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的一年已经来了,这距离电商狂欢2016双十一已经一个多月了。而就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双十一的热浪已经过去了,但这家电商玩家却还在披露双十一的数据,Why?
这个玩家就是汽车之家,为何它到此时才公布?是无奈的炒冷饭,还是另有谋局?
1、为何慢半拍?
近日,汽车之家披露了2016年11.11疯狂购车节的最终销售数据,截止2016年12月31日,疯狂购车节最终成交99801辆,同比增长182%,交易总额达152.11亿元。而在截至2016年11月13日24点,汽车之家11.11疯狂购车节订单总量达145434辆,同比增长近170%。
核心的问题是,为何直到现在才公布双十一的数据?要知道,诸如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玩家几乎都在当天双十一结束后的11月11日24点后第一时间公布,以此作为标榜营销的资本,天猫甚至在开始几秒钟、几分钟都第一时间公布数据。
对比,你会发现,汽车之家在公布双十一数据上慢了许多。但慢有慢的考量,这是汽车之家公布的真实数据,而且是连续第四年公布11.11实际销售成绩单。从2013年至今,汽车之家是唯一一家实时公布订单总量、交易总额的汽车电商平台,也是在11.11活动结束后,对订单进行跟踪统计、并披露实际成交数据的电商“独行侠”。
本质上,包括阿里等在内的电商玩家所公布的都只是一种单纯的虚拟数据。因为双十一当天,很多下单的后续并没有成交,包括很多退货情况。据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显示,每年“双十一”电商退货率平均占到销售量的25%,部分商家高达40%。
所以,要真正得出实际的成绩单,最少需要等到一个多月之后。这就和各大公司财报披露一样,比如到11月份才会披露截止到9月份的第三季度财报,如果9月份就披露第三季度财报显然是不科学的。从这点看,也能理解汽车之家为何直到当下才披露双十一的数据了。
现实中,为了满足在线上没有及时订到车的消费者,汽车之家在去年11月19日-12月4日期间,连续3个周末举办11.11疯狂购车节返场线下专属车展,落地近百个城市,进一步帮消费者买到爱车。最终,线下车展共有52240人来到现场,实际成交25632辆,近50%的到场消费者都买到了车。这也算是双十一大促的真实效果,所以数据放到现在来公布也最合理。
2、数据乱象中的冷思考
透过汽车之家的双十一的真实数据公布,我们当思考到更多。
当前在电商领域,数据披露存在的诸多乱象:虚假宣传、缺乏监管、难以自圆其说等等不断上演。很多时候,各家纷纷发表报告,手持各种数据声称自己是第一,让网友摸不着头脑的同时也让业界疑虑丛生。
在数据披露乱象的背后是因为现实利益驱动和商家的虚荣心理,让其有了产生的土壤。且不说,很多数据是被企业内部粉饰包装过的,就连一些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数据也是难以统一。虽然研究咨询机构都希望通过科学调研方法对呈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但有的调研是客户委托做的,所以数据所有权归客户所有。此外,很多玩家在数据解读和公布时,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部分指标数据。
放到电商领域,比如天猫这几年屡屡被曝光数据造假,一些破纪录数据都“早产”了,就是说新闻竟然发布在数据出炉之前。此前,当当创始人李国庆曾公开表示:“数据造假已经成为了电商的普遍现象。”
究其幕后原因,是在电商产业白热化竞争的今天,各大玩家都寄望于通过数据手段树立自己的实力和品牌定位。除了电商平台对销售额的看重,品牌方也对排名看重,加上消费者盲目迷信销量等都间接助长了这一风气。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食品药品类的监管体系,这些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并无严苛的标准与规范,很多时候,业内也对进行更多的容忍与理解。
从这点来看,在这个缺乏诚信的互联网领域,汽车之家能实时披露双十一订单数据、实际成交数据实属不易,并且坚持了4年,背后的坚持与推动数据透明化的努力值得肯定。
在我看来,汽车之家公布出来的真实数据也对其自身乃至对业内也都有另一层涵义。一方面,真实的数据对投资人以及厂商经销商了解汽车之家发展路径都有着参考意义;另一方面,也对整体汽车电商发展的趋势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结束语】
总之,当下的数据乱象当中暴露出来的互联网诚信问题,该引起业界警醒了。而要真正将行业中的数据污流洗涤干净,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平台方、品牌方和消费者、监管机构一起努力。
据了解,汽车之家还会将这种披露双十一真实数据的做法坚持下去。我也期待这股正气能传播的更广一些,先从自己做起,虽是一小步,却是对整个电商领域的一种良性驱动。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本文作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