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随着有关货拉拉事件的调查结果开始浮出水面,网友们脑补的情形并未出现。于是,很多人开始单纯地认为货拉拉并不是这次事件的主要责任方,讨论的重心同样开始发生偏移。对于此次货拉拉事件,我始终都认为它是互联网行业走向合法和正规的道路上又一个比较标志性的事件。
货拉拉事件将促使互联网出行领域变得更加合法和正规,而其他类型的平台经济同样将会逐步结束野蛮生长,从而进入到新的发展周期。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当一个行业开始进入到正规的发展阶段之后,它的红利期基本上已经结束。前有滴滴,后有货拉拉,经历了它们的 影响之后,出行领域的发展同样将会开始进入到一个相对合法、合规的发展新阶段。
这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本文试图探讨的核心观点在于货拉拉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滴滴。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很快都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即货拉拉不会成为第二个滴滴。原因很简单,即货拉拉既没有滴滴那么大的体量,也没有滴滴事件那样大的影响。这么认为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我们单纯地从调查结果来看,货拉拉方面似乎并不存在太多的过错,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样,我们就忽略对于货拉拉的反思,忽略对当下的“互联网+出行”市场的再认识,似乎有些太过儿戏了。
同外界所认为的不同,我认为,此次事件应当成为货拉拉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提升自身的业务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如果仅仅只是认为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而不是去从自身着手思考如何完善自身,那么,等到下一次类似的事件在货拉拉身上出现的时候,或许将会成为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我认为,货拉拉会成为第二个滴滴,并且将会让“互联网+货运”领域变得更加规范。
之所以会有如此判断,就是因为在这次事件当中,我们看到了货拉拉方面所暴露出来的诸多的问题。作为平台方的货拉拉,充当的仅仅只是一个撮合和中介的角色,对于司机缺少正确的引导和监管,最终让它彻底成为了一个平台,而忽略了平台之外的其他方面的事情。很显然,货拉拉对于自身的这种定位或许只能在那样一个充斥着流量和资本的年代里有效,一旦行业的发展开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货拉拉的这种定位不可避免地将会遭遇到诸多的问题。
在平台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货拉拉的定位或许要进行一次升级和改造了,即它不应该仅仅只是充当一个撮合和中介的角色,抱有躺赚的思维,而是要更多地投身到行业发展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促进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在这个方面,滴滴其实应该成为货拉拉的样板。我们看到的是,当滴滴经历了一系列安全事件的考验之后,开始真正意识到了乘客安全的重要性,并且真正通过自身的手段来不断完善自己安全方面的功能和服务,从而让自身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平台角色,而是变成了一个真正扎根出行领域,真正精耕出行领域的实力派。
当滴滴抛弃了平台的思维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它对于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找到了自己与出行之间相互协同发展的正确道路。这非但没有阻碍滴滴的发展,甚至还将滴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反观货拉拉,其实同样要遵循这样一种发展模式,通过扎根到行业当中,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在化危为机的情况下,同样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货拉拉会成为第二个滴滴,并且将会给“互联网+货运”带来一次全新的 变革。
其实,通过此次货拉拉事件,我们更加应该想到的并不仅仅只是货拉拉本身,而是应该从货拉拉事件延伸开去,更多地去思考和探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未来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在其他的互联网平台上出现。
首先,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定位需要 变革。按照经典的互联网思维和逻辑,所谓的互联网平台仅仅只是充当撮合和中介的角色,并不会过多地深入到行业当中。我们看到的以电商、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诸多的互联网模式几乎都是如此。
的确,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里,互联网平台的这种定位极大地促进了行业信息的对接,让供求两端的对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随着互联网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的逐渐深入,我们再去将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定位成为撮合和中介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了。
因为简单地将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定位成为撮合和中介非但无法为互联网平台获得足够多的盈利空间,而且还导致了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事件的出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转变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抛弃传统意义上的撮合和中介的角色,承担起更多监督和规范行业发展的角色。这一点在滴滴身上得到了体现,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同样投身其中,可以预见的是,这将会促使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一场 且全面的变革,最终将会影响和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模式。尽管这一现象并未真正开始显现,但是,在不远的将来,这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其次,互联网平台从改造者变成了被改造者。长期以来,提及互联网平台,在很多情况下,它们都是以改造者的角色来出现的。正是因为如此,在很多时候,互联网平台是以与传统行业相对立的角色来出现的。我们看到的淘宝、京东和美团,无一不是如此。
当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的标配,互联网平台不再是一个改造者的角色,它本身存在的诸多痛点和难题,最终让它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此刻,此刻的互联网平台不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改造者的角色,而是成为了被改造者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新技术对于互联网平台的优化和梳理,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改造互联网的“手术刀”。互联网平台的改造者的标签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多地以被改造者的身份出现。
再次,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模式需要一场 变革。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平台是通过撮合和中介的方式来盈利的,在这个时候,很多的互联网平台仅仅只是一个渠道,是营销的一种。当一系列的红利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平台的这种盈利模式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随着红利的见顶,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渠道角色开始面临挑战,再去用撮合和中介的模式已经无法获得持续的发展,于是,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模式需要一场 变革。
更多地投身到具体的行业当中,更多地去改造行业,升级行业,成为互联网平台告别传统意义上的平台模式,进入到产业模式的主要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有些互联网平台开始制定相关的标准,有些互联网平台开始充当赋能和改造的角色,有些互联网平台开始亲自投身到行业当中。总之,互联网平台与实体行业之间不再是二元的状态,而是开始变成了一元的状态。
通过与具体的产业进行 融合,通过深入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产业发展的各个流程和环节提供服务来找到更多的盈利点。虽然这种方式要比充当平台的角色所做的工作要多,但是,如果互联网平台能够真正投身到行业的具体发展过程当中,并且找到了与产业发展的正确融合之道,这种方式为互联网平台带来的盈利空间,远比仅仅只是充当平台带来的盈利空间要大得多。
第四,互联网平台本身与它对改造行业的“基础设施”都需要一场 且全面的变革。在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已经严重下降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再去用互联网充当行业的“基础设施”,显然是非常不恰当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用新的基础设施来取代互联网技术,从而带动互联网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新发展。
这一现象其实在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形态当中已经出现,比如,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比如,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预判当中的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过程当中的应用都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对于货拉拉这样的企业来讲,其实更加需要加入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通过这些新技术来建构新的“基础设施”,从而让自身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更加适应当下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需求。
对于货拉拉事件来讲,我们应该反思的并不仅仅只是货拉拉本身,甚至是“互联网+”模式本身,而是应该更多地思考平台经济后时代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当以货拉拉事件来探讨平台经济的发展,并且真正找到符合平台经济的正确的发展道路的时候,才能真正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并且真正将平台经济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