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在手,看清楚再走。韩雪这个金句已经成了网友们疯传的段子。又一个名人出来怼携程啦……携程不理不睬……携程终于出台整改措施……这几天好热闹。
然而就在网友们还没“看清楚”的时候,携程早就“再走”了。韩雪怒怼的那篇博文是在长假后的第一天,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留意的是,携程在长期前最后的两个工作日里做出了重大动作:进军金融圈。
当然,进军金融圈并不是一两天的事儿,携程早就在着手做。但9月28日,携程旅行网的掌舵人孙杰在内部系统发布通知还是引起了业内的瞩目,在这份内部通知里,携程金服与金融业务版块的人事架构来了个大调整。预示着携程的金融之路将隆重开启。
携程搞金融,到底要搞些什么?这个金融服务里会不会也有什么坑,会不会也得提醒大家要“看清楚再走”?
拿下稀有的金融牌照,携程在上海地位不一般
我们还是先把目光回闪到两个多月前,2017年8月15日夜,上海银行的一份关于“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尚诚消费金融)的公告发布,其中称,尚诚消费金融已经获得上海银监局的批复,可以开业了。
这份公告,让人对携程在互联网业界的地位刮目相看。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是,消费金融这个牌照,在金融业界属于“稀缺资源”并不好弄到的。而携程作为尚诚消费金融的第二大股东,当然引来艳羡的目光。
迄今为止,银监会发放的消费金融牌照总共只有22张,在获得了牌照的机构中,超过80%的机构都是采取银行主导的经营方式和架构。只有4家是以产业界实体为主导的。而在金融领域里刚刚“上路”的携程,已经赫然挺立在这不多见的4家之中。
消费金融牌照的稀缺性表现在哪里?别的不说,只要知道有牌照的机构,可以直接连入央行征信系统,直接从大数据库中调取公民的征信信息,就知道为什么这个牌照如此受欢迎了。这跟网上一段时间以来风行的所谓“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完全不一样。业内人士认为,这个牌照的含金量,比当年广受关注的网络小贷牌照更足。
那么,携程在尚诚消费金融中的“主导地位”是真的吗? 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吧。
尚诚的股权信息入下:上海银行占38%,携程占37.5%,深圳市德远益投资有限公司占12.5%,无锡长盈科技有限公司占12%
携程虽然名义上是二股东,但其股权占比,仅仅比作为“主发起人”的上海银行,少了区区0.5个百分点。
再看看人事架构:董事长为上海银行的副行长施红敏,而副董事长就是携程的章婷婷。
这位章婷婷女士,正是在前文提到的9月28日携程内部通知中,被刚刚提升为携程金服董事长和CEO的。可见携程将主导尚诚的实际业务操作之说可信度很高。
如果这些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另一个细节就让人无话可说了:在上海银行的公告里,注明了尚诚消费金融的公司住所是---上海市长宁区金钟路968号15号楼2层、17号楼2层。
这个地址,正是携程公司所在地—临空SOHO。
看完这一切,业界观察人士猛然“醒悟”到,时至今日,上海这个被成为中国金融、商业发动机的大都市里,竟然没有任何网络界巨头,BAT里没有一家以此为总部。
而携程,作为一家市值不过300亿左右水平的企业,竟然成了上海唯一在握的网络巨头,而携程的创办人梁建章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本地人。
携程,在上海的地位确实不一般。
消费金融到底做什么的?
所谓的消费金融,用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说,其实就是分期付款买东西。
中国当前社会消费结构中,白领群体和学生、蓝领群体成了消费金融争夺的主要市场。分期付款这种消费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获得年轻群体的重视。
携程作为旅游行业的经营者,打入消费金融行业,一般认为主要将从分期消费旅游业务着手。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消费者想旅游,但手里钱不够用,携程可以让你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先去玩,回来了再分期慢慢还。
但业界人士认为,携程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个旅游产品,他们其实早就在用各种名义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这次取得消费金融牌照后,他们必然会走得更远。
在这次长假期间的“看清楚再走”事件引发热议后,舆论对携程的金融之旅难免产生更多疑虑。因为这两三年来,携程在金融方面是出现过不少争议的:
携程金融,争议不少
在市场人士的印象中,2013至2014年期间,携程已经在事实上踏足金融市场。
大家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携程发行的“程涨宝”和“携程宝”。
这两种产品,在携程的正式说明中,都是作为“预付礼品卡”来使用的。客户只要通过这个卡“预付”将来的远期飞机票、火车票之类的款项,公司承诺在到期时可以给付一定百分比的“赠送金额”。
公司承诺的这个“赠送金额”换算成年率的话,竟然可以高达16%。
正是这个原因,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携程是在打擦边球,在没有取得金融牌照的情况下,实际上在从事金融业务。
2017年5月25日,张发海律师实名举报携程的原因,就是认为携程在“未获得从事预付费卡法性服务许可”的情况下,实际上在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
消费金融的坑,消费者更要“看清楚”
网上一位知名大V,就曾经吐槽过自己在“消费金融”服务方面吃过的亏。其上当过程与这次网上热议的携程“坑人”过程差不多。
也是在默认的情况下,在某网站的消费中,被“搭售”了消费金融服务。在他没有留意的细节操作里,该网站默认让他选择了“超过万元的消费自动转分期”,就这样成了分期消费的借款人。直到他发现被莫名其妙地扣除了什么“利息支出”之后,回头排查才明白是陷进了消费金融的坑。
这个事让消费者格外警惕,消费金融同样存在“搭售”、“默认选项”这样的坑。而且一坑就不是小数目。对于消费金融企业,就更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约束。
携程的消费金融,请看清楚
携程多年来在旅游消费领域的积累,加上这次与银行合作,取得了消费金融牌照后,相信他们会更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更大面积、更便捷地接触到消费者。
按照9月28日携程CEO孙洁在内部邮件中的说法,携程将会在现有的支付、风控、征信、消费金融领域之外,大力开拓旅游金融服务。
我们希望看到携程能够籍此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要重蹈“看清楚再走”的老路。
毕竟,除了刚刚被广泛热议的搭售陷阱之外,携程以往还出现过大面积客户个人信息泄漏事件,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携程即将开始的消费金融之旅,请看清楚再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