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
01
下午和人谈事,微信弹出一个视频通话邀请。看了一下名字,不熟,好像是在近期某个活动上加的微信。
我猜可能对方按错了,于是挂掉,继续和朋友谈事。岂料不到两秒钟,邀请再次响起。再挂掉,再响。
受了这个刺激,有些莫名其妙,对谈的逻辑链条都给掐断了,情绪瞬间就变得很坏。心里居然冒出句广东话,丢你老母。
02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讲究进退感与分寸感。
这是很微妙的平衡术,善于此道者给人八面玲珑的感觉,到哪儿都招人待见;用不好的,则给人唐突感或距离感,用「不得体」形容再准确不过。
但是无论面对什么人,人的感觉都是相似的。我们会尽量地避免交浅言深,对突如其来之事心怀戒备,碰到新结交的朋友以最轻微的方式与对方接触。
恋爱史丰富或相亲较多的人对这方面的细节感受最丰富,能够择善而从。男女之间的试探与渐进式的关系发展,几乎涵盖了人类关系中所有的阶段。
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的第一感觉,带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从躲躲闪闪的迂回,顾左右而言他的婉转,到不经意地身体接触,乃至两情相悦后的顺水推舟,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心理过程在铺垫,任何鲁莽或迟钝的动作都会把事情的发展推向另一条路径。
仔细想来,拥有成功的婚姻生活的人,往往也谙熟人际关系。
03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微信中的一些并不熟悉的朋友,是出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加上的,这并不意味着你的鼻子可以伸到我的面前来乱嗅。
视频聊天是两个人通过电子设备面对面对谈,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亲朋好友不宜乱用。
古人说,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不同的人之间的亲疏与相处之道有所区别。这就是人伦。
04
电子通讯设备把过去的社交模式颠覆了。
一度爆棚的微博,其中的大V有上千万关注者,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粉丝跟当事人毫无关系。
这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对称,或者说构成了大量的单向交往模式。在经济学中,被称作注意力经济。
那些关注自己偶像的人,并不要求得到回报。只有相互关注,行为上互动,才可称为社交,否则叫依赖。无论是依赖者还是被依赖者,深入思考,总有一丝悲剧的味道。
到了微信时代,又发生了一次变化。
它取消了微博那种四仰八叉开门揖盗的模式,来访者需要敲门,主人发现对方是熟识的人,才会请进来做客。
假如不认识,有其他的中间人做引荐,也不妨。
对那些寻不到你的住址,找不到你的私人微信号的人而言,很可能互相听说过,但走不到一起。
虽然微信开发了公众号这个功能,但关注者与公众号的持有者并不具有私人性质的交互性。
05
是不是进入你的微信好友圈,就成了座上宾,可以享受所有待遇呢?那太不是了。
在微信世界中,朋友是分诸多级别的,亲人,同学,老友,情人,商业关系,乃至点赞之交,最淡的就是「加了级别」的好友。
假如把其中的人移到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模式差异性很大,有的可以无理由地叫你请他吃饭,有的可以同你开很荤的玩笑,有的可能碰上只是面面相觑,想聊点什么起不了头,无语凝噎。
还有这么一些人,不在你的微信好友列表中,但是你时常想念失散多年的故旧,一旦找到且加上,段位自然飙升到最高级别。
那些加了微信,就以为彼此之间关系是无话不谈无所顾忌的,是认知上的错误。
有人说,两个刺猬想要亲近,就会彼此扎到对方。这倒还好,怕就怕那种没有刺,身上穿着一身软绵绵的衣服的人,忽然与你亲近起来。其实都是绵里藏针。
按照常理推断,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不能看清楚的话,必受其害。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陌生的问候总让人心慌意乱。
06
按照中国的传统,我们最讲究人与人的关系,不大关注人与物的关系——没发展出科学来。
这就发展出一整套复杂精微的修身之术,讲求诚实,信用,恻隐和仁爱。人与人之间亲疏有度,尊道贵德,趋利避害,其中最有效的箴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些很冒失地给不熟悉的人发视频聊天请求的人,倘若面对类似情形,你会接受吗?
07
决定两个人交往模式的是与其相关的「连续的历史事件」。
共同的经历,情感的相互付出,行为的互助,无数美好的记忆,这些共通的情绪占有两个人,他们在一起才能亲密无间毫无芥蒂。
共同拥有的连续的历史事件越少,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度就越低,彼此的距离就越大,交往越需要讲求分寸。
这不是碰巧加了微信就能瞬时构成的——对剧烈的一见钟情的人例外。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是随时间的轨道缓慢堆积而成的,通向意识深处,构成了与此相关的理性认识。
假如一个人对我不构成理性的认识,我看不清他,必然会敬而远之。
在此我奉劝那些动辄要与我视频通话的朋友,不要这么做,你会让我陷入恐慌的。语音通话亦如此,虽然程度轻了一个量级。
有话慢慢说行吗?上来就跟我洞房花烛夜,我也不敢答应啊!
▴注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后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