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糖水燕窝,让一度走红的辛巴登上热搜,在直播间被举报所售燕窝产品造假,成为大众关注点。风波刚起之时,笔者还没太在意,原以为只是一次翻车事件,就如同当初老罗直播净水器、李佳琪直播不粘锅翻车一样,终归会就势而下,但看到朋友圈各路媒体不依不饶纷纷“吃瓜”,顿觉得事态可能没那么简单,细看了一些媒体报道,便慢慢明白了里面的道道。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舆情总会倾向于极端处,更何况一个这么大的瓜,一时间,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生怕错过任何借势空间蹭热点。
复盘辛巴风波,名利场显露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件始末,10月25日,该燕窝在辛巴公司辛选旗下的主播“时大漂亮”的直播间推广和售卖。在辛巴旗下主播售卖近十天后,11月4日,某dy用户自称产品消费者,在dy平台发布质疑该产品全是水、没有内容物的视频,随后此事被迅速推上抖音热点。11月6日,辛选官方微博对此事发布律师声明。11月1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一份检测报告,称辛选燕窝就是糖水,微博话题#辛巴所售燕窝被王海检测为糖水#登上热搜。11月20日,辛选再次发布声明称已将产品送检。11月27日,辛巴承认所售燕窝产品存在问题并提出替品牌方先行赔付方案,截至12月6日中午已向27270名消费者完成近2400万元的赔付。
热搜引爆舆论的同时,各大自媒体人八卦号也开始了一轮狂欢,比如燕窝辛选成本为4.2元、是糖水、质量不合格等各种内容开始霸屏。以辛巴、燕窝为关键词的热搜,频繁登上抖音、新浪微博、百度风云榜等热搜。
抓住其中的把柄,制造带有主观臆断的稿件进行传播,等形成舆论声势之后,悄悄将原发稿件删除而无法溯源,从传播路径来看,像是一场带有谋划的策略布局。
在整个事件中,看似是一件事引爆了整个舆论场,但其实更像是一个传播campaign,有条不紊,一步一个营,所有的事情都像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发生的。作为ks一哥,他的带货能力肯定也是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也是基于这一点以及对合作团队的信任,辛巴在被挑战时,就发表声明,“经检测,这款’茗挚’品牌产品在直播间推广销售时,确实存在夸大宣传,燕窝成分不足每碗2克”。但这显然已难以去解舆论之困,后面辛巴表示:“内疚,也很自责。看见舆情第一时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也没有找第三方机构核实产品,而是急于根据品牌方提供的信息,匆忙回应,闹了个乌龙笑话。”
笔者认为,为了维护自身的IP形象,辛巴第一时间发声原本是正常,等事件继续往前推进时,该发声的发声,该道歉的道歉,该赔付的赔付,这也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所必须的原则。作为平台的带货一哥,辛巴在2年多的直播带货中积累了7000多万的粉丝,得益于之前在ks平台带货的好口碑,这次事件后粉丝对辛巴大部分都表示支持和理解。站在粉丝角度,只要辛巴能够在查明事情真相后给到一个满意的答复,用诚意的态度解决此事,就已经足够,但风波未平,也只能说资本的手还在无形操作着。
媒体借势夸大,糖衣炮弹难扯清
“群体会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勒庞在《乌合之众》对非理智大众的行为做出以上描述,而这套逻辑也特别适用于现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
理性,就其本质而言,并非倾向于从个体的视角看世界,而是从所有人的视角看世界。人们用手中的武器(手机),向外界传达一个事件,必须是骇人听闻、极端独特,才能彰显社会捍卫者的责任感,然而,群体也是最能够被舆情所左右的,在缺乏对事件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不正道的行为,看起来像是为大众捍卫主权,实际上却被引导着送上了前锋阵地。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辛巴被“立案调查”,导致事件被再一次扩大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媒体开始抨击辛巴。12月10日,广州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财新》记者称,只是说在调查之中,立案调查说法不准确,最新的进展再向社会公布。广州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是调查辛有志的直播以及带货直播中是否存在夸大行为。至于带货燕窝的厂家,该人士称该公司注册地并非在白云区,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此次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辛选方公司“调查”实则是燕窝事件发生后,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于辛巴公司履行正常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刑事立案程序分属不同的法律范畴,有着本质且明显的区别,这也反映了相关媒体用词不当、夸大事实的一面,当然,至于调查之后事实如何,得看最后管理局对事件的进一步调查。
网络暴力的危害显而易见,如果不对其加以规范和整治,伤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而要杜绝网络暴力,则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从法律层面施以重拳,让造谣者承担责任、让维权更高效、让惩处更硬气。
笔者认为,对直播产品审核不力,作为公众人物,辛巴在没有绝对了解清楚产品的情况下,却出现乌龙事件,是辛巴以及团队本身的过错,犯了错误,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另一方面,事件也折射出媒体的群像,媒体的属性给予了话语权,但却缺失了框架限制,一些网传的辛巴辛有志被“立案”甚至判刑15年等等的说法,也仅仅是造谣和抹黑,都是自媒体流量利益引导下的不真实的传播,而监管部门应该对造谣者追责,让网络环境更加规范。
风口的直播界,乱象几时休
此次辛巴事件,也给众多直播、机构甚至电商平台以警醒,即使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但基于“直播带货”面对受众更广,且作为公众人物对于产品来源具有更高的注意义务和查验义务,而非简单要求提供和查看检测证书、资质等“形式主义”。
翻车事件无疑也给高速发展的直播电商行业降了温。虽然直播电商非常火,但频繁“翻车”、假货不断、刷量造假、质量存疑、售后无门等等,不少乱象也渐渐浮出水面。有数据显示今年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亿,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以前从不看直播的人,也开始会关注直播,在直播间下单抢购的人数也大大的增加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各种产品问题,风波事件也展现在了大众的眼前。
李佳琦、罗永浩、雪梨等都出现过多次直播翻车问题。随着直播的愈发火热,直播带货的乱象也是越来越严重了,近日里直播带货更是频频翻车,各种产品问题被曝光。事实上,直播就是一个大卖场,是一系列产业链背后的东西展现在前台曝光,只是这次各个自媒体人疯狂带节奏,让事件持续扩散,从而引发了大众对整个行业的拷问。
笔者认为,对待直播问题,应该从整个行业来看,我们要分清楚,某个问题,到底是直播带来的新增风险,还是产业链上本身就有这些问题。只有这样,在讨论相关问题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直播领域缺失了监管一环,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对新兴行业,法律制定都是延迟性的,而且对某一些操作处于模糊地带,权责归属如何界定,出了问题如何追责,这些仍需完善。
辛巴事件的爆发,也给大众敲响了警钟,对于头部带货主播而言,自身的言行举动、IP代言,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不断放大,应当规范选品带货流程;而对于自媒体人而言,守好对别人的言行边界,便是对自身职业最大的尊重。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知名IT评论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