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兴亮
↡
01
靴子终于落地。
由30余家公司合资组建的深圳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荣耀品牌的全面收购,华为退出,不再持有任何股份。
02
华为为什么非要剥离荣耀业务呢?
打个比喻:一个活蹦乱跳正在茁壮成长的儿子,由于被家庭拖累,前途未卜,而自己确实也没有能力再继续抚养时,怎么办?过去,这种现象农村很多,那就是让别人去养,民间抱养很普遍。在我老家,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所以出售荣耀业务,并不是华为的初心。7年前出生的这个儿子,一开始的目的简单粗暴,就是为互联网而生的一个子品牌,目标也很明确,瞄准的就是小米。
那时候,小米是这个赛道的领头羊,其他玩家也很多,很热闹。光我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有20来个,其背后不乏大佬,比如马云,比如周鸿祎,还有贾跃亭。
那个时候,不做手机的互联网大佬,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再回来,荣耀的发展,也大大超出华为一开始的想象。2017年,荣耀以5450万台的销量、789亿元销售额,登上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的宝座。回到故事的开头,谁能想到这样的结果呢?包括华为自己。
但是当华为被卡住脖子之后,问题就出现了。粮食减少了,那就只能先保大儿子,而且,小儿子也太能吃了。
不用说被卡住脖子的岁月,即使是在往日的和平年代,华为的一切也是要优先大儿子的,麒麟芯片,总是要先供应大儿子;各种新功能,也是要先装在大儿子的身上。
华为剥离荣耀业务后,一来是荣耀可以不受卡脖子限制继续成长,二来华为可以专心抚养大儿子,三来可以得到一大笔现金,发狠研发芯片等业务。
03
换了个马甲,荣耀就可以不被卡脖子吗?
答案是这样的。只要不存在任何的股权关系,从华为剥离后,荣耀就可以不再受华为影响,和其他国产手机一样,随意到美国供应商那里采购零部件,不再被「卡脖子」。
这事,不乏先例。
04
收购方为什么是这些人?仅仅是大众理解的产业链自救吗?
之前的绯闻收购方,有过很多,比如神州数码,比如TCL。神州数码也因此股价狂飙。据说小米和OPPO也动过心思。
而最终的买家,一个都没有出现在绯闻名单中。
回过神来仔细琢磨这份收购方的名单,华为着实下了一步妙棋。
首先,荣耀并不缺买主。荣耀在国产手机领域,是名列Top5的狠角色,光从财务投资的角度,也是值得的。
其次,小米、OPPO这些对象,华为肯定是不乐意的,因为那是竞争对手。
再说个歪心思,或许是我自己瞎琢磨,不排除华为是一时权宜之计,曲线救国,未来可能还要再回购荣耀业务。
因为仔细研究下收购方名单,国资阵容比较瞩目,包括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而且这些公司都和手机业务没有关联。将来若有回购的那一天,国字号就要比神州数码这些公司的回旋余地大多了。
还有,参与收购的合作伙伴,大多是荣耀的渠道销售商。这些人参与收购,首先是因为他们保住荣耀的心情都很迫切,2019年荣耀的出货量超过6000万部,对于渠道来说,可是一笔大生意,仅仅从能够保住这笔生意的角度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华为对于这些公司,有着足够的话语权。未来回旋的余地也很大。
再加上荣耀的管理层依旧是华为系,所以,回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棋已下出,且留有后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