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
01
To c, or not to c: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个c是confidential,中文意思是「保密」。
在如今这样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衣食住行种种,每天产生庞大的数据,隐私问题也随之产生。依照习惯性的思维,个人隐私当然要保密。
02
警察:你好,是滴滴公司吗?
客服:是,请问有什么能为你服务的?
警察:我是警察,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一位女士坐贵公司的平台上订车失联,能配合提供这辆车的车牌号吗?
客服:请耐心等候,安全专家会介入。
40分钟过去了。
客服:该乘客取消了订单。
警察:上车后可以取消订单,所以取消了订单并不表明没有上车,情况紧急,请帮个忙。
客服:不好意思,按照规定,这个忙帮不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
警察: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一位女士坐贵公司的平台上订车遇到危险,寻求警方帮助,能提供这辆车的车牌号吗?
客服:对不起,需要3-4个小时才能有查询结果。
警察:我是警察,情况非常紧急,不能快一点吗?
10分钟过去了。
客服:请提供介绍信以及两名民警的警官证。
10分钟过去了。
警察:介绍信及警官证已经发过去了,请速速提供信息,不能再等了。
10分钟过去了。
警察收到了信息。
03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警察。
在影视剧里,警察办事通常是畅通无阻,身份一亮,谁敢不配合,可谓八面威风。
然而,碰到滴滴客服,警察就悲催了,哪有威风可言,差点就要哀求了。
我们也见识到了傲慢的客服。按常理,客服就是无条件为客户服务,客户就是上帝,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俨然客服才是上帝,客户只能低声下气。
「以隐私的名义」,不愿意给出车主信息,这招出得厉害。
听起来,非常的合理,个人隐私嘛,应该保护,怎么能随便透露呢?
然而,从群众的反应来看,似乎没有人认可这种做法,民意明显是倾向于批评这种保护。难道是民意错了吗?
当然不是。
保护个人隐私没有错,但是如果这个人具有危险性,并且被嫌疑正在或者已经发生危害社会的时候还去坚持对这个嫌疑人的信息的保护,显然是过头了。
所以,滴滴后来饱受舆论压力,也算是自找的麻烦。
04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X先生却愁眉苦脸。
他的好友Y感觉X好像有心事,就问X心中有啥烦恼。
X先生什么都没有说,把手机给Y看。
原来是华住旗下多个品牌酒店的数据「裸奔」,被人放到网上叫卖。
Y先生:真不可思议,这么多数据都泄露了。
X先生:是啊,而且据说数据库连接信息被放到了Github上,简直是蠢到家了。
Y先生:是啊,这样的技术人员,应该被开除掉。不过,你为啥不开心?
X先生:最近,我去住过一次。
Y先生:最近?有什么特别么?
X先生:你好好想想?就是我和我老婆说咱们一起打牌的那次。
Y先生:你说的是七夕那天?哦哦,我懂了......
X先生:哎!那天真该和你去打牌。
05
华住裸奔的数据量还不小,足足有5亿之多。这些数据,涉及到了1.3亿人。
哎,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陷入了惶惶中。
如此之多的用户数据被泄露,可见用户隐私在商家眼中是多么的无足轻重。虽然曝光数据的人在违法,但是就像《皇帝的新装》故事里的那个小孩一样,这个人讲了一个真相,用户数据裸奔的真相。
如果是黑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数据也就罢了,在这个故事里,据说根本就不需要黑客,普通程序员都能拿到,难怪说是数据裸奔。
难以想象,个人隐私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着!
06客户数据保密这件事上,滴滴和华住,走了两个极端。华住让你的开房信息满天飞,滴滴就做的很好,警察要都不给。
滴滴公司,铁板一块,不给数据,原因嘛,商业保密的需要,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
华住集团,数据太没当回事,一不小心被告知于天下,害得不少人为此而惶惶终日。看上去有保护,实际上就这保护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滴滴公司,遇上人命关天的大事,还是固执的坚持不给,不给看,不给看,就是不给看。
华住集团,虽然没有主动给人看,但是没有真正有效手段的保护,就相当于没有保护。
滴滴公司,保密得极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可能比国家保密机关还做得好。
华住集团,保密等于没保密,保了也白保,根本就不是秘密。
对于滴滴,我想说:数据放在你那里,不表示你可以独占,出了事还得出来道歉,何必呢?在人命面前,个人隐私再大的事都是小事。
对于华住,我想说:数据放在你那里,表示你责任重大,需要好好保管,不负责任的话,迟早要出事。万一有人受到伤害,再小的事都会变成大事。
07
社会日益数字化,个人的隐私数据来源于生活,也影响生活。对于存储这些数据的公司而言,责任大于权力,而不是相反。
数据能给谁看,不能给谁看,该如何保护,需要社会来制定规则,也需要公司来遵守规则。
就目前而言,个人数据急剧膨胀,指数级增长。然而,相关的规则,却跟不上它的脚步,如此造成看起来像一个数据的「蛮荒年代」。
在一个缺少规则和秩序的体系里,肆意妄为的行为,自然不可避免,因为除了舆论的压力,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手段来制约。
在个人隐私数据这件事上,真心觉得:数据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成了他们的。
▴注释: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后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拥有独到技术优势的台积电,迫使美国芯片低头,接受涨价要求
- 这个双11,品牌力和经营力,京东帮品牌们一站拿捏
- 加码电站硬科技,阳光新能源重磅发布电站“魔方”技术平台
- 李彦宏眼中的AI之路:泡沫不可避免,要成为1%
- 某“口红一哥”带货越来越贵 妈妈内衣涨4倍 百元以下洗发水消失
- 刚筹建28纳米芯片工厂,印度就吹更大的牛,将在8G领先全球!
- 骁龙8G3手机纷纷降价,这些手机已降至2000元,双十一值得买
- 绿色领航 数链未来 2024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开幕
- 困境中的哪吒汽车:起了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
- 净利 下跌,从九阳股份近三年的业绩变化看企业面临的困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