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末的时候,人们已开始讨论未来的巨头都是谁了,有一种观点认为BAT将会被改写,百度将从BAT中掉队。当时百度的股价在90美元左右,市值不过300多亿,看样子确实危险。但百度股价回升后人们意识到,BAT还真不是那么好颠覆的,拥有大平台的这三家公司,在可见的将来还看不出有谁能够替代。目前阿里和腾讯市值各自在1500亿美元左右,百度在800亿美元左右,BAT坐稳第一阵营,今天看看第二第三阵营的小巨头都有哪些?
第二阵营:蚂蚁金服、小米、乐视
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下设业务包括支付宝、芝麻信用、蚂蚁小贷、蚂蚁金融云、余额宝、招财宝和蚂蚁达客等,多为寄生在大阿里体系之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这里面最有价值的业务当然是支付宝了,蚂蚁金服的主要价值应该是支付宝撑起来的。
据说蚂蚁金服A轮融资后估值就已达到450亿美元,而在寻求B轮融资之前,估值已喊到600亿美元甚至800亿美元。如果能按计划顺利上市的话,就目前这个估值就已超过百度了,上市后再有点溢价的话甚至能超过阿里本身和腾讯,这是乐观前景。
蚂蚁金服也是有挑战的,简单来说一个是外部竞争,一个是大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个是预期目标的艰巨。外部竞争主要来自腾讯,微信支付的快速崛起给支付宝带来很大压力。腾讯金融的证照资质一样也不差,依托庞大的社交网络,理论上蚂蚁金服能做的业务,腾讯全都能做,且能做得很好。此外,京东金融的崛起,也会给蚂蚁金服造成一定牵制。
第二,互联网金融目前显然处在低谷,政策有收紧的迹象,至少大环境不再像两年前那么宽松与狂热了。质地不错的P2P平台宜人贷上市后一路不回头跌了70%就是个警讯,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目前还无法产出大规模的正向回报,大家都在花钱砸市场,概念是否受市场追捧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第三,蚂蚁金服的预期目标并非仅依靠阿里体系做大,而是要扩张到外部,成为一个打通更多外部资源和场景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这与多年前支付宝的外扩口号很相似。阿里收购的企业很多,全都连上蚂蚁金服是没问题的,但是要真正扩展到体系外,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蚂蚁金服的前路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将其定位在第二阵营的准巨头还是合适的,其上市时机应会与宏观经济形势复苏密切相关,初步预测会在2018年左右。
小米
小米科技是过去4年的一个奇迹,是从几十个人的团队,一部工程机发展起来的,成立四年就已年销手机6000万部以上,成长速度惊人。小米独特的营销方式,还带动了互联网手机的热潮,模仿者众多,很多营销培训机构就光靠讲小米模式就赚了大钱。
其实就光凭小米看到了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的大需求这一点上,这家公司就很了不得了,再别提小米还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用户心理及行为特点的营销方式。一个集风口论、粉丝经济、互联网营销、硬件补贴等概念于一身的小米,获得了极大成功。
上一轮小米融资11亿美元,估值在450亿美元,如果按照当时的势头发展下去的话,小米在2015年就可以估值600-800亿美元左右,但大环境变了。小米在2015年出现了一些问题,曾经让投资人心动不已的高增长消失了,小米不但没能卖出原计划1亿部手机的量,连8000万也没到,最终销售数字应该在6800万台左右,而这仅比2014年的6100万台多了12%,这个发展速度是有些尴尬的,有大环境的问题,也有小米自己的问题。
整体的手机市场其实在2014年就已开始放慢增长了,而小米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开拓下级市场,在千元机上下了很大功夫,放松了对中高端市场发生变化的警觉,被华为抢了先机。华为推出的中高端手机迅速占领位置,在2015年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从4100万部的出货量增长到6300万部以上。当小米意识到问题后推出中端机型,但为时已晚,收效甚微。战略上的失误,对小米来说是个相当大的遗憾。
2015年不独国内媒体,外媒对小米的估值也是饶有兴味,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小米下一轮融资可能会在现有估值基础上缩水。除了大环境变化和小米的战略失误之外,小米一直对标的苹果估值下滑厉害,也是原因之一。但不管如何,小米仍可算作第二阵营的准巨头。
乐视
单从上市公司乐视网的1090亿元人民币市值来说,这应该还算不上一家准巨头,市值甚至不如京东和网易。但要明白的一点是,乐视上市公司仅包括乐视网、乐视营销和新加入的乐视影业,乐视大部分业务并不在上市公司资产之内,包括乐视致新(电视)、乐视体育、乐视移动、乐视汽车等等。
2016年,乐视已每周两个发布会的速度向外推介新业务,除了电视之外,手机、影视、体育、汽车、自行车、教育、红酒电商等,没谁能说清楚乐视到底有多少新业务。在资本运作上,乐视也非常活跃、斥巨资拿下酷派、TCL、易到用车、国安俱乐部、章鱼TV等公司的股权,每每让市场大跌眼镜。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为何一个正向现金流并不充裕的企业,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做这么多事。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果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欲太强自然是不行,如果能秉承把大家拉进来一起做大,不忌讳让别人分些利益的理念,那就好说多了。
乐视这个品牌还是很强的,业务上也没什么禁区和限制,从视频跳到电视再到体育再到汽车再到VR,这个链条还是比较合理,自己慢慢做总是很慢的,引进外部资本快速做大,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是乐视体育,B轮融资10亿美元,目前估值40亿,而这一切只是在短短时间内发生的。乐视移动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手机市场的新进者,乐视手机去年卖掉500万台,今年目标定为1500万台,这种逆天的业绩,也只有在资本有效接入,把大家伙拢在一起干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占多占少有什么关系,反正都叫乐视。
乐视去年比较强调的一个理念是,“生态化反”,翻译过来就是生态的化学反应。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内容和渠道都是多元化的,聚在一起会有化学反应出来,一样的内容你只能卖CPM,我能卖的地方比你多,价值比你大。
不要看乐视的账面资产,要看其隐性资产,从目前乐视铺开的这个架势来看,这是往千亿美元走的布局。过去几年乐视并不被看好,但实际发展成绩却也并没让支持者失望,2016年应该是乐视比较关键的一年,是不是小巨头,今年应该能应验。
第三阵营:京东、滴滴出行、新美大、网易
京东
京东目前在美股的市值是341亿,从已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上来看,是排在第三位的。京东最高到过500亿美元的市值,如今正是低迷时期,市值缩水三分之一。京东目前是亏损的,但这并不影响华尔街对其看好,因为京东在模式上最像亚马逊,走的是品质发展路线,掌握了中国最优质的电商用户。
京东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围剿,如阿里、苏宁等,一些中小型的电商平台也会不自觉将京东当成竞争对手,这无形中对其构成巨大压力。京东另一个面临的问题是,急速扩张的市场份额与逐步下滑的良好商誉之间如何形成平衡。
京东目前仍保持70%以上的发展速度,超出其对手阿里一倍还多,但京东在2015年也爆出相当多的假货风波,这会成为其发展路上的隐患。不过从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消费升级浪潮正在加速,中产阶级的消费意愿也越来越强,京东作为小巨头的地位,应该还是稳固的。
滴滴出行
2016年较为风光的一家企业,就是由滴滴快的更名而来的滴滴出行。过去一年滴滴快的拿了很多钱,7月份融资20亿美元,9月份融资30亿美元,而在滴滴快的合并之前,两家公司各自拿了7亿和6亿美元,目前滴滴出行估值150亿美元。
从7月融资后的现金储备到9月再度融资后的现金储备来看,至少有两个月,滴滴快的的月度消耗在5亿美元左右。打车是个很烧钱的业务,关键是滴滴快的在合并后并未能一统江湖,在一线城市还遭遇了uber和神州租车的阻击。按理说合并后的日子应该好过一些,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消耗似乎也是超出预期的。
滴滴出行确实控制了相当大份额的打车市场,但最有价值的一线城市那部分不得不与uber分享,政策限制和打压其实对滴滴出行不算什么,uber的竞争才是心腹大患。2016年滴滴出行的日子也许会艰难一些,不过对手似乎也同样被耗得差不多了。滴滴出行向生活服务领域的进军成果,将成为影响其2016年估值的一个较大因素。
新美大
对这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而来的公司来说,竞争会远比打车市场更为惨烈。新美大成立之后,餐饮到店业务已建立起优势,外卖业务仍面临激烈竞争,酒店团购方面面对合并后的携程与去哪儿,明显处于弱势。不过最近美团又完成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这给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关键的问题是,美团的对手多为巨头,如百度糯米、阿里口碑、携程等,而美团又志向远大,不甘心倒向任何一方。之前与阿里合作破裂,被阿里出售股权,其实已表明其决心,因持有点评股份而间接成为新美大股东的腾讯,在控制欲上较阿里弱一些,这给两者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
新美大的优势不是市场份额,也不是过千亿的GMV,而是一支堪称铁军的地推部队,规模约有8000人左右。这与百度糯米及阿里口碑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巨头们有资源,也还是灭不掉新美大。O2O业务,原本就是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新美大的小巨头地位暂时确立,关键要看日后能否探索出创新的业务模式。目前的外卖和到店,仅是铺垫而已。
网易
网易是老牌上市公司,目前在美股的市值为200亿美元左右,2015年最高到过240亿美元的市值,是一只较为稳定的绩优股。网易的主要业务是游戏,这几年也发展出电商、彩票,企业服务、公开课、音乐等,网易还是国内最大的免费邮件服务提供商之一。
网易的业务大多知名度不高,知道考拉海购和网易云协作的人肯定没有云音乐多,主要原因是这家公司在推广上没那么铺张浪费,整体来说这是家比较节省的公司,业务能做的起来就做,靠产品和服务获得青睐,用流量注入的方式发展业务,在他们看来是很浪费的事。其实网易的业务发展逻辑,是游离在主流之外的,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差。
风险在于,知名度起不来,有些业务就不堪冲击。网易花田产品做得不错,但还是衰落下去;云协作做得挺好,但钉钉声势更高;云音乐是良心产品,但抵御不住腾讯音乐的冲击;彩票2014年都做到快上市了,政策一冲击连声音也发不出一点。网易业务线能做到第一的基本没有,就连传统优势的邮箱,也是被QQ邮箱压过一头的。
换句话说,网易在运作上的细致与精密之外,还透着那么一点狡黠与投机,什么红火做什么,缺乏转型的长期规划。现在不太清楚的一点就是,投资者到底是对网易的创新业务给与信任投票,还是因游戏增速好转给与其高估值,如果是后者的话,网易作为第三阵营的小巨头,还是存在一些隐患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