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天前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透露,Uber仅2015年就在中国市场烧钱超过10亿美元,因为Uber在中国遭遇了凶猛的竞争对手,他说的当然是滴滴出行。而就在年初的一次战略合作会议上,卡兰尼克则更有针对性地指出,滴滴出行每周要给司机补贴7000-8000万美元,按此计算的话每年仅在这一项的补贴上就要超过40亿美元。
滴滴出行当然出来反驳了,声称自己的补贴幅度远远小于Uber。不过在说这些话的同时,外电传来了滴滴出行再度融资的消息,这一次是10亿美元,滴滴出行估值将从上一轮融资的160亿美元上涨到200亿美元。如果10亿美元融资成功,这将是滴滴出行的第八轮即H轮融资。仅2015年一年,滴滴出行就已融资50亿美元,每一次都打破纪录。但与此前几轮清晰的融资逻辑相比,这次的10亿美元融资却有很多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所有的融资无外乎两个目的:第一,对之前的投资者有个交代,第二,实现对市场的进一步占领。但现在看来,这两个目的滴滴都不太容易实现。
O2O市场确实有其特殊性,伴随着高额融资而来的,是增长并不迅猛的估值。过去半年滴滴出行估值仅增长25%,融资额几乎相当于估值增量,这是个相当奇怪的现象。总结下来,主要原因有四点。
首先出行不是个纯线上业务,无法躺着赚钱,O2O的业务模式需要连接大量的线下司机和车辆,成本扩大的同时,边际成本能否有效下降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是业务上亏损严重,盈利前景并不明朗。Uber去年在华烧了10亿美元,滴滴出行应该不会比这个数字少。从2013年直到2015年前五个月,滴滴仅出租车业务的累计净亏损为6.6亿美元,而快的出租车业务的同期净亏损则为4.72亿美元。2015年9月滴滴出行拿到新一轮30亿美元融资后,现金储备为40亿美元,而这距离7月份20亿美元融资过去只有两个月。
第三是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使得滴滴出行不得不通过持续投入维持市场份额。滴滴出行目前在出行市场的对手不仅有Uber,还有B2C模式主打安全牌的神州专车,刚刚被乐视收入旗下的易到用车等。
第四是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资本寒冬已来临,硅谷的多家独角兽公司近期已被资方下调估值,包括Uber全球在内,在估值方面也都增长缓慢。这些情况,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滴滴出行的估值,因为滴滴出行按通常意义来说,已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在这四个不利条件中,遭遇对手顽强竞争是滴滴出行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某种程度上让滴滴陷入了一个两难的窘境:竞争对手的纠缠让滴滴无暇去完成自己出行平台的商业拼图,但如果迫于压力调整现有模式,又很难对投资人有个好的交代。
滴滴出行目前号称占据了99%的在线出租车市场份额,但其竞争者基本上都集中在专车市场。这里面既有走偏高端路线的神州专车,也有业务上名为专车实则对出租车业务有替代性的Uber。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业务集中在一线城市,目前Uber在全国22个城市开展了业务,而神州专车则在55个城市开展了业务。
2015年滴滴出行和Uber爆发过一些冲突,主要矛盾集中于各自对于市场份额的不同理解。滴滴出行认为,按广义份额来说自己是Uber的10倍以上,这个成绩是可以碾压Uber的。Uber则认为,在核心城市的竞争中自己与滴滴出行差距不大,呈现胶着状态。两方的主张都有道理,不同的是统计口径,相同的以各自为中心的利益取向,以及各自对对方的轻视。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滴滴出行与Uber对彼此的轻视,恰恰说明各自对对方的重视。如果竞争无望,滴滴出行该早一些考虑 商业化的问题,不会三番五次巨额融资,做出要打垮对手的姿态,而Uber也不会在烧了10亿美元之后,暗示要将在其他市场已获得的利润继续输入中国市场。滴滴出行与Uber的竞争,确实是个难分胜负的游戏,但更令人心焦的是,其他对手也包抄上来了。
一直没有参与烧钱大战的易到用车,在被乐视收入旗下之后依靠乐视的背书,似乎也有新的企图。神州专车的模式与滴滴、Uber和易到都不一样,不必为司机和私家车资源争来抢去。神州刚入局时主打安全牌,还因此闹出点故事,但一年过去回头再看,神州专车目前已达到日均30万单,增长速度迅猛,明显是滴滴出行和Uber竞争的最大获益者,成为专车市场的一个重要角色。
过去一年出行市场烧掉的钱超过200亿元,但这200亿元花出去之后,并没见谁被真正打垮,竞争形势却反而越来越严峻了,各个对手倒是越打越强。激烈竞争除了能打压对手外,另一个作用是扩大市场规模,但各大分析机构在2014年公布中国打车账户为1.7亿个之后,再也没公布过2015年的账户数,仅估算出在线打车用户约2.11亿,打车市场的增长速度目前是存疑的。
可在其他对手迅速成长的环境下,滴滴出行和Uber的缠斗还在继续,如果滴滴出行新一轮的10亿美金能起到效果还行,目前看很难达到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所有人都知道,低端打车业务本身是无法实现巨大商业利益的,最多是少亏一些,打车后市场才是商业化的关键。虽然滴滴出行也宣示要做生活平台,Uber也表示要提供一些生活服务,但主业务竞争形势如此紧绷,很怀疑他们能否有精力去更多考虑一些商业化的事情。
政策和监管问题也在步步紧逼,滴滴们过去几年对政策的倒逼,最终也没让私家车做专车这一条合法化,这会始终是挂在整个行业头上的一柄利剑。或许滴滴出行拿到新一轮的10亿美元之后会扩大自有司机队伍和车辆数量,但B2C的神州专车那种重运营模式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玩得明白的,互联网公司滴滴出行能否顺利介入,又是个问题。退一步说,如果滴滴转型成功了,其估值逻辑也会随商业模式而变化,它还会是原来那个估值吗?
如果滴滴出行这新一轮的10亿美元仍旧投入到对对手的碾压与围剿中去,那市场不免又进入另一个循环,不停烧钱,不停融资,不停地膨胀,不停地扩大,把所有人都拉进来当救兵,而时过境迁之后,之前的救兵又要等着他人前来解救。当成吉思汗打到无地可打,再回头去开垦那些已打下来的土地,不知还能有几分从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