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国内垂直的母婴电商领域也是如此。
目前,国内母婴行业内的玩家有红孩子、宝宝树、蜜芽、辣妈帮、摇篮网等。但前有红孩子的衰败,后有辣妈帮“荷花亲子”项目的关闭。虽然,随着二胎开放、消费升级的诸多行业风口和政策利好,母婴电商成为近几年资本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但用户周期、标品毛利等长期难题,使得一些迅速蹿红的母婴电商时常显现出后续无力之势。
然而,近几年,贝贝网作为母婴电商领域的新势力,却未陷入母婴电商的“历史魔咒”。自2014年4月成立,贝贝网用两年半的时间,成为坐拥超过5000万妈妈用户,千万级月活用户的母婴电商平台,位居垂直母婴电商榜首,闯入中国电商TOP5。
在投资人和行业内人士看来,眼下,贝贝网无疑是母婴电商的新贵。到底是什么支持“贝贝网速度”?
在今年10月11日,贝贝网主办的2016中国母婴峰会上,贝贝网CEO张良伦首次提出了”妈妈经济概念。其的核心观点就是——每个妈妈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整个“妈妈经济”将围绕妈妈人群进行业务拓展,包括给小孩买东西、给妈妈自己买东西,给家里买东西,成 为“大母婴”市场新的经济助力增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妈妈经济也是贝贝网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的重要命题。这是一个走出母婴历史困境的新解决方案。而且,未来的“妈妈经济”大潮中,还将有一个十万亿的“盘子”,从业者又该如何来切?
1、想说爱你不容易:前人的三座大坑
现实中,在2015年之前,国内的母婴电商已经涉足者众多,因为大家都认为,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做“女人+孩子”双重生意的母婴电商自然是一座大金矿。
但是母婴电商领域却一直存在“短寿”、“烧钱”的显现,其核心症结有三:
其一,链条最上端的产品很少能让用户放心使用,网络上更是假货横行,加深了用户的不安。
其二,母婴电商行业90%的收入是奶粉和纸尿裤所带来的,品类很难有大的突破。奶粉和纸尿裤是高度品牌化标准产品,价格透明,敏感,不促不销,烧钱不断。加上综合电商平台京东和阿里的截流,让母婴电商陷入困境。
特别是,当时随着京东和阿里壮大,这些综合平台赢家通吃,流量、物流、供应链都是难以克服的短板。
其三,过去,母婴电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口红利,尤其是妈妈群体对奶粉纸尿裤此类标品的品质、安全需求的“痛点”,促使一批依靠跨境、标品起家的母婴电商崛起。但这样的“痛点”现象难以持续,妈妈用户消费周期短,孩子3岁之后,用户再度自然流失,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电商用户成本增加,母婴电商往往再次陷入困顿。
此外,这些通过跨境起家解决刚需或以母婴社区切入回归电商的玩家从一开始变现就被标品、用户流失问题绑架,走上了“烧钱”模式之后便很难转型做更多布局。
正是这些大坑,让母婴类垂直电商行业没有出现一个明显占据大量份额的垂直巨头。
2、以人群定位,从痛点到尖叫点
也正是看到了各种大坑,贝贝网采取了新的进攻方式,开启母婴2.0新时代。
针对三大核心症结,贝贝网给出了化解的招数:
第一,贝贝网本身采取“自营+联营”模式,而所有奶粉纸尿裤都是自营的,从而保证正品,让用户放心。
第二,贝贝网从“妈妈人群需求”出发,主打多品类多业务,而不是只关注奶粉纸尿裤。既然奶粉纸尿裤等标品不赚钱,那就另寻蹊径,以”非标“为切入口,再反哺其他品类,从而完成造血,打破烧钱魔咒。此外,奶粉纸尿裤的需求本身只是阶段性的, 而童装童鞋这些非标品的需求却更为持续,有利于用户周期的延长.
第三,对于“用户周期短,人口红利消失“ 的顽疾,贝贝网依托的”妈妈经济”背后的”家庭需求”,以及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类需求的增加,最终趟出了一条新路。
本质上,贝贝网是走“分众电商”的模式,将母婴焦点集中于“人群”,而非“品类”,这样就可不仅仅局限于“奶粉纸尿裤”等品类。而且,围绕妈妈人群,做其孩子家庭等业务拓展,包括与妈妈人群相关的美妆服饰,与家庭相关的健康、食品、家居装饰等。三大问题就可随之化解。
作为母婴电商玩家,除了挖掘宝宝需求外,更在于挖掘妈妈自身与家庭消费需求。毕竟,妈妈人群的消费能力是空前的,是普通网购人群的1.4倍,其手中不仅掌握着90%的宝宝消费决策权,更掌握着65%的家庭消费决策权。
这些就是贝贝网的妈妈经济核心:每个妈妈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围绕妈妈人群购买力进行业务拓展,打造家庭消费入口。
熟悉电商行业的人们都知道,垂直电商包含两类:一类是品类的垂直,如化妆品的聚美优品,这类重在产业链整合,将标准品类做出特色,非标准品类做出品牌效应;另一类是目标人群的垂直,可通过挖掘特定人群的核心需求,进行品类扩张,满足用户综合购物。而贝贝网的妈妈经济就是走的后者:不以品类为定位,而是以人群为定位。
从凡客到红孩子再到维棉网等等,众多细分垂直电商相继倒下,沦为先烈。因为其所具有的品类都能被京东、天猫这样的综合性平台所替代。对于品类,大平台能很快扩充,挤压掉垂直电商的生存空间。但精准的、个性的人群,大平台做不来。
以贝贝网为例,解决妈妈用户“痛点”是获取用户的必经之路,然而,这只是行业长跑的第一步,想要在这场“母婴”马拉松中脱颖而出,就要从“痛点”走向“尖叫点”,在解决用户需求的同时,回归零售本质。
此外,整个电商消费,如淘宝、天猫等大的综合平台会被以贝贝网这样以人群定位的垂直电商所瓜分一部分。因为,90后乃至更年轻的新兴消费者,都将会相继成为生育主力军,
她们们以自我为中心,更倾向满足自己这类精准需求的人群垂直电商。近年来,包括阿里京东内的各个大平台增速开始放缓就是一个例证。
3、妈妈经济下,前方的10万亿蛋糕
贝贝网在打法上先主攻二三四线城市,用“正品特卖的方式汇聚集用户。起初以童装童鞋等“非标品”特卖为切入点,并以妈妈人群定位延展到其他品类及业务转向大母婴市场。目前,贝贝网童装童鞋服饰等非标品产品拥有75%的销售占比,非母婴品类销售占比达到35%以上,而且仍在增长。
在我看来,“非标品”切入成为贝贝网的“护城河”。随着非标品增多,订单量随之增长,然后贝贝一方面扩充高端品类提高客单价,另一方面提高佣金,完成造血。最终,别人在烧钱时,贝贝却能盈利,并迅速成为电商的新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贝网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其对“妈妈经济”可行性的最好验证。
当下,母婴行业开始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减缓、行业格局初定、母婴行业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在贝贝网CEO张良伦看来,“妈妈经济”下的母婴行业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细分市场,未来“妈妈经济”的体量将达到10万亿。母婴及中国女性消费的相关报告表明,预计到2017年,美妆、女性服饰、家居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0.7万亿、3万亿、4万亿,那么“大母婴”市场体量将从原本的3万亿扩张至超10万亿。
张良伦说:“换个角度看母婴,十万亿妈妈经济成就移动新战场。”可以预见,贝贝网在“妈妈经济”时代大潮中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更大,因为:第一:平台生命周期会更长,1-6岁甚至12岁孩子的妈妈都是用户群体;第二,非标品将成为新的造血增长点;第三,资本寒冬和品质消费升级下贝贝网更有机会。
如今,贝贝网已经瞄准10万亿体量的“妈妈经济”迅速布局,2016年其GMV有望突破100亿规模,迎来再度高飞。前方,在“妈妈经济”袭来之下,新一波母婴电商高潮也将悄悄逼近。一句话,唯得妈妈心,母婴电商才可期。
--------------------------------------------
本文作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