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对P2P网贷有步骤实施监管之后,一些正面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出来,P2P网贷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有了更多尝试与探索,单纯的揽用户和低质量跑马圈地已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以科技为驱动力的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
拥有千万注册用户的宜人贷,交易金额已超过100亿元,而其中移动端实现的交易正不断攀升。宜人贷前期在手机上推出借款的“极速模式”,在这份业绩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手机上使用“极速模式”的借款用户,1分钟即可得到反馈回来的预估借款额度,10分钟就能获得审批,将借款流程缩短到极致,极大方便了借款人。
P2P网贷得到出借方和借款方不难,难的是在让这两者的交易能够越来越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交易速度。交易过程既安全又快,是P2P网贷平台的核心价值,也是需要始终努力的方向,这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即便审视一下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你会发现,效率和成本也是永恒的主题,而能够重视这一点的P2P网贷平台基本都已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目前国内P2P平台有几千家,从数量上来说已是全世界第一,但很多平台的路其实是走偏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去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多数P2P平台不过是一个线下理财的线上分销窗口,与小贷公司和基金公司进行对接解决分销资源问题,通过网络广告解决用户获取问题,平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做借款客户的获取和审核。
这类平台片面追求成交量,模式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风控方面仍是根据用户留下的借款需求和手机号,通过线下打电话等方式进行审核,这种模式初期特别容易扩大规模,然而在长期内可能很难找到差异化的竞争力。事实上,P2P网贷最有价值也最难做的部分正是借贷双方的审核与风控,资金来去入流水,风控体系自成一脉,才是真正的P2P网贷。像宜人贷这样,将借贷两端的客户获取、风控、交易撮合、客户服务等P2P网贷全流程环节全面线上化的平台非常少,大多数网站也就是个网站而已,并没有发挥出互联网金融应有的效率。
P2P网贷在错误的发展方向指引下,也会给用户传导一些错误的投资理念,导致投资者教育永远跟不上,仿佛最终就得用惨痛教训来教育用户一样。很多用户在投资P2P网贷时会对比收益率的高低和投资期限的长短,对短期高息和随存随取相当追逐。这是一种只看过程不看结果的想法,与P2P网贷平台为了业务发展而向用户灌输的错误理念不无关系。
在传统银行业,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息差能达到三到五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流动性的短期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结果,造成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那种收益又高又能随存随取的产品还是很难做出来的。两年前的余额宝似乎符合这一特征,但当时的余额宝盘子相当大,有足够的资金池可以用来周转。而且,两年前的那个余额宝已经不在了,提现金额也有了限制,这正是潜在流动性风险所造成的。
作为资金量不大的P2P网贷来说,不能随存随取是正常的。一对一的债权关系,有哪家P2P如果能提供随存随取的服务,那一定是平台进行了垫付,这是要担着很大风险的行为,形似刀尖上跳舞,一旦流动性风险爆发,结果就只能是崩盘。因此,随存随取服务的比例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应该是鉴别P2P风险程度等级的一个指标。
宜人贷在这方面的经验是,不去为了获得用户而刻意放宽风控标准。P2P是偏长期的投资选择,较为适合满足于长期投资,追求稳健收益的用户,并不适合那些希望获取短期内高收益的用户。这类用户投机心理很重,对平台也没有忠诚度,很容易在各个平台之间跳来跳去,哪里收益高去哪里,因此很多P2P平台烧钱换来这些用户基本职能满足短期内增长需求。一旦平台减少补贴,降低产品的收益率,这些被短期高收益吸引而来的用户就会大量流失,从长期看这是得不偿失的。
有理性的P2P平台才能有理性而忠诚的用户,在这一点上P2P平台的调性起关键作用。宜人贷的收益率在10%左右,在目前的P2P平台中并不是最高的,但也并不算低。即便宜人贷近期的收益率有所降低,但用户的投资热情却丝毫不减,交易金额也在持续上升。用户的交易成本可以降到很低,交易流程可以缩到很短,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还能获得比传统金融行业更高的收益率,这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已经足够。
做互联网金融与做电子商务不能比,也不在一个维度上。电商可以用打折等促销手段吸引用户,许诺给用户极低的价格和极好的服务,互联网金融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是金融业务而非零售业务。P2P平台只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吸引理性用户,促销方式不适合P2P,那会严重损伤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严肃性和专业度,于长期业务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撮合交易就可以了,但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做的却不只是撮合交易,更大程度上还需要做好风控和运营,用技术手段缩短交易流程,提升安全性,这是需要进行持续投入的事情,因此P2P平台是需要赚钱才能持续下去的,单靠融资不行,必须要培养出自身的造血功能,因此宜人贷目前所走的路子,更接近于P2P平台的正确方向,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