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本季度财报中,以Office365、Azure和DynamicsCRM为核心的企业级云服务,收入上增长了114%,年收入已达55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而备受瞩目的Office365家庭和个人版订阅用户总数已高达920多万。微软确实正在加速进行云转型,其目标是要将一切服务建立在云端,而微软云计算战略的核心则是Azure。
微软Azure和Office365于2012年与上海市政府及世纪互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正式落地中国并开启公众预览,2014年成为成为国际IT巨头中首个在华落地的公有云。而在微软换帅之后,实行了更为开放的产品政策,纳德拉说服一些强势部门展开对外合作,并实施起积极进取的向云端转型的战略,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作为软件巨人,微软在云计算领域无所作为,不但是对其自身转型的损害,更会放慢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步伐。微软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超对手的技术团队,在云计算方面微软首先要战胜的对手是自己。
微软传统的软件授权模式,在过去20多年中成就微软帝国,微软的成功正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在新时代到来之际,这种模式明显已与现实情况不符。在机制上和商业模式上更为灵活的亚马逊AWS,技术储备上远不如微软,团队人数也是小规模的,但却能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将云计算发展成一门生意,从中获取了最大份额,其成功对于微软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触动。
微软云Azure入华时,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还不大,但发展迅速,微软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远超市场预期,微软自身也正努力地进行着云转型。四年前出走的微软女强人陈葵,在微软中国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贺乐赋的召唤下重回微软,担当大中华区通用企业与渠道事业部总经理。此前她曾对《周末画报》记者讲述,自己一回微软,就带领团队开展内部“卖云”创意大赛;不到一年时间,云服务产品的销售份额便从零提升到20%。而由研发后来转向商务的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严治庆,在接受《周末画报》采访时也表示,正是因为自己在微软云中国落地项目上的果断坚持和有利执行,贺乐赋才将他召到麾下。
云计算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租赁型而非购买型的商业模式,也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服务,提升业务上竞争力。百灵时代传媒是微软的重要客户之一,对于这样一家从事传媒广告行业的客户,营销活动会面临不断升级,才能跟上业务发展和时代脚步。自荐IT中心成本过高,耗时过长,使用云计算服务能为企业开展更为有效的在线营销,提升其业务能力。而这种提升,在没有云服务的情况下是很难顺滑发生的。
微软云Azure在中国有许多房地产行业的客户,房地产是一个非常繁杂的业务,以商业地产为例,所有的商户运营、人流变动、租金调整、水电修缮、安全系统等,用传统方式运营需要付出极大的管理成本。但这些若放在云端,就都只是数据,云服务可以很轻松地管理一切,提升企业效率。
近期Azure的客户名单中多了两个熟悉的名字:海航和乐视,一家是传统航运企业中的巨头,一家是备受瞩目的创新型视频网站,都在各自行业中有相当的代表性。Azure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毋庸置疑,其各项运行指标和访问速度,以及易用性,也都远超其他同类产品。
微软云的特点是,全面兼容各类虚拟机、操作系统及开源语言。微软在大数据方面积累了30年,有着全球领先的实践经验,Azure提供国内唯一真正的HadooponCloud大数据分析服务,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难得享受的高端服务。
微软云Azure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周密的安全性,使得这种云服务相当适合互联网创业。创业者不必对技术服务保障投入过多资源,只需开发人员在Azure上进行开发和部署,就能获得一流的分布式架构IT服务,接下来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即可。而Azure按分钟计费的收费策略,就像使用自来水一样,也会使得创业者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降低创业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微软云虽然作为云服务商,本身在中国并不拥有运营权。微软云Azure是由独立第三方的国内企业世纪互联运营,数据存在中国大陆,微软不拥有访问数据的权利。这使得用户无需担心微软与之争抢客户,获得创新科技细节,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数据被他人所用。
微软云Azure这张云计算服务牌照,从机制设计本身来说,对于迟迟未能入华的亚马逊AWS也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Azure从去年3月入华至今,在中国的客户已有两万多,已占整个销售业务中20%的份额。去年微软云服务的全球增长率是127%,而中国市场则远超这个发展速度,份额上已接近运营两年的阿里云。
从数据上看,中国已成为微软云计算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市场微软自身的云转型战略中,已然成为至关重要的支点。在纳德拉带领下的这个软件巨人,正变得越来越酷,越来越融入时代趋势。那个曾经被科技界津津乐道,但随之逐渐变得无人愿意提及的微软,正在腾云归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