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低价,看瑞幸的数据生意经

作者 | 明泽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瑞幸的商业模式无非是一种单纯的“烧钱”模型,补贴、引流、变现、留存,跟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套路一样,用补贴的诱惑吸引年轻人购买,用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塑造品牌认知。

还有一部分人拍案称好,说瑞幸只是利用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割美股的‘韭菜,用资本的钱为广大客户买单,美股的韭菜真有那么香吗?

首先,对于市场散户而言,投机才是他们的赚钱门道,买卖只不过是短期内的K线图波动,即便买了股票,也不意味着要长期持有;

而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在评定一份商业模式是否可执行、是否有利润空间,有专业的团队,专业的计算模型评估,相信资本家对钱的嗅觉必然强于普通人,所以说割他们韭菜,不太现实。

韭菜,还是广大群众香。

始终相信,资本是趋利的,在他们投入大量资本之前,必定有一个值得推敲的理由或者凭证,说服他们掏出自家钱袋运行这个商业模式,而且这个方案能够给予投资人带来高预期回报,这也是瑞幸能够打开美国二级市场的必要条件之一。

那么,瑞幸的逻辑是什么?

对于零售型企业,营销、用户甚至数据,都是为了品牌塑造,而瑞幸的逻辑,是为了强化认知,就如同拼多多一样,不断强化价格实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瑞幸也在强化品牌认知,但与拼多多不同的是,瑞幸强化的是高端低价,高端意味着将来有溢价空间,低价意味着能够让这场咖啡变成全民盛宴。

一方面是未来能带来的高额利润,另一方面是现在能带来的持续用户流量,这才是资本喜闻乐见的商业设计。

高端低价,是瑞幸的王牌

评估一款产品的性价比,往往由多个因素决定,其中,品牌的作用可大可小,商业里有个词,叫做品牌溢价,在财报里面我们也经常能够见到一个名词,叫做无形资产,也称为商誉。

这东西很神奇,一旦牢牢占据用户心智,等于掌握了市场定价权,而且,有上不封顶功效,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产品要定义在高端层面,因为利润颇丰。

那么问题来了,高端产品往往意味着稀缺性、定价高,没有多少用户会买单,对于在咖啡事业道路上刚起步的瑞幸来说,大批量用户人群才是首要,做小众精品咖啡,必然难以超越经营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咖啡巨头星巴克,所以低价铺量才是打开市场的第一要义。

高端与低价向来是一对天生矛盾体,低价意味着利润薄、品牌形象低,所以,为了平衡矛盾,瑞幸选择重塑中层阶级认同感。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急于界定自己的社会阶级地位,而外物的衬托,恰好弥补自身的空缺,高端低价策略让消费者幻想身处高段位,从实际操作逻辑来看,瑞幸咖啡的产品策略,迎合了中国广大白领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产品所满足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更多时候需要满足人“虚荣”的一面,用户可能并不会因为iPhone好用、耐看,花高价买它,但会因为IPhone所赋予的“精英”标签而买它,产品背后代表的是人群阶级,代表新世纪的黄金贵族身份。

此时的咖啡,不仅仅是咖啡,而是“精英人群”的间接代名词。

瑞幸用营销的方式塑造高端品牌,用折扣补贴策略提供咖啡输出口,既满足品牌的高端定位,也满足用户的消费动机。

瑞幸做的是,在边教育市场的同时,植入自己高端低价的思维。每一笔补贴费用都是在教育市场,附加价值就是品牌,定价一定不会太低,不能拉低品牌的高端层次,但折扣可以触动用户购买欲望。

为了满足广大青年人彰显自己身份的需求,低价是市场扩容的利器,补贴、打折、促销等手段恰到好处,但现在的补贴、打折,只是品牌方为了抢夺市场暂时的策略,一旦市场稳定后,该收割的还是要收割,咖啡会成瘾,而习惯也是会上瘾。

那么,瑞幸的低价由什么支撑?

咖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暴利行业,控制住成本就能获得利润。瑞幸通过扩大用户人群削减边际成本,包含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运输费用,最重要的是,拥有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权,大规模批量进购咖啡豆,获得更低成本价。

从瑞幸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瑞幸对供应链的议价能力,瑞幸咖啡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为4.66亿元,占销售收入的53.3%,仅仅比星巴克高几个百分点。

从根本上来看,瑞幸跟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做法异曲同工,只是路径不太一样,有的企业选择用产品去改变市场,而有的企业选择投入重金去教育市场,出发点都是为了收割市场,就如同某某叫车软件,一旦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价格不再是影响用户决策的主要因素。

增量市场才是瑞幸主战场

很多人把瑞幸跟星巴克做对比,实际上,星巴克与瑞幸竞争根本不在同一平面,星巴克定位于高端产品,咖啡的精与纯是核心力,所以,在少数用户群体里消费意愿高。

星巴克的老用户并不认同瑞幸咖啡,而瑞幸咖啡新用户也不太可能花高费用购买星巴克,他们之间的竞争隶属于不同平面,星巴克占据的是中国存量市场,而瑞幸争取的是咖啡的增量用户。

事实上,瑞幸也在效仿星巴克,由于多年来的定位,星巴克就如同手机中的苹果般,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忠实粉丝自我标榜的符号。

瑞幸奔着相似的结果出发,但路径却有所不同。

瑞幸的高端品牌是以营销为开端,回顾瑞幸的品牌传播路径,它的第一战,是重金请代言人汤唯和张震,依托首杯免费和电梯分众广告,第一批用户的信息点被逐渐激活,接着结合LBS进行投放,在有一定用户基础之后,瑞幸开始了大量基于品牌的跨界融合,以活动带品牌,做流量的交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分析报告》,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400杯,日本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360杯,中国的这一数字小于5。这也是资本一直看重中国未来咖啡市场的原因之一,增量市场会随着市场教育之后得到充分释放。

树立高端的品牌形象,获得充足流量池,是瑞幸最初的进化。

一直以来,瑞幸都在强化对线星巴克的逻辑,相比于星巴克纯熟的工艺以及根深蒂固的品牌文化、供应链供应,瑞幸还只是刚出茅庐的小弟弟,之所以对标星巴克,是品牌树立的需要。

这就好比,跟别人炫耀自己球技的时候,总说自己平时都是跟姚明打篮球,借助行业头部品牌的“光环”衬托自己的行业地位,将头部品牌赋力在自己身上。

实际上,瑞幸咖啡真正的对手,是以雀巢为代表的速溶咖啡,或者以711为代表的既在卖咖啡饮料,可能也同时在做现磨咖啡的便利店。

相比于速溶咖啡或者711便利店咖啡,瑞幸咖啡有着高端的IP定位,相比于星巴克咖啡,瑞幸有着更广大适用人群。瑞幸选择了既能够占据用户心智的高端产品,又能够让大部分用户群体的买的起的饮料。

从它一贯的打法来看,这很瑞幸。

瑞幸的数据生意经

说到数据,任何一家企业都想保有对用户数据的使用权,毕竟,大家都在玩大数据,"把数据驱动当做价值观一样,融入企业的基因之中"大概是所有企业对外的一致口径。

在瑞幸营销过程中,一直存在APP和小程序之争,显然,作为用户数量最大的流量池,APP的优势与壁垒更加明显,它的用户体验、数据收集更加完整,而且拥有自己的“场”,裂变营销不受限制。

但是,对于下载应用愈发敏感的用户来说,下载、注册新应用这一步骤,已经让很多人打消了购买的欲望,因此 ,瑞幸采用APP、小程序并存机制,推出新用户下载注册免费试喝活动,侧重点还是在APP上。

瑞幸裂变获客的成本完全可溯源 ,免费送咖啡的优惠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广告模式。

而瑞幸官微与公众号围绕着这些裂变和“送福利”,比起如今的互联网企业,获客成本已经变得很低价,并且这种资源还可以重复利用,转化到app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不断和用户高频互动,通过社交关系,推进着用户流量的提升。

瑞幸通过APP分享补贴,以社交裂变的方式收集到大量的客户数据,如果有一天不再卖咖啡了,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个“瑞幸团”“瑞幸了么”或者“瑞幸出行”,甚至某天在一个陌生领域中出现一个“瑞幸”也不奇怪。

从企查查获取的信息显示,瑞幸咖啡已经变更了经营范围信息。新增了零售药品、电子产品租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以及销售日用品、医疗器械I类、II类、卫生用品、化妆品、电子产品、文化用品、食用农产品、通讯设备等品项。

可能瑞幸不仅仅是咖啡商,将来或许会是医疗商、电子商、通讯商,当瑞幸大法成功施展之后,所有能用的商业形式,或都将随风起舞。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社交电商行业分析师,知名IT评论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3-14
高端低价,看瑞幸的数据生意经
那么问题来了,高端产品往往意味着稀缺性、定价高,没有多少用户会买单,对于在咖啡事业道路上刚起步的瑞幸来说,大批量用户人群才是首要,做小众精品咖啡,必然难以超越经营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咖啡巨头星巴克,所以低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