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资苏宁的消息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半年前就有风声,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时,仔细审视一下这起合作还是感觉怪怪的。苏宁和阿里之前因为开放平台有竞争关系闹得你死我活的,张近东跑到政协提案要对电子商务征税,淘宝的官方微博痛斥其要毁掉年轻人的未来,一转眼也就一两年的功夫,又联起手来成伙伴了,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资本的魔性在此时闪光了。坐等阿里收购京东,腾讯,百度。
此次合作的细节是,阿里花283亿元人民币认购苏宁增发的股份,每股15.23元,这个价格较苏宁云商停牌前的13.79元有一定溢价,而苏宁云商的股价在本轮股灾发生之前的最高点是23.54元,应该是消息灵通的阿里对下半年A股行情看好,因此这笔投资至少今年不会亏。
另一方面,苏宁云商也会通过境外子公司投资140亿元人民币认购阿里的增发的2870万股份,每股价格不超过81.51美元,前一个交易日阿里的收盘价为78.82美元,这个价格同样有一定的溢价。从美股市场的情况来看,苏宁云商的这笔投资亏不亏还真不好说,至少短期内应该是没问题,就看阿里的股价未来几个月能不能顶得住了。
这次联姻值得祝贺,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总算不再相互拿机关枪向对方扫射了,转而手拉手搞起基来,至少在理念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如此看来,之前的剑拔弩张,寸步不让,不过是为了在今日的合作中占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分量。拿出280亿投资再让你吐出140亿投自己的股票,想出这个交叉持股方案的人实在是太绝了,不过这基本跟互联网没太大关系,还是资本运作而已。股市现在这么火爆,由于现在大家对资本运作的兴趣远大于发展实际业务,因此也不太好说这就不对。
之前曾认为,苏宁有线下门店基础,又有相当大的转型决心,可以通过对业务进行O2O化改造,逐步实现商务信息化,现在看来苏宁云商的转型步伐并不顺利。线下门店受线上冲击仍旧门庭冷落,O2O让业务流程反而更加繁琐,无法实现O2O的本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一季度苏宁亏损5.8至6.8亿元,二季度通过将十几家门店剥离后的交易获得利润10亿左右,这才扭亏为盈。苏宁转型所带来的效率和增长,目前仍未显著看到。
转过头来再看阿里,上市后并没有重复1688的高开低走,而是上冲100美元之后回落到80美元左右,仍未跌破发行价68美元。支撑这个股价靠业务增长看样子是没希望的,增长放缓是整个电商市场的大趋势,阿里并不能独善其身。但靠资本运作也许有机会,手握大量现金,到处购买一些资产作为护城河也是不错的选择。苏宁获得阿里的资金支持,可以让自己的股价一飞冲天,然后再从283亿中拿出一半来支持阿里股价,两全其美的事情。
只是,别再提什么O2O,苏宁和阿里的业务基础完全不同,阿里通过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进行线上线下打通,不知道这是双通还是单通,是通向谁?掌握供应链的苏宁云商同业务体系中根本没有供应链的阿里,两家打通后到底卖谁的货,享用谁的用户,这些都是要留给未来的疑问。
其实苏宁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把线下门店的效率提上去,不管用什么方法。大中午店里店员比顾客多,偶尔来个顾客买个榨汁机连结账带提货还得等半个小时,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从阿里方面来说,苏宁全国1600个门店倒是能成为天猫和淘宝的物流配送站,这一点对于提升效率倒是有帮助的,只是这中间的利益如何分配,还得边走边看。苏宁门店守着一堆电器,派人出去送一些自己没有的服装,食品,这倒也是蛮滑稽的一个场景。
利益一旦披上资本的外衣,确实是有魔性的,能让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人化敌为友,能让平行的两条线发生交集,能改变很多事情。只是苏宁也别再提成为中国的沃尔玛了,阿里也别再宣扬纯而又纯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能解决问题的电子商务了,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创新,也许未来能超过沃尔玛和亚马逊,不过前提是,这次联姻是一次商业模式的突破,而非仅仅是资本游戏。
一两年后走向低迷的资本市场,会对一切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