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估值可能高达60亿美元!即将赴纽交所“敲钟”之前,搜狗的招股书试图给市场留下这样的印象。坐拥搜索业务强劲增长的现在,同时又能以酷炫的AI技术抓住未来,这就是搜狗CEO试图向市场讲述的故事。然而搜狗的现在和未来,真的像CEO王小川在路演中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吗?
搜狗在招股书中自称拥有“七大优势”:1.中国搜索和互联网市场的领先者、2.个性化的在线搜索服务、3.先进的大数据能力、4.已被证明的前沿AI技术、5.已被证明的业绩增长能力、6.与股东的战略合作、7.有洞察力的领导团队和技术驱动文化。
但是透过这华丽的PPT风格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本质只有两条:1.靠外援打Call换搜索流量的现在2. AI基础薄弱难以捉摸的未来。
一、搜狗的搜索业务到底怎么样?
在资本市场上讲故事,向来依靠两个要素:现在和未来。那么在搜狗的故事里,它的“现在“无疑就是王小川反复强调的搜索业务板块了。搜狗的搜索业务到底做的怎么样?
说到搜狗,多数人第一印象首先就是那个著名的“搜狗输入法”。事实上王小川这两年来一直都在讲述的故事,就是用这个搜狗书法,以传统的“三级火箭”套路来换取搜索业务的流量----靠输入法为浏览器引流,再用浏览器给搜索框引流。然而大家都看到,这个PC时代的老套路,在整个互联网市场向以东段转移的过程中,很难再起到太大作用了。由于移动端的浏览器被UC、QQ、360三巨头垄断,搜狗的输入法在手机应用上的引流作用能力不大。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这个移动为王的时代,搜狗的搜索业务流量,主要都是来自于:“外援打Call”。
1.1外援打Call换来的搜索流量
搜狗在招股书里对目前其搜索业务流量的来源,做了详尽的披露。如下图所示,流量的40%来自于向其他移动设备供应商的“购买”,其实就是以付费的方式,换取手机厂商在应用中把各自用户的搜索动作引导向搜狗的搜索框。另外38.20%来自于搜狗的大股东——腾讯。而只有剩下的区区21.80%是来自于自身的“主动获取”。
简而言之,搜狗是一家严重依赖外力的公司。搜狗的搜索业务流量有高达接近八成的比例,是靠手机厂商以及大股东腾讯“打Call”换来的。如果,搜狗40%的移动设备流量被截留了会怎样?
就在搜狗将赴纽约敲钟之前,百度在高层人士亲自带队下,与多个手机厂商达成了 全面合作,通过AI技术将包括搜索在内的多种服务“预装”到主流手机的界面中去。据传,百度与手机厂商的“ ”合作远不止于简单的“预装”,更有可能从“技术”和“资本”层面进行合作,毕竟有长期利益保障的合作会更值得信赖。这个举动被广泛认为对搜狗未来发展前途造成很大威胁,原因就在于其恰好击中了搜狗的流量短板。
一旦手机厂商这个重要的流量来源被百度采用比“购买”更深入的合作手段所截取,搜狗未来的搜索业务,将不得不更深地陷入对“腾讯爸爸”的强烈依赖。
1.2搜狗的搜索业务体量偏小
王小川在路演中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搜狗的搜索业务上近三年来取得了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的业绩,被其视为竞争对手的百度的增长率只有13%,而世界搜索巨头Google也只有15%,看起来搜狗还真像是个“行业引领者”了。
然而有心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搜狗与百度、Google完全不再一个量级上。统计资料显示,到2017年9月,搜狗搜索业务市场份额为3.77%,仅排在中国搜索引擎行业第四,前三名分别是百度78.71%、360搜索8.80%和神马搜索5.04%。
也就是说,搜狗的市场份额只有百度的40分之一左右,这样悬殊的体量对比下,谈论“增长率”的领先与否实在是意义不大。
1.3搜索业务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
仔细看近三年来搜狗搜索业务营收的数据,我们发现在笼统的“增长”说法之下,实际隐藏着发展遇到瓶颈的困境:
从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搜狗的营收分别是:3.86亿美元、5.92亿美元、6.60亿美元和3.73亿美元。由此可以算出搜狗三年来的同比增长率,2015,2016,2017上半年涨幅分别是:53.4%、11.5%、15%,看似很高,可其增长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放缓的趋势中。
1.4“外援打Call”的高成本负担
如前所述,搜狗的搜索业务高度依赖“外援打Call”,这样的状况在财务报表中就体现为偏高的流量成本。
公布出来的财报显示,搜狗在2017年第三季度,实现了2.26亿美元的广告收入,为了获取这个营收,搜狗付出了8580万美元用于购买流量,这个获取成本占了广告收入的38%;2017年第二季度,搜狗在广告营收上的业绩为1.87亿美元,购买流量花了7100万美元,流量获取成本占广告营收的38%;2016年第三季度广告营收为1.51亿美元,流量获取成本为5290万美元,流量获取成本占广告营收的35%。
而与其相比较,被视为竞争对手的百度,流量获取成本仅占到营收的10%左右。二者的差别是成倍数的。
显然,搜狗购买流量所付出的成本,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而其占广告营收的比例也在大幅飙升。我们来计算一下增长率来,第三季度搜狗广告营收同比增长49.7%,流量获取成本却录得惊人的62.3%同比增长,一言以蔽之:购买流量所花的成本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广告营收的增长速度。
这个状况,不能不让人为搜狗在路演中竭力强调的搜索业务之“优势”捏一把汗。
二、大股东腾讯,还能免费帮忙打Call多久?
从公开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搜狗目前的搜索业务其流量来源,有接近8成来自“外援打Call”,在百度以高管亲自带队争夺手机厂商的流量态势下,搜狗变得极度依赖大股东腾讯的流量引导。现在的问题是,腾讯到底还能为搜狗免费打Call多久?
表面上看,腾讯目前是搜狗的大股东,照道理说应该会成为搜狗业务发展的长期依靠,可是仔细分析搜狗的招股书就会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其中有一段引起普遍的关注:"根据腾讯和搜狗签订的协议,如果腾讯认定搜狗的搜索功能会伤害腾讯系产品(包括微信)的用户体验,将会在2018年停止合作。"这段话说得很明确,只要腾讯认定搜狗的发展对其不利,就要撤销合作。毕竟搜狗的移动端搜索业务大量来自于腾讯旗下微信、QQ以及QQ浏览器这三大超级应用,只要腾讯退出合作,搜狗顷刻间就要失去接近4成的业务量。
招股书中披露的另一个情况,让腾讯在其中的位置更加耐人寻味:搜狗在上市后依然保持搜狐子公司的地位不变,而作为大股东的腾讯在搜狗的董事会7个席位中,却只能拥有2个。而搜狐将派出4人,搜狗的CEO王小川占据剩下的1席。作为大股东却只能在7个董事会席位中占有2席,腾讯能忍下这口气?
更有意思的是招股书中还披露,上市三年后,“搜狐有权更改董事会的人数和人员,将能够任命大部分董事,只需给腾讯留至少一个席位。”说白了就是腾讯最后很可能连两个席位都保不住,只能留下一个。
而事实上腾讯自身对搜索业务也是有想法的,上半年腾讯已经对微信事业群的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组建起了自己的“搜索应用部”,这个应用部的工作直接向张小龙汇报,可见其重视程度。3月份推出的“微信指数”令人直接联想到百度的类似应用“百度指数”,腾讯在搜索业务方面的发展暗流涌动。
到底腾讯有多大兴趣长期在这个位置上待下去,确实是个问题。
显然,搜狗如果继续满足于其“坐拥”的搜索业务现状,其前途是堪忧的。那么,CEO王小川在路演以及招股书中所反复强调的AI未来,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三、AI竞争力偏弱,前景不明朗
在这份招股书中,CEO王小川高度推崇的一个概念就是AI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市场上早就耳熟能详,从理论上说大家都认可AI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王小川本人也一直都以技术专家的形象出现。但让市场人士感到困惑的是,搜狗的AI应用到底是什么?到底做了什么?
3.1令人困惑的搜狗AI
如果你带着研究的目的仔细去搜索,你会知道搜狗原来有“汪仔”、语音搜索、机器翻译、知识算法、智能家居机器人这些跟AI有关的东西,可这些东西到底是干啥的,大部分人都说不清。也就是说,在AI概念大潮中搜狗并没有真正找到能落到实处的应用模式。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记得王小川在《一站到底》真人秀节目中带来的那个“答题机器人”,还有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他推出的那个搜狗同声翻译,遗憾的是这两次亮相得到的评价都不高,甚至有不少人批评其互动和翻译中“错漏百出”。搜狗的AI应用迄今为止只给社会留下了娱乐级的印象。
3.2烧钱的AI,搜狗玩得起吗?
众所周知,AI要真正落实到能够带来持续收入的应用层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这个阶段,各方面都处于巨额资金投入的当口,只有“熬”过这个阶段,才有可能见到未来。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领域内的巨头们都在做着什么量级的投入吧:像Google这样同时在GoogleBrain和DeepMind两大领域的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的国际级别玩家我们暂且不说。国内的百度,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向AI领域的研发投入已经高达17亿美元。
反观搜狗,2014年至2016年的总营收依次为3.86382亿美元、5.91803亿美元、6.60408亿美元,这样的体量,实在让人很难对CEO王小川在路演中力推的“AI未来”产生太过美好的想象。
总之,依靠“外援打CAll”换取流量的现状,实在难以支撑其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的AI未来之路。
“现在”和“未来”是资本市场上讲故事的两大要素,而王小川既没有展示出过硬的现在,也没有描画出诱人的未来。
搜狗的未来,还需继续努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