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行业的发展,终端与应用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加应用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标准配备,也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三大运营商不仅是信息通信的管道,而且还是内容与应用的提供者,但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传统语音业务收到OTT企业的威胁,逐渐被 “管道化”了。
为了应对此种变化,运营商随机应变,上马了多个互联网产品项目,与互联网企业直接竞争,但多发展势头低迷,影响范围较小,吃力不讨好,电信运营商如何转型呢?显然,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危机感
三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也曾辉煌过;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辉煌时,运营商的发展落后于互联网企业,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最早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刚开始的辉煌产物,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抢救了一大批的互联网公司,帮助几大门户渡过了互联网寒冬时期。“移动梦网”模式被视为本世纪初最伟大的商业模式创新之一,但是苹果的APP Store打破了“移动梦网”模式。APP Store成功地绕开了运营商另辟入口和渠道,打破了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的掌控。
如果这仅仅是开始,那么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交应用的发展则可视为是对运营商的全面进攻。受OTT业务的影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3年前两个月电信业务运行数据显示,1-2月国内短信同比下滑10.6%,语音ARPU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
为减缓“被管道化”的危险,中国电信研发了 “翼信”移动通讯应用;中国移动整合飞信和飞聊,拟推出全新的移动IM产品;而中国联通也在现有IM产品“沃友”的基础上升级其IM产品。根据凤凰科技的调查显示,64.63%的网友表示“不看好”运营商思维做产品,“注定失败”。确实,产品推出后还是面临用户活跃度不高、用户体验不佳等瓶颈。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第一,这一类产品的定位和微信、陌陌等定位相近,作为一种模仿跟风产品,运营商可是无异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不能打击微信、米聊、陌陌等,反而分流了短信的业务。第二,运营商推出的产品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三大运营商推出的产品捆绑客户,无法融会贯通,实现共同分享,这样子实际可挖掘的用户数量降低了。
移动互联网年代,留给电信运营商的诱惑和机会的确是个难以抉择的考题。
运营商发力APP应用市场 平台化趋势明显
如何提高用户粘性,重塑通信老大的形象呢?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打造精品应用成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的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目前,移动、联通、电信都有应用商店,也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应用。
广东联通基于联通总部的体系开发了五大类移动互联网产品,包括与新浪微博合作的“红围脖”、智能通信平台“云雀”、手机视频平台“悦TV”、公众应用平台“沃立方”等,所有这些产品都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避开与市场化程度极高的互联网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利用运营商的智能管道和互联网公司的内容或服务,发展至今已获得显著成效。
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3G用户数已达到2.77亿。同时,中国联通3月3G用户数净增433.2万,创下了单月增长的历史新高,其累积用户达到8781.6万户。在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广东联通“WO+开放体系”被用户消费者逐渐认可的过程。
虽然,运营商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品,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同类产品过多的竞争环境,转型平台是运营商不二选择。目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当中,SP/CP和终端生厂商不约而同地进行“平台”战略,这其中平台无疑已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营商。目前据了解,目前电信运营商在探索开放平台上已经深入挖掘方面均推出了各自差异化产品。广东联通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运营商转型的先行者,其持续推进的“WO+开放体系”已基本成形,包括社交、视频、音乐、游戏、门户/生活等几大板块,构建移动互联网差异化流量产品矩阵,可智能地对网络资源实现差异的调度和动态精确配置,具有对用户业务及流量分层管理和控制能力,实现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量可优化、网络可管理、计费可灵活等差异化的服务功能。
据内部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联通已为626家政府机关提供政务信息化系统,用户数超过20万;在物联网、交通物流、汽车、电力等领域构建了以34个标准化行业应用、58个行业解决方案为基础的行业信息化应用体系,企业职员以及其上下游价值链客(用)户约100万户,8750家企业借助此信息系统实现加速转型;全省近2132家教育、医疗、银行、券商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信息服务大众用户超过120万。
然而开放对习惯作为掌控者的运营商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开放的度、开放平台的安全、用户的关系和盈利模式,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开放平台无差异性产品。实际上运营商开放平台可以实现的东西,互联网开放平台同样可以做到,如何做出差异性和特点来,也是运营商开放平台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