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投行高盛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AI调研报告,历数近年来中国公司在发力AI方向的成就。百度、腾讯、阿里所组成的BAT集团由于拥有庞大的数据集以及合适的规模,被这份报告认为处在AI研发方面的第一集团,报告中提到的“小巨头”公司还包括美团点评、滴滴、科大讯飞等。而在另一份由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人才争夺战》中,也将美团点评称之为AI实力深藏不露的玩家。
美团点评从事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与AI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与BAT的财大气粗不同,美团点评在投入方面的节制作风,也很难令人将其与投入巨大的AI研发联系起来。不过事情总有两面,资本实力并非决定AI研发的唯一因素,如果业务场景足够,其发展存在着强烈的提升效率的需求,在AI研发方面进行大举投入就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了,恰好美团点评正是这样一家公司。
美团点评目前年度购买用户为2.7亿人次,日订单为2000万,仅今年8月酒店的入驻间夜就超过2000万。虽然在市值还远不及BAT,但在业务量和用户数量方面,美团点评已是实质的准BAT级别。更特别的一点是,美团点评的主要业务内容是与日常生活服务相关的高频交易,这已与以往BAT更偏重信息连接的业务属性有很大差别,而线上高频交易对于智能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在客观上倒逼了美团点评要在AI技术方面出现跃进。推动AI研发的最重要条件,在算法和数据之外场景更为重要,美团点评则恰好是从丰富场景切入AI的。
普通的电子商务从下单到履单,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流程,但这一流程在美团点评这里却是更为复杂。外卖业务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首先来自第三方商家的货架陈列是高度动态化的,一个品类外卖售罄后关闭,需要后台系统做出实时反映,其复杂程度远非普通电商可比。物流配送方面,电商的商品配送一般都是按天计算的,最多也就是同城细化到小时,而美团点评的外卖配送则是要细化到秒的,这在技术上是相当难的一件事。
外卖的履约效率,也是呼唤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一个因素。对美团点评来说,人工派单已成为历史,既没效率又无法保证用户体验,造成效率浪费和成本高昂等问题。机器化的实时调度才是未来,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订单的生命周期仅有一小时,越快履单成功体验越好,外卖骑士送餐选取哪条路线,先送哪个后送哪个,系统必须在5秒钟之内给出运算结果供执行。以一个配送区域为例,200个配送员50个新订单,每个骑手有5个已有订单,其单次优化调度的解空间可达20050*10!的规模,这是个复杂程度远超工业领域优化的技术难题。
中国电子商务一个比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并发,“双11”或“6·18”用户蜂拥进入会导致IT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但在美团点评这里,高并发的场景基本上每天都会出现。外卖订餐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每天的大部分订单都会在中午这段时间涌现并执行完毕,除了线下保持足够的配送力量之外,美团点评的技术系统需要快速地处理这些订单,由于涉及到交易还需保持较低的容错率,更要从运算和匹配中产出效率,而这没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后盾肯定是不行的。
美团点评供应链的超级大脑“O2O实时物流调度系统”,就承担了这一任务,这个系统的运作基于包含了数百万历史订单、数十亿快递线路、数千万不同的客户和商家等数据,需要综合考虑订单结构、骑手习惯、区域路况、天气、交通工具、取餐难度、出餐时间、交付难度、配送范围等多类复杂因素并进行精准刻画,实时追踪骑手行进的方向和当前位置,在50毫秒内算出最优化结果。这套系统上线之后,美团目前的外卖履单时间可控制在平均28分钟以内,骑手单均行驶距离从2260米降低至1980米,在订单量上升的情况下,提升了单均履单效率,这意味着相同数量的骑手能够承担更多订单的履行。美团点评在一年前的日订单量还只有500万,如今已到2000万,外卖业务也同比增长了200%,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其在智能化方面的进步。
目前美团点评有301万活跃商家,2800万个POI,年度用户2.7亿,用平台同时连接用户端和商户端,促成两者之间的种类繁多的交易,在技术上是个高度复杂的事情,对于平台的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原本在线下进行的生活服务交易,都被美团搬到了线上,不同的商家,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服务品类,不同的地理定位,不同的结算方式,不同的配送方式,都需要平台通过提升网络协同和智能化程度来加以解决,而这并不仅仅是业务在线就可以了,还要有很强的互动属性。
美团点评的综合技术实力也许不是最好的,这家公司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驱动型公司,但高盛的分析报告仍旧盛赞了美团点评在AI方面的进展,称该公司从酒旅、外卖、金融、到餐综合等业务,都是基于AI开展,并不吝赞美了美团点评具备极高效率的智能调度系统。事实上,推动AI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就是基于场景而生的需求,美团点评是一家有着丰富服务场景属性的公司,就难免对AI技术的研发产生更多需求和渴望,需求有助于其在AI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成为AI领域一个低调的进击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