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没有死,只是“去伪存真”了

2018年过去了,网约车平台们不会怀念它。接连发生的两起顺风车乘客遇害案,至今仍如一道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出行市场的头顶。

在出行市场,“顺风车”三个字俨然已经成为不可触碰的禁忌,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占据网约车市场90%份额的滴滴,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从2018年8月宣布在全国范围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至今已有5个月时间,滴滴顺风车丝毫没有重启的迹象。

事实上,2018年为出行安全踩下急刹车的不只是滴滴。5月份“空姐遇害案”发生之后,上线不到一年的百度地图顺风车业务宣布停止运营;8月份浙江乐清女乘客遇害案发生后,高德地图悄然下线顺风车业务,彼时距离其业务上线不足半年;2018年4月才拿到“网约车牌照”的携程,刚开展顺风车业务就被迫叫停......

唯一例外的是2014年底以拼车业务闯入出行市场而后又上线出租车业务的嘀嗒出行。2018年5月“空姐遇害案”发生后,嘀嗒出行主动下线了具有社交功能的“结伴频道”,但其顺风车业务始终处于运营状态。

嘀嗒出行的例外,隐约能够说明监管层对于顺风车的态度并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事实上,监管层对“共享出行”一直以来都持鼓励态度,2016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专门对“顺风车”做出了定义,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

“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监管层所鼓励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顺风车,而非以顺风车之名行网约车之实的伪顺风车。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顺风车”的边界不被扩大。

顺风车“去伪存真”

2019年1月4日,嘀嗒出行推出《嘀嗒顺风车合乘公约2.0》,其中特别明确了顺风车的定义,强调了“网约车”和“顺风车”的本质区别。即一方面顺风车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另一方面顺风车的定价以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为导向,价格基本上只有快车价格的一半,并且每日的合乘次数也有限定。作为共享出行模式的一种,顺风车业务在国内已经开展数年之久,现在才回过头来明确顺风车的定义,多少让人觉得奇怪。

奇怪,也不奇怪。奇怪的一面在于,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乘客,其实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顺风车”的定义都心知肚明,监管层也曾对“顺风车”做出过定义。如今嘀嗒出行再次对顺风车做出定义,难免让人感觉有些奇怪。

不奇怪的一面则在于,尽管顺风车的定义自始至终都很明确,但过去几年顺风车平台中存在大量的专职营运司机,以“顺风车”之名行“网约车”之实。顺风车与网约车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乘客对顺风车的概念认知也因此被混淆了。因此,再度明确顺风车的定义也存在极大的必要性。

与快车、专车等业务相比,顺风车对司机而言似乎有着更低的审核准入门槛,这意味着司机群体的鱼龙混杂和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一。因此,对乘客而言,顺风车意味着更低的安全系数,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但在明知顺风车安全性较低的情况下,仍有大量乘客选择顺风车?难道是因为乘客愿意为了低价而牺牲安全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对于乘客来说,选择网约车的目的在于解决自身出行需求,如果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同样能够满足出行需求,乘客实际上对不同车辆的性质和概念是没有判断标准的。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乘客是将顺风车视为一种更为廉价的网约车来选择的。

很显然,顺风车市场陷入混乱的重要原因在于“真伪顺风车”的共存。“伪顺风车”由于司机规模庞大,素质良莠不齐,有着极强的不可控和不确定性,安全隐患自然也更大。而那些以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的车主,以分摊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为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顺风车,安全系数自然也更高。

因此,嘀嗒出行在这个时间上再次明确顺风车的定义,为顺风车市场“去伪存真”,对监管者和其他网约车出行平台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和借鉴作用。

既往不咎则乱象难清

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不足,为网约车市场带来的代价是沉重的。据财经杂志报道,2017年顺风车业务为滴滴贡献的净利润高达8亿人民币。对于这个数据,滴滴方面并未予回应。但砍掉顺风车业务,对滴滴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其他诸如高德、百度地图等平台,由于网约车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被滴滴占据,原本寄望开展顺风车业务在出行市场分一杯羹,结果也在无奈中黯然退场。

回头来看,涉嫌非法营运的“伪顺风车”在过去几年的网约车市场中,是客观且普遍存在的,并且也导致了许多不可挽回的沉痛后果。从法律的层面来讲,对曾经涉嫌非法营运的顺风车可以“既往不咎”,但对网约车平台在管理、安全措施、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既往不咎”,就无法保证出行市场未来不会再次出现乱象。

在我看来,网约车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网约车平台各项业务边界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文提到的“顺风车”跨越边界接揽“网约车”订单。反过来,专职的网约车司机也可以接顺风车订单,两种情况在过去的网约车市场是同时存在的。二者边界的模糊很容易导致服务质量和体验的混乱,进而引发司机与乘客的冲突。

举例来说,部分搭乘顺风车的乘客在享受顺路合乘低价的同时往往又希望享受快车、专车的服务待遇,而司机觉得顺风车本身就不赚钱,自然无法保证服务。由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这种心理错位引发的冲突不在少数,问题的根本便在于业务边界的模糊。

二、网约车平台在车主审核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缺失。

过去,大多数平台对车主资质的要求仅限于驾照、行驶证、身份证等硬性条件,许多还采取机器自动审核模式,一方面导致了较低的注册门槛,另一方面也无法完全保证车主递交资料的真实性。此外,针对平台已有车主缺乏有效的阶段性考核和管理机制,因而无法形成较强的约束力。这一点或可以通过接入征信体系等方式来解决。

当然,进一步加强审核和管理机制,对网约车平台而言意味着潜在车主和市场份额的流失。嘀嗒出行负责人曾坦言,部分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经审核或不经全面审核就可以让车主接单的方式曾让嘀嗒顺风车失去过一些车主和市场份额。但出于安全的考虑,嘀嗒出行将平台的社会责任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三、网约车市场长期以资本为驱动、利益最大化为导向。

网约车平台本质上是一家商业化的平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利益的最大化要以安全为基本前提,不能因为追求利润节省或削减安全建设的成本。在去年两起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包括滴滴在内的网约车平台并未设置一键报警、全程录音、实时监控路线等安全措施,因为对平台方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运营成本。

唯有从根本上找到网约车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才能真正肃清乱象,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为出行下半场划红线

2018年,对于网约车行业而言无疑是有着转折性意义的一年。出行的安全性,在这一年被网约车平台们摆到了史无前例的位置。嘀嗒出行在此时用《嘀嗒顺风车合乘公约2.0》为“网约车”和“顺风车”划清界线,在我看来同时也是在为出行市场划下一条安全红线。

嘀嗒出行的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嘀嗒顺风车自创业以来一直有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安全为导向开展顺风车业务,二是坚持做合法合规的真顺风车。”2018年,在各网约车平台纷纷下线顺风车业务时,嘀嗒出行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的例外,从这“两个坚持”中或许能够找到原因所在。

此次嘀嗒出行再次明确顺风车的定义,在我看来是出行市场进入下半场的标志。安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会是出行市场的红线。只不过,过去划红线的是监管方,现在划红线的是被监管的平台方。毕竟,相较于外部监管,平台方的自律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1-29
顺风车没有死,只是“去伪存真”了
因此,嘀嗒出行在这个时间上再次明确顺风车的定义,为顺风车市场“去伪存真”,对监管者和其他网约车出行平台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和借鉴作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