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是这几年来最不正常的一个产品。大批消费者跑到日本去买成千上万块人民币一只的电饭煲,理由是做出的米饭更香,质量更好。日本记者买了大米现场实测,得出了日本电饭煲与中国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并无差别的结论,但这也没能阻止国人外出扫货的热情。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做不好一个电饭煲,是怎么也没办法让人心服口服的事情。
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
中国生产的电饭煲其实已占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但为人诟病的是在高端市场缺乏耕耘。日前,美的在广州发布了高端产品焖香鼎釜匠心系列电饭煲,率先迈出了迎接消费升级的一步。从国家大环境来看,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人有权也有能力使用更高端的产品,因此必须要有企业去满足这种需求。
做出好吃的米饭,当然与技术有关,如四段立体IH加热,第九代钛金羽鼎釜技术、智能焖香系统,8层钛合金内胆、厚底沸腾环、蜂巢壁、古鼎弧度和蓄热羽翼等,这些基础技术在匠心电饭煲上一点也不缺。但问题是,煮饭是一项颇花心思的活动,这些加热技术、材料技术、匀热技术等,到底能否完全代替人心,煮出真正好吃的米饭。
中国大米产地遍布大江南北,从湖南湖北江苏到河南天津,再到辽宁黑龙江,大米品种不下数百,各有地域特色及优缺点。电饭煲只是器,米才是料,如果只把器做好而忘记了料的特性,这锅米饭也还是做不好的。美的是全国电饭煲市场执牛耳者,既然推出了高端产品,就不会忽视这一点,他们成立了国人营养口味实验室,绘制出全国大米地图,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与材质特点,开发出上千种不同的烹饪程序,用以提升电饭煲的结果品质。
美的饭煲工程师和他的“大米地图”
在没有电饭煲和高压锅的30年前,江南地区煮饭使用铝锅,水和米配好比例直接开煮,水烧得少了之后在炉子上放块铁板将锅置于其上,使用铁板传热逐渐将米饭焖熟。而在北方地区则多采取隔水蒸的办法,将米饭与水放在盆里放进带篦子的铝锅内蒸熟,类似于蒸馒头。这些煮饭方式各有特点,是根据各自产地大米特点做出的最优选择,分不出孰优孰劣。
作为一款电饭煲,要想用相同的烹饪方式容纳数百种大米材料,且地不分南北做出适合所有人口味的米饭,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一设想倒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为了搞清全国数百种大米的特性,美的设立了32个实验室,得出11万份测试数据,归纳出1000多种烹饪曲线,采用联网自动控制技术将这些烹饪方式一一实现。
当然,米饭能够做好吃了这件事,不同的大米还是具有一些共性的。匠心电饭煲采用了第四代多段IH技术,通过电磁线圈对内胆进行环绕加热,大米能在锅中实现720度双向翻滚,实现米饭全面充分受热,吸收更多水分。这种加热方式是可以实现程序控制的,高低快慢均可实现精准操控。理论上说,即便你想吃一锅锅巴,匠心电饭煲也有能力给你做出来。
匠心电饭煲可以实现分段式加热,根据米饭烹饪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加热策略。最后一个环节是焖煮,内胆能在相对高温下保持水分不流失,进而达到柴锅焖煮的效果。这也是为何这款电饭煲被命名为焖香鼎釜电饭煲的原因。当然,用户想要使用别的烹饪方法也完全可以,可通过软件程序自动选择,这原本就是一款要兼顾最大多数用户需求的电饭煲。
美的焖香鼎釜匠心系列电饭煲
还是要感谢某些从互联网杀进来做电饭煲的手机厂商,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才让人们更加明白了基础硬件的重要性。电器互联网化的今天,我们是否需要舍本求末,全力去追逐软件功能而忽视了电饭煲原本改有的基础技术进化呢?能够做出一锅好吃米饭的电饭煲,加热、内胆、材质等这些东西是最根本的基础,把这个建设好了,再通过互联网新技术的引入,生态体系的构建,几个成分协同发力之后,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作为美的来说,之前是很懂电饭煲的,否则也不会在电饭煲市场占据第一的位置,其沸腾技术和焖香技术也申请了国际专利。懂软件,则是美的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面临的挑战了,这个能力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贵的是美的并没有去鼓捣出一些并不实际的软件功能,而是围绕不同大米材质采用不同的软件控制方式做文章,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用户做一锅饭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让这锅饭好吃就行了,你就算能让我在电饭煲上买东西、玩游戏看视频,于我来说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说明,美的是懂消费者的,当然也懂电饭煲,在弄懂了大米的特性之后又能合理使用软件控制技术,增益用户核心需求,让不同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能在一款产品中得以实现,这说明美的的互联网观呈现出一种朴实而实际的特征。传统企业在实施互联网战略时一般都会经过被忽悠的阶段,而美的却能以这种务实态度去拥抱互联网,真正认清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这一本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