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互联网巨头们在文娱市场的表现异常活跃。特别是阿里巴巴,在最近一年时间,投资并购动作更是不断。最近的一起并购案例就发生在今年3月份,当时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国内最大的娱乐票务营销平台大麦网。
而在最近,大麦网举办收购之后的首个战略发布会,公布的第一件事就是实现对大麦网的品牌和业务的全新升级,在大麦网的基础上扩展升级为现场娱乐事业群,涵盖大麦网、MaiLive、麦座三项主要业务。那么,阿里为何要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在我看来,阿里有三个层面的考虑:
第一,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有利于阿里圈定“现场娱乐”市场,持续强化在这一领域的行业领导力。
所谓的现场娱乐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到达现场才能够享受到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大麦网提供的包括演唱会、音乐会、话剧戏剧、体育比赛、儿童亲子活动等。实际上,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现场娱乐正在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到演唱会、音乐节的现场、更多的人开始接触话剧、戏剧等现场娱乐内容。据大麦网CEO张宇介绍:一手票务市场在2016年的市场规模大概为120亿,较2015年增长30%至40%。
因此,对于已经拥有大麦网这一优质资产的阿里大文娱来说,掘金这一市场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好大麦网这一张王牌,最大程度的挖掘大麦网此前在行业沉淀十几年的品牌和业务资源。而将大麦网的基础上升级扩展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其实就是将大麦网、MaiLive、麦座等三大主要业务板块的战略地位前置,让其成为在大文娱板块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现场娱乐事业群中的三个板块其实等于是阿里在现场娱乐行业的三条业务发展主线。其中大麦网为各类现场娱乐赛事提供票务营销服务,提供的是“管道”服务;而MaiLive则注重于赋能现场娱乐行业的新人和新IP,则为行业持续提供新生力量,充当“蓄水”作用;而麦座则为演出场馆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则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添砖加瓦”,三者并驾齐驱,形成链条式服务,一起成为阿里掘金现场娱乐市场的三驾马车。
第二,将原大麦网升级为现场娱乐事业群,其实也是大麦网开始完成融入到阿里大文娱板块的一个明显标志。
此前,在阿里对大麦网完成收购后,阿里曾表示将让大麦网与阿里音乐率先实现业务打通。而根据阿里大文娱集团秘书长兼大麦网CEO张宇在发布会上介绍,大麦网目前在产品上不仅已经完成了虾米音乐、淘票票等大文娱板块的业务接入,而且与阿里巴巴电商业务也已经有很多合作。
不仅如此,新成立的现场娱乐事业群还实现了与阿里人员互通,主要业务负责人也分别来自大麦和阿里系。显然,经过六个月的整合之后,大麦网宣布升级为现场娱乐事业群,这其实意味着阿里对大麦网的收购后的第一阶段的业务整合工作基本宣告结束,而接下来就将进入到业务 融合阶段。
第三,现场娱乐事业群的成立将使得阿里大文娱板块的版图更加完整。
众所周知,阿里在去年成立大文娱板块,将包括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等全部整合其中,再加上刚刚成立的现场娱乐事业群,使其成为涵盖文学、游戏、影视、体育、音乐、娱乐演出等在内全方位文娱平台,使其基本上能够满足用户所有的文化娱乐需求。
而这次在大麦网升级为现场娱乐事业群的同时,新大麦还同步启用新品牌形象及定位,并提出“去现场、为所爱”的全新Slogan,瞄准的是现场娱乐这一新风口。这意味着新大麦的战略地位提升,其深耕的现场娱乐市场与阿里大文娱板块旗下的其他几大业务并驾齐驱,都将成为阿里持续发力大文娱市场的重要拉力,从而也使得阿里大文娱板块的版图更加趋于完善。
高管悉数到场,阿里为何如此看重现场娱乐事业群的成立?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麦网的战略发布会上,除了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秘书长兼大麦网CEO张宇等两大重量级嘉宾到场之外,包括阿里影业CEO樊路远、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群总裁杨伟东、阿里音乐董事长宋柯、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黎直前、阿里体育COO余星宇等大文娱板块的高管竟然几乎全部悉数到场,力挺现场娱乐事业群的成立。由此可见阿里大文娱集团对于这一业务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那么,阿里为何如此重视现场娱乐事业群的成立?到底又对其寄托了哪些厚望呢?
首先,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旨在打造行业的基础设施,阿里为进一步拓展现场娱乐市场寻求破局之策。
前面提到,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人们观演休闲娱乐需求趋势日渐增长,但是从市场规模来看,120亿的市场规模却并不特别耀眼。而在阿里看来,阻碍市场未能进一步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现场娱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在这次大麦网战略发布会上,阿里一方面宣布一期投入5亿元来升级麦座系统,强化票务销售、内容服务、数据服务、金融服务和营销等五大能力,改造超过1000+传统演出场馆。另一方面现场娱乐市场上IP匮乏所致也是阻碍现场娱乐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个原因,所以阿里还同时宣布整体投入超10亿元,联合阿里影业、优酷、阿里文学开发IP,并与孟京辉、田沁鑫等知名话剧导演,发起“聚光计划”,挖掘新人和新IP。
实际上,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阿里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并投入超过15亿巨额资金,并不是简单的“圈地运动”,而是希望通过基础设施的打造和完善,做大现场娱乐市场这个盘子。而在市场逐步壮大的过程中,作为市场的引领者和主导者,自然能够得到最多的受益,这是阿里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的重要商业逻辑。
其次,现场娱乐事业群将成为阿里大文娱板块从平台到生态,从线上到线下的落地实践。
过去互联网公司的打造商业模式的固有思维是平台思维,即将所有的用户资源汇聚在一个平台上,使其成为一个用户入口,在其基础上形成商业模式。而在当下,当互联网巨头们都拥有一个或数个平台之后,考虑的则是如何将不同的平台实现协同效应,保证平台之间资源共享和业务互助,从而使得平台之间形成联动效应,从而创造在产业链上下游都能够受益的生态系统。而对于阿里大文娱集团来说,其旗下的诸多业务都早已是平台级产品,比如优酷土豆是互联网视频平台,大麦网是娱乐票务营销平台,UC是数字媒体平台等等,而如何将这些平台实现有机的整合,使其业务和用户互通有无,则是阿里大文娱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实际上,阿里大文娱发力打造的生态系统威力已经开始显现。比如不久前黑豹乐队30周年演唱会的火爆盛况,背后其实就有来自阿里大文娱生态系统的“神助攻”,门票由阿里大文娱旗下的大麦网全网发售,演唱会的赞助商虎牌保温杯则由阿里旗下的授权宝平台从中牵线,而优酷和手机淘宝则对演唱会进行现场同步直播。
而新成立的现场娱乐事业群无疑又是一块最佳“试验田”。阿里大文娱董事长俞永福在发布会上就开宗明义的提到:大麦是打通大文娱板块线上线下的关键环节。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线上,大麦网是国内最大的娱乐票务平台,而在线下,则有旨在培养新人和新IP的现场音乐子品牌“MaiLive”,以及为演出场馆软硬件解决方案麦座。而这三个业务板块组成现场娱乐事业群,不仅将能够为现场娱乐行业提供从内容出品、渠道触达到落地服务的一站式平台,而且也能够打造出现场娱乐行业的全新生态。
最后,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也是阿里持续加码发力大文娱产业的又一积极表现。
前面提到,阿里在这几年开启“买买买”模式,展开大量投资并购动作,广泛布局了文学、音乐、影视等相关业务。而在2016年以后,阿里则开始了整合步伐,特别是在2016年6月宣布成立大文娱板块,更是将文娱业务作为核心战略业务进行发展,将原来收购回来的文学、音乐、影视、娱乐演出等相关业务进行 整合,逐步形成行业领先的文化娱乐产业矩阵。而目前看来,阿里大文娱并未停止吸收新鲜力量,持续扩大文娱版图的步伐。今年3月份收购大麦网并在最近将大麦网升级为现场娱乐事业群,可以看到阿里大文娱版图依然在持续扩大当中,这其实是阿里持续看好未来国内文娱产业市场发展前景的明证。
实际上,国内的文娱产业的确正在进入到“黄金时代”。因为当前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市场增长层面,文娱产业都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国家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2020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另一方面,文娱市场的规模增长迅速。根据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发布的《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前瞻》报告显示,国内文娱市场规模在2020年有望达到一万亿元。显然,这正是阿里持续加码发力大文娱产业的信心来源。
结束语
在大文娱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阿里与腾讯双雄争霸的局面,此前两者通过投资收购进行的业务布局已经相当完整,而下一步比拼的是谁能够更好的将这些内部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包括用户数据的打通,业务的联动以及营销的协同等等。在这一方面,阿里在互联网巨头当中首先成立大文娱板块进行各平台之间协同发展,以及在今年升级大麦网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开创全新的现场娱乐新生态等种种举措,无疑将为其赢得较大的先发优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