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20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民陷入巨大的焦虑。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人们却不敢远足,多数企业仍在朔风凛冽中艰难前行。
这期间,微信悄然上线了视频号。疫情意外的,给予了视频号更多的机会。
随着微信的加入,短视频的话题,再一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这之前的腾讯,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短视频焦虑症。虽然各种数据显示,微信依旧是那个国民应用,依旧是排名第一的App,但面对正在到来的短视频时代,腾讯却有着巨大的不安。
看上去,视频号是腾讯给自己开出的治疗短视频焦虑症的一剂猛药,应该也是最后一剂。如果这一剂药还治不好的话,那就是没得治了。
02
30多年前的《第三次浪潮》在打开国门之初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冲击,其影响至今仍然连绵不绝。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第三阶段为信息化阶段。
巧合的是,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来,也迎来了第三波的焦虑症。前两次分别是PC互联网焦虑症和移动互联网焦虑症。这一波,是短视频焦虑症,你有吗?
在每个时代,其实都会产生自己的焦虑症。在电视火热的年代里,曾讨论过信息大爆炸下个人的焦虑症。到了互联网年代,观念革新更快,许多新模式来不及理解、沉淀,就匆匆被另一个取代、淹没,很多企业只焦虑地追逐领先的那些概念,其实这是商业生活的自然延续,企业、个人应稳健适应,不能被理念的洪流淹没、拖垮。
PC互联网年代,焦虑的人们,纷纷把.com域名印在了名片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焦虑的人们,又纷纷把微信号印在了名片上。到了短视频年代,焦虑的人们想把短视频账号印在名片上的时候,却发现周围的人已经不用名片了。
03
今天,已经到了短视频时代,身处其中的人都冷暖自知,躁动的节奏,不明确的明天,死抗的今天。焦虑、纠结、恐惧怕是少不了的。
大家都明白,新的时代来了,但是,大家又都明白,短视频属于「不做不行, 做了也不一定行」的那个范畴。
短视频焦虑症,和过去的焦虑症相比较,又多了个新特点,焦虑的人群中,除了个人、传统企业之外,还多了一个群体,那就是互联网企业。这些年,短视频几乎成了互联网巨头们的标配。
短视频焦虑症的患者中,最严重的的那个,无疑就是腾讯。抖音快手越疯狂,腾讯就越焦虑。
我数了下,在做视频号之前,腾讯大概做了18个短视频产品,分别是:微视、企鹅看看、闪咖、QIM、DOV、MOKA魔咔、猫饼、MO声、腾讯云小视频、下饭、速看、时光、Yoo、酱油、音兔、哈皮、响风、视频动态……从2013年开始做第一个短视频产品「微视」以来,腾讯进入短视频赛道已有7年。
即使是微信自己,这也是第三次尝试短视频了(前两次是小视频和视频动态),可见腾讯和微信对短视频的重视程度。
视频号,其实是马化腾和张小龙对短视频的最后一搏!如果视频号不能成功,那短视频的这场战役,就没微信什么事了,微信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抖音快手们不断夺走更多的流量和使用时长。
当然,如果视频号能够迅速崛起,那微信就可以准备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视频号与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甚至可以一马当先——那是一个最好的未来。
04
短视频焦虑症,你有吗?
最近,有太多的朋友、粉丝问我视频号怎么开。看来大家开视频号的心情很迫切。说到心情的迫切,估计没几个人比下面这个小姐姐更迫切了。
某天,有个小姐姐问我:「有人说可以帮她开通视频号,要付200块,是骗子吗?」我回答说是的。
她又说:「对方还承诺通过不了退款的。」
我就给她讲了一个古代的故事:有一位大师自称能隔空改变孕妇肚子里孩子的性别,如果生下来的是儿子,那收的费用就不退了,如果生下来的是女儿,那就全额退费,生意特别好,很多渴望生儿子并且最终真的生了儿子的人对他感恩戴德,自发的都在给大师介绍客户。
这个原理就是幸存者偏差理论。即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之后的结果,忽略关键信息。
视频号还在内测中,有机会被随机灰度发布入口。骗子利用的就是幸存者偏差理论。
小姐姐听完之后,对我说:「谢谢刘老师的分析,但我还是想试试!」
我崩溃了……
05
视频号开通不了?开通了没法认证?信息流里的关注按钮怎么取消了?为啥不能全屏显示?没有快进暂停键?
视频号的种种做法,保持了微信一如既往的克制风格,甚至我觉得视频号是更克制了。关注度越高,视频号就越克制。视频号越克制,就说明微信越重视。
反过来说也对,微信越重视,就会对视频号越克制。首先这是个流量围猎的问题,微信的每一个大动作,都会有一堆人围着看,只要微信有一个小失误,马上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扭曲。其次,对于微信来说,流量不是问题,也不是关心的焦点,他关心的应该是用户的感受和在微信生态里生活的质量。
微信在严重的焦虑症期间还能这么克制,是值得敬佩的。
06
你有短视频焦虑症吗?如果也有,衷心祝愿你的短视频焦虑症,早点治好。
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过不了多久,还会有新的焦虑症,在等着你。有了新的焦虑症,旧的焦虑症就会不治而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