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今年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很可能将传言已久的“达芬奇计划”公之于众,并发布华为云数据中心Ai芯片。
华为“达芬奇计划”想要打造一个从训练到应用、从芯片到设备到云端的统一AI底层开发架构,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AI应用。它还肩负着挑战英伟达等国际AI芯片巨头的使命。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为已经了从面向运营商到面向移动互联的转型。这次“达芬奇计划”以及AI芯片的公开,毫无疑问将标志着华为实现了从面向移动互联,到面向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又一次重大转型。
转型AI是华为在生产力上的战略选择
众所周知,华为早先是做通信起家,但当时华为的很多手机产品都是为了运营商而定制,这种依托运营商关系进行销售的方式导致华为终端业务的收入利润低,品牌影响力也极低。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智能机和3g、4g流量的出现,取代了传统机型短信业务和语音业务。华为也开始大幅度降低对运营商的依赖,不再打机海战术,开始学习小米的营销方式,走精品手机的中高端定位,终于在2014年华为手机迎来了爆发口,开始从To B转向To C的的智能手机业务。
在传统通信企业向终端厂商的巨大变革中,华为凭什么能够一路猛进发展到如今的口碑呢?华为最主要是一直有敏锐的市场眼光,抓住了转型的战略机会点,在当时移动互联网并不盛行的年代,华为和诺基亚爱立信等通信企业的起点一样,都在做手机终端,但只有华为成功掌握住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面向运营商的B端企业成功转型,并把手机业务做到了出货量全球第二。
如今华为在AI领域的深耕,也是其捕捉到物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半场,华为的战略选择是在生产力上做突破。其次,华为目前已经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麒麟芯片就是最好的象征,但真正实现AI芯片,还需要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相互结合才能生产出有价值的AI芯片,没有人工智能这个生产关系成立,大数据和云计算、AI等都只是没有价值的生产资料,所以华为
AI芯片的全面转型是顺应物联网时代,更是战略选择。
打破壁垒,华为要做AI芯片领军者
业内最早曝光华为AI芯片相关情况的是The Information,他们在七月份就透露,华为被称为“达芬奇计划”或者“D计划”的秘密研发项目,其中就包括为主句中心而研发的华为AI芯片。这种芯片的商业样品已经生产下线,并被业界认为能够与英伟达类似芯片相竞争。
华为达芬奇计划基本就是围绕着AI芯片研发展开的,据信其设计工作主要有华为旗下半导体部门海思的研发队伍负责。达芬奇计划的直接负责人就是海思的董事长。这一款芯片对于华为甚至整个国内企业界来说,都具备“打破壁垒”的重要意义。所谓打破壁垒,首先在于消除行业障碍,让业界能够在华为 学习开源框架之下,打通不同平台之间的开发体系。更重要的是,将能够打破国际芯片行业巨头的垄断,为国内产业开拓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对于此,华为高层早在2016年就指出,在芯片产业里行业实力前20%的企业已经拿走了80%的利润,即使华为这样的巨头也不得不长期使用英伟达等企业的芯片,来为服务器提供AI功能。新的自主AI芯片的研发,就是华为逐渐减少对美国公司的依赖、建立自身独立AI技术研发能力的重要举措。
虽然这款AI芯片还必须等到10月份联接者大会上才会正式公布,但实际上华为已经在与微软进行合作,并调集了专门的工程师队伍进行测试和调校。甚至有消息透露,Bing搜索引擎就在利用华为AI芯片进行语音识别软件的测试,如果运行效果达到微软的要求,不排除双方将会有大规模的商业合作。这对微软的另一大芯片供应商英伟达来说,显然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AI人工智能引入到华为旗下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中,除智能手机外,还包括电信基站、云数据中心、监控摄像头等等设备。这些产品和服务未来对AI芯片的需求是惊人的,华为如果在这个领域的研发真正取得进展,无疑将大大增加华为自身以及整个中国科技界企业的实力,打破国际巨头的竞争壁垒,同时也让华为成为AI技术、科技领域真正的领军者。
普惠AI之路任重道远,华为仍需努力
在世界互联网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里,越来越呈现出赢者通吃的局面。在国际科技巨头的重压之下,中国企业界需要华为这样有雄心壮志的领先者。在中兴事件的阴影之下,华为普惠AI战略为国内产业界带来了打破壁垒的曙光,但是华为为自己规划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实现普惠AI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要确保自主AI芯片的成功推出。目前国际芯片巨头早已形成自己完整的布局,华为要实现突破仍需付出极大努力。
首先从硬件角度来看,英伟达仍然是市场上的销量冠军。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英伟达的第二大销售市场,其最近一个季度在华的销量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23.5%,华为的AI芯片必然成为英伟达主要竞争对手,在其全方位的市场营销攻势之下华为AI芯片即使顺利推出市场,又能否挺过最艰难的初期阶段?华为面对的困难不小。
其次,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措施。不久前的中兴事件就是例子。华为的普惠AI战略直指AI芯片研发,意图将AI应用到几乎所有产品上,也肯定会令美国当局更加警惕。今后其有可能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对华为进行限制,这一点不可不防。
最后,像英伟达、谷歌这样的国际AI巨头,除了芯片外还在整个软件框架和AI生态上占据了极大优势。华为要想打破他们的壁垒,只是在芯片硬件上发力远远不够,还必须推出自己的类似TensorFlow这样的 学习开源框架,并且让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开发者都认同、并乐于使用这个框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普惠AI战略的美好愿景。
当然,今天的华为已经是一个拥有18万全球员工、8万名以上研发人员的庞大企业。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俄罗斯和印度都有研发中心,仅2017年华为就在科研方面投入了13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其不但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研发提供支撑,而且在通信设备和手机领域里有众多的产品供自己的AI体系进行应用实践,并使技术能够随价值链不断迭代上移。华为在在华为自身的努力以及国家对科技事业的强力支持之下,华为普惠AI战略虽然任重道远,但其前景无疑是充满希望的。
我们期待华为在这场AI技术世界级的竞争中实现突破,真正从一个“巨头”进化成一个“伟大”的企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