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相比较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承载体,视频无疑有着更高的营销价值。眼下,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一场短视频的营销思维正在狂野般兴起。
继今年7月份,春秋航空通过微视平台以简单高效零距离的短视频招聘15位准空姐引爆互联网营销之后,近期,CF(穿越火线)、《忍者必须死》、《全民飞机大战》等众多游戏都在微视展开了营销攻势,并通过短视频营销尝到了甜头。
短视频所具有的动态视频以及传播互动的特点,成为这些跨界营销事件出现的重要原因。CF这类网游本身的视觉冲击、以及强参与度,通过与微视的合作,将用户在线上游戏中角色扮演的体验,迁移到线下的娱乐、创意和搞怪,并且在两个平台间形成滚雪球效应,随之带来的高活跃度,也为短视频营销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
1、数据背后的聚散营销魅力
数据会说话:以CF与微视的合作,帮助玩家打造自己的《穿越火线》MV为例。通过牵手微视这一短视频平台,从8月11日到20日,短短10天内,以穿越火线MV为主题的CF特效视频传播量达到近1000万次,累计生成高质量UGC近8000条,玩家们可以说,CF在微视这个新平台上起了一股“CF品牌风潮”。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火爆的营销效果主要得益于CF的知名度和火热度相关。诚然,作为游戏中当红炸子鸡CF自然可以轻松俘获用户眼球。但微视的功劳也不容抹杀,最起码大大推动了这一营销效果。有统计显示,同样是一款CF,但此次CF专版在微视平台上的用户活跃度超过正常渠道的250%。
分析这些爆红数据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用户重合度和短视频传播特点也是此番营销效果的力量根源。
微视是腾讯旗下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偏向年轻,包括众多的90后,喜欢追求新鲜刺激。这和CF等众多游戏的用户群相吻合。90后,热衷虚拟世界,最重要的精神消费纷纷转变为游戏,游戏魅力关键在于“即时反馈”机制:无论动作对错,网游都会即时提供视觉或者听觉的强感官刺激,并且通过设计巧妙的积分回报体系,让游戏者越陷越深欲罢不能。
从传播手段来看,短视频也更容易展示出游戏本身的视觉震撼力,更容易激发玩家的参与体验感。比如,可用水印及特效做个性化的软营销植入,并通过短视频的标签聚合和社区分享,在一聚一散之间,快速形成病毒式传播。
2、生存空间放大带动新媒体营销趋势
透过这次游戏和短视频的亲密接触,让我也感觉到了短视频营销的生存空间即将放大。
现实中,众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抢滩短视频,毕竟短视频将成为营销的未来,这是一个超过PC互联网视频业的新兴市场。特别是“4G”牌照发放,新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加速的到来,将使得短视频成为4G杀手级营销应用。
互联网营销的本质是拉近电脑、手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者说,赋予品牌一定的情感因子,需要用户参与和体验。在和众多营销高手聊天中,笔者得知:短视频制作成本低,在快速化、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天然拉近与年轻用户、玩家的情感和沟通距离,增强用户对品牌印象,再加上视频的模仿效应和分享,使优质内容易激起用户的 参与热情。
在用户的存在感和参与感在内心得到满足,聚集的人气效应即可转化为消费力。真正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将企业品牌深入用户心中,最终以用户在互联网上参与接触信息、形成记忆点,在线下适当场景中触发,拉动营销。
雷军有一著名的营销名言就是:台风口上,猪都能飞。可以说,用户的参与体验就是营销台风。以业内营销堪称大师级的玩家小米为例,用户的参与成为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用户喜欢的参与、体验完成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完成服务,最终形成小米的粉丝文化和品牌力量。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端、社交网络的勃兴,为新时代的短视频营销提供了极其广阔的舞台。这也是技术革命本身带来的营销冲击。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整合营销,就是融合最接地气的流行元素,通过消费者最方便的沟通介质,使用消费者最喜欢的信息方式,最大程度地利用自身资源、以消费者为中心结合自身业务进行互动沟通的方法。
此番众多游戏借道微视短视频营销总体来看是一个不错的战役,短视频让游戏的营销变得更有趣、更省钱,更接地气,对营销效果以有效拉动。
可以预见,未来短视频将逐步拉动这种新媒体营销效应,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所运用,终将迎来广阔天地,营销之术将被重塑,这将是一个大趋势。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