自主研发实力,实现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突破?”两大问题,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全球产业链的布局能够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此之前,李东生曾通过个人社交媒体透露,2017年,TCL品牌电视正式进入墨西哥市场,当年销量1.82万台;2018年,销量做到了13.5万台;2019年,更是有望突破20万台以上,实现业绩增长翻番。

TCL在墨西哥的布局只是TCL全球产业链布局的一个缩影。而TCL所取得的全球布局成绩则是李东生观点的最佳佐证。根据IHS数据显示,TCL2018 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为 10.9%,排名全球第二。受益于公司全球化布局及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提升,TCL电视2019年1-5月整体销售量达1,341.4万台,同比增长24.2%。海外各区域均维持显著增长趋势,受益于TCL产能和供应链全球化布局,TCL在墨西哥、波兰、南美、东南亚、印度等地均设有工厂,并持续优化产能和供应链布局。

对于技术壁垒的影响,李东生掷地有声——一方面要用法律手段应对一些不合理的,过度的专利攻击;另一方面是要开发更多的核心技术。“我们的研发投入和同期的利润差不多。为什么投入那么大?就是要在全球经营当中达到一定的技术的标准和水平,才有能力走出去。技术能力的提升是提升竞争力的基础。”李东生说。

对于“技术创新自救”,TCL正为中国企业做出了积极示范。

TCL这家有近四十年历史的中国科技企业,一直以来都是走着稳健创新的道路,始终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实力的持续提升,并且在专利创新等多个方面打造了自己的技术生态布局。不仅如此,面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显示技术革命等潮流大势,TCL已经全面构建了自己的技术“城墙”,不仅在中国市场形成引领之势,而且在全球化上同样是保持了相当的优势领先。

TCL一直将技术创新能力当作是其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写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下面这组数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懈坚持。

多年来,TCL研发投入经费都超过营收的4%,而且拥有12000多名高级研发技术人员。TCL在新一代半导体显示技术特别是印刷显示和QLED量子点技术上已经坚持研发了6年多时间,投入几十亿重金,目前在相关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李东生表示,TCL是中国企业中拥有技术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这些都支持着企业的全球布局。根据TCL集团2019年上半年年报数据显示,TCL华星当期新增PCT专利申请数量为1,056件,已达全球行业领先的水平。在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领域保持领先优势。QLED研发团队已突破红、绿材料使用寿命等关键问题,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的公开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创新是基础,建立优势是关键。

现在TCL已经形成了人工智能、5G通讯、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四大领域战略技术发展方向,李东生认为,“我们的关键技术路径规划准备做到了10年以上。”而这些技术领域,无一不是未来的制高点所在。

(华星光电15.6” MINI-LED超薄笔电显示屏 独家MINI-LED技术,超高对比度的画面显示品质)

为了保证全面的领先,研发这件事情不仅要有 ,还要有广度。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积累,TCL在某些技术领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电致发光QLED蓝色材料寿命、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等局部领域的很多技术已走到无人区。比如在新型显示领域, TCL在TFT-LCD方面建立技术优势的同时,还在OLED、QLED两个显示技术方向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TCL X10 QLED 8K TV就首次采用行业领先的Mini LED背光技术,整个背板均匀密布25200颗LED,达到900分区Local Dimming精细背光控制、1000nits的高亮度。

在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TCL华星所展示的多款OLED柔性折叠屏技术与概念产品,如静态内折/外折OLED拥有7.2英寸大屏,分辨率2048*1536,也让业内更加期待可折叠屏智能手机的普及。此外,TCL华星窄边框OLED、动态内折OLED和动态外折OLED同样非常吸睛,让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全面屏发展,以及各类可穿戴设备用上柔性屏充满期待。

(TCL通讯与中国联通5G终端创新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

而在5G应用技术领域,在2019年6月的上海MWC上,中国联通与TCL通讯宣布建立“中国联通与TCL通讯5G终端创新联合研发中心”。在5G高速发展的背景下,TCL通讯与联通将通过联合研发中心,共同推动5G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通过积极探索,实现终端,渠道与服务的三维融合。

基于对未来智能时代的洞察,TCL整合了内部相关业务,成立TCL智能终端业务群,并以“为用户提供智慧健康生活的产品与服务”为使命,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为愿景,推出了以AI×IoT为核心的“4T”场景化产品矩阵。目前TCL已全面进入“AI×IoT”赛道,向外界展示了引领全球智能科技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研发全球布局,制造科技引领。

TCL已经在全球拥有28个研发机构,已与百余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上百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建立了近千家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2018年TCL就在欧洲新建了研发中心,从事人工智能的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图像、语音领域相关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和应用。

这是TCL得以引领行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底气所在。

四、尾声丨冲破藩篱,我们期望出现更多的TCL

距钱学森归国,已度过了60余年的光阴。应对科技封锁并不是科幻故事里的“面壁计划”,把所有的策略都潜藏在心里,最后放出杀招。从苏联援助、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到加入WTO,真正的面壁和突破,从来都是结合世界局势,坚定信念,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内部,科技自身的发展,需要人才、资本、市场和制度的保障,而这些保障的背后,则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国家,和一个个诸如华为、TCL这样的民族企业。

数十年前,钱学森、邓稼先、赵忠尧、华罗庚等先辈的科技梦虽然步履维艰,但心系国家振兴的他们从未放弃,在艰苦的岁月中,冲破藩篱、铸就一段辉煌往事。

这些往事,正是如今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8-19
跨越70年的围堵 如今我们“解锁”姿势更漂亮!
2018年,美国已明确的把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展开了经贸、科技诸多领域的实质性策略,作为中国企业,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或是制裁,如何应对? 而另一个科技公司TCL的布局其实也值得称赞…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